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起底唯捷城配:​物流是任何B2B平台离不开的基础设施

吴梅新 物流时代周刊 2016-07-11 08:33:52
唯捷城配  物流货代  

目前在快消品B2B行业中,有一个较为统一的观点:物流是所有B2B平台的核心基础建设,区域市场如果没有可以高效统仓统配的物流体系支撑,那么当地市场B2B就无法有效开展业务。

基于这个共识,我一直有意观察国内做得较为出色,并且愿意与经销商合作的城配物流公司。在山东烟台,有一家益商物流各位可能都知道,但是各位可能不知道的是,在闽南,有一家叫做唯捷的城配物流,这家公司在国内的城配体系当中也非常的有影响力,他们目前已经布局了全国20多个市场。笔者前段时间专程去厦门走访了这家公司,并与其公司厦门的负责人危总做了比较深入的交流,他们的专业让笔者非常佩服,今天笔者转来了物流时代周刊的一篇关于分析唯捷城配商业模式的文章,希望通过此文,让各位可以更加全面的了解这家已经在中国B2B领域做得非常优秀的城配物流公司。

从网络资料了解到,唯捷城配,是一家成长型的创业公司,他有两个成立时间,一个是2013年,成立于厦门。一个是2015年7月,成立于上海。根据唯捷城配官方的解释,他是一家依托于全网平台的创新型仓配一体化物流服务商,业务聚集连锁餐饮、连锁零售、B2B电商平台三大客户群,核心优势是能够针对不同业态客户的供应链属性,提供专业的供应链运营诊断与咨询,为客户设计订制化解决方案,并提供与之配套的仓配一体化价值服务。

唯捷城配的创始团队(联合创始人)有四位,其他三位也是物流行业资深人士,其中最年轻的王琦是唯捷城配的首席执行官。根据可查询的公开资料,王琦曾经在中远物流工作8年,辞职前担任厦门中远物流供应链公司总经理。因私辞职后依托专业能力与运营经验,选择切入历来是物流行业洼地的城配领域,创建厦门唯捷城市配送有限公司。历经两年,创造千万产值,公司业务平均毛利率超过20%,并且实现盈利,成为闽南地区城配行业的黑马。

厦门唯捷在当地的同城物流市场,颇具口碑。根据公开资料显示,2015年7月,唯捷自主研发的企业自有城配信息系统1.0版本上线,作为成立不到两年的初创公司,在信息化建设上投入巨大花钱,初显长远布局的眼光。

唯捷业务初露峥嵘的同时,开始谋求在国内城配市场快速发展:

2015年3月,在其它三位联合发起人的的支持下,王琦北上,以上海为据点,欲将唯捷模式复制全国。

2015年5月,召开了华东第一次城配全网平台成员企业招募会议,希望携手更多的城配或物流公司,将唯捷的商业构想进行落地。据悉,报名参加本次闭门会议的城配或物流公司超过50家,而最终与唯捷喜结连理的企业数量为12家。

2015年7月1日,唯捷上海总部正式运营,迈开了进军国内城配市场的第一步。

扩张的逻辑

根据唯捷与其签约成员企业的协议,唯捷同意签约企业在各自所在城市使用“唯捷”的商标与品牌,协助成员企业提升信息化和运营能力,共同拓展当地市场;同时唯捷将标准业务与运营模块“复制”到成员企业内部,对签约企业进行本地化改造和体系化建设。

“复制”内容包括公司架构、组织管理、市场定位、客户筛选、运营设计、信息化建设等;

“改造”方式包括集中培训、项目培训、管理咨询、一对一落地帮扶等。

一方面通过强大的市场开发和业务导入撬动成员企业积极性,同时将核心团队下派到各签约城市所在的成员企业里面,进行包括核心业务推进等全方位支持。

在唯捷上海总部成立当天,新的SLOGAN启用:全网平台、专业城配。从字面意思看,唯捷在来到上海后,公司的运营主线是将自己打造成为一家全网性的平台企业,所以必然要从品牌的角度来进行理解,品牌的输出、管理、价值衍生将是行为逻辑。另外打造专业城配服务,以服务和产品价值最大化,联动品牌的发展、增值和溢价,利用商业的内在自我驱动,符合商业法则。

值得注意的是,从主体关系上看,唯捷与签约成为平台成员企业的关系不是一般的甲乙方关系,恰有一些战略同盟性质关系,带有理想主义的色彩,所以无怪乎唯捷在上海最早起网之时,曾短暂的使用过”唯捷城配联盟“的提法,这其中有把唯捷体系一体化给签约企业的成分在里面,可见其宣传口号的微调反映了商业模式进一步的聚焦和改良。

