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服务创业与B2B市场

技术分析师 2016-11-11 10:12:17

很多人都在讲资本寒冬,但对企业服务来说,过去一年正是热火朝天,创业和投资都很活跃。

美国的企业服务领域比中国成熟很多,经过多年的发展, 势头依然很迅猛。今年科技行业最热的两个IPO分别是做APIPAAS平台的twilio和做下一代企业融合存储的Nutanix ,目前估值都超过40亿美元。那些体量很大的企业服务公司依然能够着保持很快的增速。很多人以为亚马逊只是卖书的,但它其实是全球最大的企业服务公司之一,云计算服务的市场份额已占整个市场的45%以上,超过微软、IBM的总和。另一大体量的公司Solesforce,在收入超50亿美元的情况下依然保持每年30%以上增长,而且不断并购。

一直以来,美国企业服务的融资额和并购金额都占科技行业总金额超过1/3。2011年以来,有超过30家企业服务公司上市,公司给整个SAAS板块在过去5年创造了超过1600亿美元的市值。这几年企业服务发展在中国也非常迅速。背后有许多驱动因素:

移动化成为核心驱动力。

智能手机成为每一个企业员工随身电脑。企业领域智能手机普及率很高,手机成为企业服务的重要载体。

云服务的普及,解决了盗版问题。

云计算大面积的普及,新的企业服务架构大部分基于云的租用或者按使用量计费模式。交付模式的云化对提高营收有重要意义。

人力资本提升、对效率的需求。

中国人口结构变化,人口红利消失、人力成本不断上升,公司增长向精细化运营转变。而整个经济增速减慢,企业面临巨大的提升效率需求。

软件国产化趋势为中国创业者提供了很好的机会。

出现一批优秀的创业者和产品。

2012年之后,很多企业服务创业者都是来自优秀的企业服务跨国企业,他们有经验、有眼界也有执行力,做出来的产品跟国际巨头比也很有竞争力。所以过去三四年,企业服务市场发展速度很快;所有VC都觉得企业服务是下一个热门领域,根据IT橘子的统计,这个领域在过去一两年投资增加了十倍。

真格基金合伙人兼CIO李剑威走上混沌研习社讲台

11月5日,真格基金合伙人兼CIO李剑威走上混沌研习社讲台

SaaS现金流模式跟传统软件不同,大部分公司前期都会有较大亏损,评估业务是否健康的关键是“生命周期价值”

软件即服务(SaaS)将一次性购买的交付方式变成订阅模式,按月或按年来租用。这种模式有很多好处,对客户可以避免一次性很大的资本投入,而厂商又能够保持产品的持续更新,跟客户建立远比一次性购买紧密得多的联系。

服务化模式和传统业务模式比,现金流形态非常不一样。月租费远远低于传统套装软件的模式。刚开始的时候,所有SaaS公司可能都要亏钱。而且当你的增速越快的时候亏损越大。那么问题来了,如果这些公司持续亏损,为什么有些上市公司还获得这么高的估值和投资呢?这就涉及到一个非常关键的评估 工具,即单位经济(Unit Economic):企业在获取一个客户时,会支出客户获取成本(CAC),获得的是客户整个生命周期的价值(LTV),就是看客户生命周期产生的所有价值总和,是不是能远远大于客户获取成本。客户生命周期价值=一个客户的年费×毛利÷客户的金额年流失率。假设一个客户年费三万人民币;第二年续约概率是80%,即可能流失掉的概率是20%;公司产品毛利率80%——作为SaaS公司,毛利一般都能达到70%以上。那它的生命周期多少?套用公式可以算出来,客户的生命周期价值为12万。

美国一位SaaS专家总结了一些经验和规律:

1.好的企业服务公司,生命周期价值至少是客户获取成本的3倍,优秀公司的水平能达5到6倍。

2.收回客户获取成本的时间最好不超过12个月。

3.美国的上市公司,金额年流失率一般很少超过20%。

QQ图片20161111101510.png

一般企业服务的公司,没有7、8年上不了市,很难出现2C领域的指数增长的情况

对企业服务创业的几个建议:方向和路线至关重要不仅是产品,品牌和诚信也不可忘

1、方向和路线至关重要。

打造一款好的产品需要很长的时间,不能同时又做免费又做收费,服务大客户又服务小客户,又卖授权又用SaaS服务化,两者很难相融。方向选定了就不要随意改变,因为企业服务创业打造产品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我们在2013年同时看到两家创业公司,一家在做医疗信息化的服务,一家做专业销售管理,做医疗的公司刚开始就有几百万的项目收入,而做销售管理的公司每个月只有几万人民币的月费收入。做医疗信息化的公司CEO一直希望转型SaaS,但是又舍不得项目定制收入;做销售管理的公司CEO则抵挡住初期两百万的定制项目的诱惑,一直坚持SaaS模式。

