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是本次在10月16日举办的“新食代·新经销2016“快消品+互联网”高峰论坛”上,本来生活副总裁兼本来集市的总经理符小芸女士的精彩演讲。新经销特将其演讲的核心内容整理如下:
上午好,我先做个自我介绍,我叫符小芸,本来生活副总裁兼本来集市的总经理。
首先感谢组办方给予本来集市这样一个机会,来参加“2016中国快消品+互联网高峰论坛”,能和在座的业内人士探讨快消品的发展,是我们的荣幸,我们也非常乐于参加这样的行业盛会,谢谢组办方。
今天,我和大家分享的主题是“互联网时代的通道效率”。
在座的都是快消品领域的行家,也是我们尊敬和学习的对象。我们是快消品的新兵,刚刚进入,在进入这个领域的时候,也研究了很多行业的历史,发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
快消品从80年代起步到今天,这30年中无始终在解决这三个问题:
消费教育,渠道精耕,物流效能。
大家知道吗?
以啤酒为例,消费教育占成本2%左右,渠道35%,物流10%。
有些控制不好的成本更高。
互联网时代,消费教育成本越来越高。消费教育总结起来就是两个字推和拉。
拉:通过广告、品牌营销,产生巨大的品牌拉力,拉动消费者,从而使消费者对品牌产生依赖,产生购买。互联网时代,消费注意力完全被碎片化了,消费教育的成本越来越高,消费教育越来越难。即使这样的时代,品牌没有拉力,就没有快消品立足之地了。
推力则来自渠道精耕,通过大量的地推,督导,店面陈列,促销奖励等等达到销售的目标。
快消品渠道很多,每个渠道都有自己的特点。所有厂商都希望全渠道全覆盖,但是资源和能力决定大部分厂商无法做到。30年来真正做到渠道精耕的,并创立了自己独有模式,最具代表性的一个是可口可乐的101模式,一个是娃哈哈的联销体模式。
中国大概560万个零售终端点,可乐的这种101模式让它做到了极大面积的覆盖,它的渠道下沉能力几乎达到了细思极恐的地步。其核心理念是减少中间环节,直接控制终端。
其实每个厂家都有直控终端的梦想,因为快速消费品和其他消费品不同,最大的特点是要“即时消费”,你想象一下,你渴了,走进一家小店,走到饮料区想买一瓶饮料,即便你是某个品牌最忠实的粉丝,你也只能放弃。所以,你的品牌不在那里,你就失去了销售机会,道理就是这么简单。所以“决胜终端”成为快消品获得销售的不二法门。
控制了终端究竟能给品牌带来什么呢?
第一,你可以获得更真实更可靠的信息,没有被过滤没被有屏蔽,可以使你及时的调整生产,提高生产效率,控制库存及资金周转。当然,还可以贴近市场开发新品,制定正确的市场及销售政策。
第二,直控终端后,厂家和品牌有了更多的价差,你可以加大市场投入,增强竞争优势,更好地管控货源和价盘。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残酷,绝大多数厂家都没有康桶两乐这样的独角兽实力,直控终端需要强大的人力物力的投入,系统的管控能力,组织结构及专业人士的支持,这个投入不是一般的品牌能承受的。
所以就出现了另一种模式,娃哈哈的联销体模式。大家都知道,这是由娃哈哈创始人宗庆后创立的,江湖人称织网大师,他为娃哈哈编织了一个庞大的蜘蛛网,从2001年,娃哈哈开始了这场雄心勃勃的蜘蛛战役,对自己的渠道实行量化管理,5万人口一个批发商,30平方公一个经销商,500万元销售额,配一名营销人员。
联销体模式让娃哈哈获得了极大的竞争优势,娃哈哈可以做到让一个新品,7天之内铺到全国的每一个角落。这就是饮料界的ZARA,天下武功,无坚不破,唯快不破。
但是这种联销体有个决定性因素就是“层级利润保证”,在渠道通路过程中,层层都需要交“过路费”,所以问题出来了:在一个时期,产品的利润能保证联销体各级利润,就会形成上述优势。但是如果大家的目标不一致,利润又不能保证,就会起到反作用。
所以联销体也有弊端,它不是直控终端,所以不可控环节多,管理成本高,同时也会带来各个环节进行博弈的局面。
无论哪种模式,都是根据企业自身特点做出的选择,不过,这两种模式背后其实是相通的,找到厂家和终端的一条路,不过两点之间谁愿意走长路呢?谁愿意总是交过路费呢,所以缩短路程,减少中间环节是大势所趋。尤其在互联网时代,互联网为加速这种变革提供了无限的可能性。
现在我们来讨论下物流的效能问题。
根据毕马威的统计,中国平均物流占比始终在18%左右,而且一直徘徊不下,大家知道吗?那世界平均水平是多少呢?比我们低6.5%。
我们拜访了很多大大小小的快消品经销商,以及很多知名的连锁便利店,包括部分厂家,大家在销售上投入了很多,但在物流上面却很少。(停顿) 当然脏活苦活累活,都不想干,包出去了事。不过也有不怕苦自己干的,但也赶得很吃力,破旧的库房,几乎清一色的平面仓,偶尔有几个高大上的立体仓,管理也处于很初级的状态。
为什么物流效能问题那么难?为什么物流成了快消品的一个梗?
