最近生鲜领域有很多传言,美味七七(果蔬直送电商)出了问题,美菜(餐厅食材B2B电商)又要融一大笔钱,易果生鲜(生鲜电商企业)又融了2亿美元……在B2B食材供应链,甚至整个农产品生鲜领域,大家都在为模式争辩。无论是TO B、TO C,还是做平台、做自营、做拼团,抑或是各种中间模式,在一个海量的市场,似乎还没有一家所占领的市场份额超过3%。
我们期待一个什么样的生鲜电商体系?或者说,农产品生鲜电商这类以烧钱著称的行业真的会有春天吗?在以往很多次争论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意见。我们期待一场从上至下彻彻底底的变革,但路途似乎很遥远,西方集约式的生产流通体系,在国内的经济体制下看起来又不够接地气。在农产品生鲜领域摸索的各位新老农人,究竟要走一条什么样的道路才能看到春暖花开的彼岸?
美菜的崛起
我们可以先从美菜谈起。2014年迅速做大的美菜,代表了农产品后端流通的一个趋势。在与很多行业同仁聊天的过程中,大家问的最多的问题是,“美菜会成吗?”“sysco 模式(美国西斯科公司,主要从事餐饮直送和生鲜直送)在中国是否具备条件?”。从目前情况来看,美菜依然是一家亏损企业。一年当中除了蔬菜毛利率最高的春冬季能够保本之外,其他季节几乎都是亏损状态,而且规模越大亏损越严重。从商业模型来看,远远没有达到当初的设想,本以为所有产品去掉中间环节直接抵达产业链源头就能赚取差价,就能盈利,可实际情况并非这么简单。
先来看看三大“死穴”
谈论生鲜直供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可以回顾一下淘宝的崛起之路。在上世纪 90年代大家都在讨论eBay,考虑怎么在中国做电商的时候,人们提到了做电商的三大“死穴”。第一大“死穴”就是信任机制,怎么能够保证在网上买到的东西和实际描述的基本相符?买双鞋付好钱后万一寄过来一块砖头怎么办?第二大“死穴”是物流问题,当年的物流远远没有现在发达,只能发邮政,速度慢还有丢东西的情况发生。第三大“死穴”是支付问题,存在银行卡里的钱如何能够安全地进入一个陌生人的口袋? 于是就有人提出做自营,但是一想到做自营所需的巨额资金,很多人望而却步了。不过,后来市场上就出现了淘宝和京东,出现了支付宝这种担保支付的模式。之前出现的这三大“死穴”类似现在生鲜直供面临的三大“死穴”:一是后端分散产品标准化困难;二是农产品人工参与因素过多,成本居高不下;三是物流水平低下,损耗严重。
“风口”造就一种新模式
在大家看来,电商平台面临的三大“死穴”都是阿里巴巴自己解决的。其实不然,是电商平台到了该成熟的时间点。大家都知道那年遭遇了“非典”,后来又爆发了全球金融危机,随后推出了拉动内需的国家政策,再加上全民装机量疯狂增长的互联网发展红利和社会信任关系的改善等等,这些也就是我们如今所说的“风口”。 我们再回来讨论美菜是否能成功这件事情。与其判断美菜的商业模式是否完美,不如讨论时代的风口是否已经到了这个点,需要一家集约式的电商平台去撬动整个行业的供给关系。我觉得海量的资本肯拿美菜去“赌”,肯定是有很多合理性的。这次大家“赌”的是时代风口的到来,需要一家企业活着见到行业的未来。美菜一年不盈利,两年不盈利,当产业变革的条件具备后,盈利只是早晚的事情。或许正如马云所说的:“今天很残酷,明天更残酷,后天很美好,但绝大多数人死在明天晚上。”只有看准时代变革,并坚持自己艰难道路的创业者才能跟随时代一起飞。
农产品生鲜供应链后端如何?
目前很多生鲜蔬果在三线城市的价格往往比一线城市要贵,有的还贵不少。原因很简单,供应链在触及三线城市的时候需要从一线城市的供给中心多次倒手,供应链更长,损耗更大;无论三线城市的消费水平怎么样,流通商必须加价才能挣钱。
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城镇化率达到56.1%,到2020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要达到60%、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要达到45%。我们将要有大量的农业人口转变为城镇人口。 以上说明两个趋势,一是城镇化率提高,大家对质优价廉的产品有强烈的需求,这种需求越来越集中,要求供应链更加高效地触及终端城镇。二是农村人口大范围转移,土地流转速度将加快,生产将会越来越集中。目前在全国各地出现了承包土地集约化耕种的小浪潮,政府也出台了大量利好政策,鼓励土地流转,守住全国耕地不少于18亿亩这条红线,对于改善目前农产品供应分散的现状无疑也是一个很大的利好。
农产品人工参与因素过多怎么办?
针对农产品各个环节人工参与因素过多的问题,目前出现了大批互联网农机租赁、销售企业,还有很多互联网农技推广服务平台,使农机问题得到了很好的解决,而且国家对于农机的使用还有政策性补贴。但是农技依然是一个问题,高端的农技人员是无法大量引进的,只能靠时间去培养。
不能不提的是农业信息化。这里的信息化不只是通过电商或者信息平台把各种生产要素和产品信息搬上网络,真正的农业信息化体现在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中。譬如蔬东坡所服务的某农产品流通贸易公司,日流水达到 10 万元规模的这家传统企业竟然一直在用笔和纸记账,不但效率低而且容易出错,既往数据很难统计,无法精细化经营。很多生猪养殖的大户,其养殖过程的管理还是教条式的,几号打针、几号出栏都是非常教条的,而没有考虑具体情况。一套智能的信息化管理系统能够在农产品的生产、流通环节提供更多的帮助,可提升效率,大大降低人工参与度和经验主义、教条主义带来的风险。 对于大部分家庭化种植的农民或者小规模的批发市场流通商来说,农产品生产流通不需要采用复杂的ERP(企业资源计划)、SCM(供应链管理)进行管理。但是对于很多工业化生产、规模化流通的大中型企业来说,这些无疑会为他们插上飞翔的翅膀。
物流水准偏低如何解决?
目前在很多大城市的物流中心,还依然存在黑车拉私活的现象。虽然像云鸟等优秀的互联网企业已经很好地解决了此类物流问题,不过这仅仅只是个开始。 目前国内冷链物流的使用率很低,也是由需求端决定的。需求端对生鲜的品质要求不高,所以许多企业也就觉得没有必要使用冷链了。如果有一天大家都认为,要吃新鲜欲滴的蔬菜水果,哪怕贵一点也无所谓,那么冷链物流的使用率自然就会提高。目前冷链物流的效率和管理水平确实也不是很高,价格也较昂贵。物流效率的确是一个问题,在全国一线城市交通普遍拥堵的情况下,TMS (运输管理系统)依然处于刚刚发展阶段,缺乏有效管理,目前能够做到合理装车、有效排线已经不容易了。好在互联网催生了一批拥有先进理念的物流平台,相信会带着整个物流行业开始跨越式的狂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