3年后的现在,第一家公司一年还是几百万的收入,而做销售管理的公司每个月的收入都已经超过了1000多万,而且还在快速增长。

2、精准找到自己的“产品—市场”匹配之前,切勿盲目扩张。

典型的创业公司有三个阶段:

一,寻找“产品—市场”匹配,找到产品和市场的匹配。

二,确保单位经济模型合理,并探索可复制的销售模式。

三,快速扩张。

前两个阶段,慢一点比快一点更好。而不是一上来唯快不破,到处砸广告;CEO要把握好企业发展的节奏。

3、企业购买是一个理性决策过程。

获得客户是很漫长的过程,成单时间短则三个月,长的需要一年甚至一年半。一个CEO说我要上CRM,有什么产品,销售副总和销售主管去市场上看一下,什么产品好,一个一个做评估,找销售来面谈,实测,最后还要商务谈判我们见过很多大型企业的CIO,他在评估企业服务的标准时,有一百多个问题的清单。所以这个过程不是一个冲动型的消费,而是非常理性的决策过程 。

4、企业客户买的除了产品,还有信任。

企业客户倾向于买成熟稳重的公司的品牌,他至少没有生存的危机。对小公司的产品是相对比较谨慎的,所以创业公司刚刚开始的时候,需要争取资源,无论是投资方还是标杆客户,给自己的产品做背书。

企业客户也强调专业性和一致性,他们希望你是在小领域里做得最专业的。免费的产品可能小企业愿意用,但中大型企业接受起来有非常大的顾虑。 免费意味着你没有服务承诺,企业不会轻易使用。所以对这个领域创业者来说,创业过程中不单单是在打造产品,更要打造品牌和诚信的形象。很多小事情都需要注意,比如融资金额,一定要诚实,万一以后上市,以前的每一轮融资都会被披露。如果一个大型企业发现你以前有造假行为,会对他们的购买决策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所以要讲求一致性,透明、公开。

5、企业服务的创业是持久战,阵地战,攻坚战

企业服务创业首先是持久战,因为打造一款成功的企业产品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经年累月的积累。一般企业服务的公司,没有7、8年上不了市,很难出现2C领域的指数增长的情况。创业者不要指望一夜暴富。另外,这个领域的创业也是阵地战,因为整个产品和服务链条非常长。

有了产品之后,一个企业服务公司需要专业的营销部门产生意向,之后需要内呼团队联系客户,对转化可能性高的客户,要派出销售顾问,承担之后之后还要一个客户成功的部门监测使用状况,是不是最近没用起来,为什么?如果是培训的原因,还要专门去做培训。续费之前两三个月,还要紧密关注续费。所以这个领域的创业需要多部门的配合,不是一个to C小团队,把产品做起来就能飞快增长。最后,企业服务还是攻坚战,中美企业服务市场差距这么大是有理由的,像亚马逊的云平台,它的全面性、先进性是有很多积累的。

所以我们投资的一些比较成熟的公司,在找研发总监或产品总监时,都到硅谷去找,看全球最好的架构是怎么样的,有没有可能借鉴和改进。打造一款能够跟国际巨头PK的领先产品,需要很长的时间和很大的投入。

QQ图片20161111101514.png

所有刚开始宣称做平台的公司,到现在为止我们没有看到一个非常好的结果

企业服务创业有很多陷阱,忌免费、忌上来就做平台,忌定位不清晰、忌不专业

对于企业服务创业来说,有这些陷阱需要留意:

最典型的,先用免费产品获取流量,再通过增值业务来收费。

甚至有公司讲,因为免费,我铺了很多企业,我知道很多企业来往的机密,一方面我可以做一个交易市场,另外我还可以给这些企业的员工做定向广告,这是很可笑的一种理论。很多CIO对企业的边界非常敏感,他不希望内部信息会发出去,所以中大型企业用免费IM的其实并不多。

另外还有一种,不要专业,我用互联网思维突破所谓专业性。

但实践下来,我们跟很多的中大型的CIO沟通,发现他们非常关注专业性。如果你不专业,其实你做一个收费产品或免费产品都是不成立的,他们都不想花时间去评估你的产品。

还有,产品定位不清晰,老是转型,很容易失去目标客户的信任。

我们投的一些公司也会有转型,但它们处在非常秘密的状态,先是做了一个产品,发现市场培育太慢,在没有宣布任何融资之前,赶紧转移至另外一个方向。很快迭代出一个很不错的产品,找到了天使客户,感觉产品和市场的匹配找到了,之后启动下一轮融资,或向社会宣布自己的产品定位。我觉得这样的转型是可以的。但是,在企业有一定规模之后,大规模转型,告诉你的客户,我先是A定位,然后是B定位,然后是C定位,客户会无所适从,最终失去对这个公司的信任。这是企业服务里面的大忌。