没有独角兽的市场

回归到城配市场,城配属于物流但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物流,也和快递有服务场景上的差异,常见物流(零担)和快递多为B2C,城配属于类三方物流或者合约物流,这个领域并没有像快递(顺丰、三通一达)、物流(德邦、华宇、安能)的类寡头企业存在。城配是一个B2B交易为主要货量的市场(当然,近两年B2C的业务量也急剧增加),双方是企业和企业之间的行为,由于需求碎片化、订单时间窗口短、场景复杂等原因,城配的市场具有典型的非标特征;非标也是过去城配市场没有出现独角兽企业的主要原因之一。

两年实现了赢利

唯捷商业模型的起点,是在厦门实现了盈利,本身把该走的弯路都走了,用自己的切身实践摸索出了体系化的经验,是当下城配市场多种模式中可行性比较高的一个。数据表明,中国的创业公司,一般活不过两年,能坚持三年四年的更是微乎其微,在城配行业,能够实现赢利,对于大多数公司而言,至少需要五年的努力。而唯捷用最初的两年不仅实现了赢利,而且成功的进入几位资深物流人的视野,并且在成立总部后不到半年的时间里拿到了数千万A轮融资,本身必有价值之处。

在科技领域有一句名言:核心科技其实是一层窗户纸。它离你无限的近,近在咫尺,但你发现不了,而真正发现他的人,一定是比你努力比你勤奋,或是比你更有触觉。你可以说,我当时已经无限接近了,但只是来晚一步,还是被别人先发现了。其实你只是夸大了成功的偶然性,却从未反省和思考成功的必然基因。

所以,有理由相信唯捷的团队在其中是付出了辛苦和努力的。

可惜公开资料关于唯捷此方面的消息确是太少,我更愿意把这个原因归结为唯捷的PR团队在市场推广上没有很多的利用此点做文章。不过,推广上的低调也可能是基于自我保护,因为在市场上,真正关注你的,除了客户,还有就是同行。

网络上检索创始人王琦的信息不是很多,公开资料显示,在一篇采访文章里,王琦提到,唯捷在厦门做的再大,但当客户在福建别的城市当客户有需求时,他说他是不能够满足的,客户很费解甚至还颇有微词。假设唯捷在福建其它地方存在签约企业,但如何增强签约企业在当地城市的运营能力,是否能够实现平台给予客户“专业城配”的服务承诺,这其实也很难去回答。

首先有限的资金,不允许唯捷在全国各地攻城掠地开直营分公司,所以一个城配品牌即使在当地活的再好,但既然要把模式复制给别人,当服务半径扩大,他必须要解决的是,一个城配品牌如何在品牌离开源发地后还能够成功。简言之,你有钱赚,你的伙伴也要有钱赚。

2016年5月16日,唯捷第一次合伙人会议上,一共有12家城配公司与唯捷携手,2016年12月19日,唯捷召开了第二次合伙人会议,一共有12家企业在会议前后与唯捷签约。经过了解,首批12家企业在期满后,无一退出,均选择续约。

这件事给我们的提示是:限速发展

一年24家,并不算多,但通过设立门槛,比如每个城市选择一家或两家基础比较好的意向企业携手,从平台的角度针对性的使签约企业得到发展,不失为一种战略耐性。另外当签约企业数量急剧扩大的时候,非常考验平台公司的运营和优化能力,原来平均5个人服务一家签约企业,因为服务对象数量的增多,现在平均2个人、3个人服务一家成员企业,管理和服务人员的团队没有增加,但管理和服务半径扩大到从南到北几十甚至几百个城市,签约企业的服务也会大打折扣。当平台的服务团队随之足够增多,创业公司的人才储备和跟进质量又是另外一个问题,管理失控、无序发展的恶性循环,大企业病的滋生,并不是一家创业企业应有节奏。所以唯捷城配团队对此一定有着十分清醒的认识,并没有使自己掉入片面追求数量的发展陷阱。

唯捷官方订阅号推送的文章多是企业管理和组织化提升的专业文章,我想这应该也是得到唯捷高层的某种暗示,虽然有关公司最新动态(甚至是唯捷自己获得相关行业荣誉和表彰)的新闻极少出现,这也应该不是新媒体运营专员的失职,而恰是这为数不多的几篇企业新闻,平均每篇出现最多的高频词,除了“客户”、便是“服务”。

最新一期有关公司业务的文章显示,目前业务辐射的城市半径已经超过25座,截至2016年5月份,全网营收环比增长率超过60%,每个签约企业月新增客户数量超过10家,我特意查了唯捷公司的集体照,发现人数不足百人,如果真是这样,那么唯捷的人均效能令人耳目一新。

