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商超的敌人:除了电商,还有便利店

王星平 中国企业报 2016-11-04 08:15:30

关店的魔咒,正在大型零售商超中蔓延。就在10月10日,一直以“不关店”成为业内神话的大润发,终于无法再维系其在内地连续19年未关店的纪录,确认其在山东潍坊的潍一广场店正式关闭。而在此之前不久,华堂商场在华第一家店——十里堡华堂,也在经营了18年之久后关门。事实上,类似这样大型商超的关店行为,一直都在上演。

大型商超作为零售业主力业态,曾疯狂地在全国各地跑马圈地。但近些年来,这些门店逐渐显现出疲态,盈利能力持续退化,业绩下滑,关店停运现象屡屡出现。

而他们的对手们,正在以异常迅猛的速度,蚕食着他们曾经的生存空间。

商超

传统商超的寒意

此次大润发打破“不关店”神话,虽被证实是因为物业纠纷,但排除物业问题,其受零售业整体低迷影响也不小。

事实上,2008年的经济危机之后,零售企业们多少都感受到了寒意。“各大超市大型实体店的开店速度都在放缓甚至停止开店”。武汉道远商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高孝彤在接受《中国企业报》记者采访时说。

《2015中国购物者报告》显示,2013年以来,大多数零售商减少了新开门店的数量,并关闭了一批供给过剩、效益不佳的门店。在2013—2014两年内,永辉关闭了15家门店,家乐福关闭的门店数量约25家,而沃尔玛达到30家左右。

此外,数据显示,2016年上半年,在单体百货、购物中心以及2000平方米以上的大型超市业态中,22家公司共关闭了41家店铺。其中,百货与购物中心15家,大型超市26家,歇业店铺的营业总面积超过60万平方米。被关店铺持续经营时间平均为6.84年,百货与购物中心为8.67年,大型超市为5.96年。

电商分流凶猛

零售行业实体门店的衰落,与来自电商的冲击不无关系。虽然在10月13日的云栖大会上,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公开表示,互联网在传统商业的基础上发展起了电子商务,其没有打击传统商业。但毋庸置疑,电商已经分流了很大一部分消费群体。截至2016年3月31日的财年底,阿里巴巴中国零售交易总额已经超过在传统商业领域中耕耘超过半个世纪的沃尔玛,成为全球最大的零售体。

除了淘宝、京东等大型综合电商平台不断占领市场之外,许多定位于生鲜、海外购物等领域的垂直电商平台数量也在迅速增长。同时,随着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在人们日常生活中使用频率越来越高,“微商”这一新兴的零售业态也逐步在蚕食着传统零售的市场。

“方便”、“便宜”,一直是消费者在网购时的普遍感受。由于减少了中间环节,相比于实体超市,电商省下了销售场地等多个环节的费用,而这些费用往往又占据着整个商品销售链条中的大头,因而大大减小了成本。越来越多人选择用“手指敲击键盘”来代替双脚步行去超市的购物体验。

而更要命的是,在目睹到传统商超经营现实之后,部分商品供应商也选择了“落井下石”。

“现在随着跨境电商和微商的快速发展,很多商品供应商都开始减少在实体超市的供应量,国外的品牌商减少的尤为明显。商品的可选择性不断减少,这样就显得超市更加没有活力。”一位在商超工作十几年的业内人士在接受《中国企业报》记者采访时感叹道。

便利店的“包围”

除了电商之外,便利店的发展也逐渐显露出巨大的生命力。

中国连锁经营协会的资料显示,2015年底,62家便利店企业的合计门店数量是8万3千家,同比增长近1成,销售额增幅达15.2%,和百货店减少0.7%形成鲜明对比。据推算,2016年中国的便利店市场规模将达1000亿元。

便利店这种服务到“家”的轻型购物模式,让消费者生活中大部分的购物需求直接在家门口就能被满足,更符合年轻一代消费者的购物习惯。记者观察到,目前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大型超市只有在较为繁华的中心地带才能见到少数几家,而便利店的身影可谓随处可见。

据尼尔森近期发布的《2016年度中国卖场超市购物者趋势报告》显示,电商和便利店正在持续地“偷”走大卖场和超市这两个渠道的客流。便利店和网购的渗透率分别从去年的32%和19%上升到38%和35%,增长速度远超大卖场、超市的渗透率回升速度。

便利店的快速疯涨正在对传统商超形成围剿。以上海为例,截至2015年底,罗森共有461家门店,而顶新集团旗下的全家便利店,在上海的门店数量接近1000家。这些街头巷尾随处可见的便利店,也让大型超市的客流量严重缩水。

对于大型商超未来的出路,高孝彤认为,未来超市的主要发展方向是业态细分化,通过垂直于某一行业或品类,以专业化、精细化等优势更好地满足消费者更高层次的需求。此外,在经营理念上,超市需要研究客户,改变传统的商品结构一刀切模式,改变认为价格是核心竞争力的思路,注重80、90后需求,加强卖场体验感和购物愉悦感。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