归根结底是物流软件问题。这就像人买衣服,要根据自己的身材和尺码买,不可能每个人都穿均码,很遗憾的是,现在大家的用物流软件就是均码,能穿,不合身。改吧,太贵,不改,用着太累。
要建立最强物流就得有最强大脑,这个大脑就是物流信息指挥系统,因为仓库谁都可以租,货架、托盘和地牛谁都可以买,土豪点的甚至可以囤地。但是没有大脑,没有信息指挥中心,即使硬件、人员再豪配也不能发挥作用。但是软件也不是有钱找一批技术大牛就能开发出来的,它是一个综合体,需要各种人才及经验有机的组合起来。这就像我们国家公路和铁路建设一样,修公路的修不了铁路。都是交通设施,可是修建一条公路最多需要4-5个专业的人才,大家知道,修建铁路需要多少专业人才吗?23个专业的人才。信号、电力、车辆、战场、等等几乎是修公路的4-5倍。
除了软件外,物流还需要高度集约化,因为只有高度集约化才能提高物流配送效率,降低成本。而单一的厂家或局部的终端都无法高度集约化。
以本集APP业务为例,一个1万平方米的仓库,投入300万元,现场作业人员40人,通过物流信息系统可管理4000个以上的SKU,10多个快消品大分类,每天可以处理1000个以上的B2B订单,20%用自有车辆配送,80%用社会车辆配送,物流占比会出现不同的数据:年配送额3亿,物流成本4%;2亿,6%;1.5亿,8%;1亿的话,12%。
如果你的仓库只有单一客户或者单一性业务,你的压力会很大,但是如果是一个多业态,比如既有B,又有C,同时B的业务也是不同业态,我们测算过,同样是刚才讲的仓,
一般来讲,大宗业务,平均物流占比在3%,固定的B端路线业务为4%,C端占到15%。如果将这些业务有机的组合起来,则物流成本都会下降1-3%点。
所以我们本来集市就是想集中精力做好物流,为厂家、品牌和经销商提供物流服务。我们通过物流的整合,实现高度集约化,现在本集物流具备大宗、整件、拆零等特性,在物流体系中完全可以承担以上业务。我们在探索综合仓,多业态同时作业,多种业务整合在一起,最大化共享及利用资源才是未来快消品物流发展的大方向。我们计划3-5年的时间集中精力搭建好行业领先的仓储物流中心。
综上所述,物流,是我们本来集市要做的第一件事。
接下来,我们介绍一下本来集市要做的第二件事。
这就要提到本来集市的母公司------本来生活,这是一家专注于做食品全供应链的公司,从2012年诞生之日起,就将提供安全放心的好食品列为企业最神圣的使命,我们从食品最难的领域------生鲜食品起步,公司的创始人喻华峰和养生堂的创始人钟睒睒一样,都是媒体人,钟睒睒在浙江日报做记者5年,后进入快销领域,20年中,相继推出了农夫山泉、尖叫、东方树叶、茶PAI等知名品牌,本来生活喻华峰创立了南方都市报、新京报,我们本来生活也推出了许多农副产品的品牌,如“大家熟悉的褚橙,把褚橙打造为大众心目中的励志橙,并创造了“人生中有起落,精神终可传承”触及人心的广告语,列出了“24:1的甜酸比”的好橙子标准。柳桃、潘苹果、李玉双大米、俞三男状元蟹等一个又一个品牌被我们成功的推向大众。
所以我们做生鲜电商也和其他家不同,我们走到田间地头寻找好食品,这和媒体挖掘社会新闻素材一脉相承,这是媒体人的特质。所以我们要做好的第二件事,就是发挥我们媒体基因和特质,继续做好消费教育营销服务。我们会和厂家、品牌做深度沟通,建立战略合作关系,为其产品提供像褚橙一样的营销推广服务,让很多品牌触及人心,引起大众的共鸣,从而成为深受大众喜欢的品牌。
2015年,本来生活开始了食品全渠道战略,通过本来集市、本来果坊进入B2B领域,本来集市承载了集团“打造快消智慧生态圈”的使命,我们主要是专注于做快消品供应链整合的。
所以我们奉行的是建立和谐生态的分享经济和互联网生态思维。我们从来不认为独角兽可以掌控世界,没有谁干掉谁,实体经济和互联网是可以互相拥抱的,大家可以像大自然万物和谐共处,并互相帮衬的,我们的B2B平台,向大家开放,大家可以入驻,我们提供地推,提供运营及营销,提供物流配送,大家可以直接通过我们平台向零售终端销售。我们希望所有符合本来集市标准的力量力量参与进来,与上下游共创价值。
最后,我想说的是,“人生总有起落,精神终可传承”,请记住这个有情怀有梦想怀揣匠人精神的B2B平台,本来集市。请记住我们要做的三件事:建立行业领先的物流中心,品牌营销,共建快消品生态圈,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