唯捷的几个特征已经非常明显:

第一,轻资产,它没有采用大规模直营而是寻找签约企业进行一体化扩张;

第二,重运营,这里面最重的当属于人,特别是派驻签约企业当地服务的人。

第三,聚集客户,对于一家平台而言,签约企业与客户,是战略共生关系,通过深耕业务,与签约企业共同成长。

第四、限速发展,不急于扩充体量,而是先打好根基。这几点背后的决策路径,均折射出企业可贵的战略眼光,而B2B客户开发需要一定的周期性,每月平均新增超过10家,也是非常难得。

唯捷行走城配市场,有自己的独门利器:可赢利并且可复制的商业模式、开发与服务客户的市场方法,同时选择以平台的方式切入,一方面是因为客户的全网需求,另一方面是因为为城配市场的可增长空间,即大规律低水平同行的存在,关于后者,需要深刻的行业洞察。

从官方对外的资料看,唯捷目前服务的餐饮客户有味千拉面、西贝、吉祥馄饨、星巴克、COSTA、饿了么、廖记棒棒鸡、九毛九、都可、KOI、临家、鑫客家、老知青等。连锁零售客户有世纪联华、美宜佳、元初食品、来伊份、联合利华、徐福记、六个核桃等。电商平台有源来鲜、有菜网、顺丰优选、都市菜园、夏商新生活……

唯捷城配官方简介:

唯捷城配(GDS),即唯捷城市配送有限公司(Gallop Delivery Service Co., Ltd),2013年成立于福建省厦门市。作为一家全国性第三方物流企业,唯捷城配长期致力于为连锁餐饮、零售、电商平台等B2B企业客户,提供优质高效的仓配一体化物流服务。

2015年7月,唯捷城配将总部搬到上海,以“全网平台、专业服务”为企业愿景,为客户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帮助更多的城配同仁提升服务水平和盈利能力。

2015年12月,公司完成数千万元A轮融资,在资本的助力下,唯捷城配全网平台迅速发展,截至2016年6月,全网业务开通城市已覆盖国内25座城市,包括厦门、沈阳、哈尔滨、大连、唐山、秦皇岛、郑州、合肥、镇江、苏州、上海、长沙、成都、昆明、广州、海口等,服务数百个合约客户,越来越多的连锁餐饮、零售与平台型客户,正在唯捷城配的助力下高速良性发展。

唯捷城配通过成员企业导入经过业务拓展和运营体系,协助他们设计服务产品、构建运营资源、实施信息系统,引导和帮助成员企业的快速提升。长沙、沈阳、大连、成都等地成员企业,在加入唯捷3个月内,不仅实现了业务从零到一的突破,平均月营收复合增长率高于20%,企业得以快速壮大并实现了服务运营标准化建设,盈利水平大幅增加,各位成员企业也得到广泛的客户认可,初步彰显了唯捷城配的商业模式和价值。

唯捷城配是国内专业的仓配一体化物流服务与运营商,主营冷链与常温仓储、配送业务,主要服务于三类有常温或冷链物流需求的客户:1.连锁餐饮 2.连锁快消零售 3.B2B电商平台。

唯捷城配全网平台实力强大,拥有完善的质量服务体系和专业的服务能力,与国内数百家客户建立业务合作关系。目前合作客户涵盖了连锁餐饮、连锁零售、B2B电商平台等各大领域 ,标杆客户包括美团、饿了么、味千拉面、西贝、吉祥馄饨、元初食品、正禾好农、鱼旨寿司、安德鲁森、鑫客家、都可、星豆、厦商集团、老塞咖啡、老知青、陶乡、云宝商盟、美宜佳、芬尼湾、恒大冰泉、徐福记、德芙等。

作为专业的第三方仓配一体化物流解决方案提供商及运营商,唯捷城配从为客户提供经济、适合的仓配物流解决方案开始,直至终端交付完成并提供有效回单及总结报告后结束,中间采取全程可视化的方式完成验货、分装、入库、上架、移库、盘库、分拣、合流、装车、在途、中转、交付、盘存、回单等流程,通过唯捷城配强大的信息平台及时查询和掌握货物流通过程中的相关信息,实现货物的可追溯性。同时在操作过程中客户可以通过互联网或者400客服电话了解订单的实时状态。

--结束END--

投稿请发送至: 邮箱/tougao@2b.cn QQ/2799880133 微信/shawe_ren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关注公众号
我要投稿
我要爆料
商务合作
x
分享到微信
Scan me!
回到顶部
x
欢迎投稿

邮箱:tougao@2b.cn

QQ:2799880133

微信:shawe_r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