还有一种是上来就做平台。

这个不仅在to B,在to C领域也一样,所有刚开始宣称做平台的公司,到现在为止我们没有看到一个非常好的结果。不仅仅是创业公司,阿里软件是2008年非常热的一个概念,当时定位很高调,说自己是类似Salesforce的平台,但整个阿里软件2010年就关闭了。刚开始定位成平台的,通常都缺乏一个很合适的切入点,缺乏一个核心应用,这样就会面临非常大的挑战。另一个例子是某移动业务创业公司,要做企业连接的事情,连接一切,联系上下游,做企业服务市场的入口,要做生态系统,希望所有其他的企业服务公司在它上面做供应商。结果这套策略做下来,到现在为止其实没有一个外部供应商在他们的生态上面。这个公司最近也被传言裁员1000多人过冬。

中大型企业是服务的关键,抓住行业标杆客户,成单率会高几倍,与巨头相比创业公司更适合专业垂直化

在选择客户方面,我们的经验,中大型企业是整个服务的关键。

如果平均一个客户能给你十万美元,你只要有一千个,就有一亿美元的收入,你就可以上市了,在A股也可以上市。当然做创业不可能一开始就有大客户,都是从小客户开始,但作为CEO要有这个意识,每年的前十大客户最好都提升规模。很多公司在采购时会说,同行有没有实施案例?如果你找到一个关键的实施案例,比如一个大的银行,他们同行采用你产品的概率会大大增加,成单率会比原来高几倍,所以要抓住几个行业的标杆客户。

另一个重要问题是大家很关心的,巨头进来怎么办?

一种是传统的比较大的公司,这类不用担心,它们的决策机制、产品研发机制和创业公司还有较大差距,而且激励制度不一样。它们也在不断寻求转型,但目前在市场上,很多领域跟创业公司相比,竞争力是比较弱的。另一类是国外的巨头,这个更不用担心,像Solesforce在中国都没有服务器,服务器在日本或新加坡,这种竞争对手你有什么可担心的?我们都是本土的公司,价格比他们低,服务比它好,响应速度比它快,迭代速度比它快。

有一类非常值得担心的巨头,就是腾讯、阿里进来怎么办,包括现在的钉钉。

我们用两个维度,一个是产品价格的维度,一个是产品复杂度的维度来看,把整个面向企业的服务分为四个象限。比较适合创业公司的领域,就在于高产品价格、高复杂度,相对比较专业和垂直的领域。如果价格很高,产品复杂度又比较低的,这类一般都是供应链优化的项目,比如说各类to B的交易所,这其实不属于我们典型的企业服务的创业范畴。产品复杂度比较低,非常通用,每个企业可能都用得到,免费的软件,企业的IM、内部通信、邮件,巨头比如阿里或者腾讯很容易就切入了。所以对创业公司来讲,专业化是最关键的,我做的事情巨头做不了。

2017年投资潮可能会降温2018年主要赛道上的牌位基本确定企业服务下一个发展点是人工智能技术融合

最后说说对未来的看法。

2016年下半年有可能是一个分水岭,之前经过很多辩论,有很多不同模式,但往后基本的商业规律会发挥作用。2017年企业服务会开始下半场。在整个赛道上,包括后端的IT运维服务,包括基础架构的云服务,企业核心的职能的应用,领先者会慢慢浮现,到2018年,中国在很多企业服务领域的排位基本会确定。因为企业服务跟to C不一样,它变化没有那么大。一旦收入上了一定规模,品牌效应或口碑积累到一定程度,企业对它的信任积累到一定程度,发展就会加速。获取第一个一千万的收入可能需要三四年,但获取第二个一千万可能只需半年,第三个一千万就更快。

另外预计两三年后,中国的企业服务也会像美国一样出现并购。从投资的角度来讲,到2017年,这个投资热潮可能会降下来,领先的公司会得到更多的关注,会出现更多的大笔投资,小额早期投资可能会越来越少。在一些新的领域还会出现,但不会像2016上半年这么多。还有一点我们非常期待的就是,中国的企业服务公司慢慢会走向海外。现在已经有一些公司正在这么做。中国的企业服务公司,是有竞争优势的,我们在迭代的速度、移动化、云化方面,相比美国同行。

比如说,有个俄罗斯客户看了我们投的公司的产品就非常激动,认为可以替代Salesforce。他们说,第一,Solesforce在俄罗斯没有,也没有本地服务器,反应速度非常慢;而且Salseforce价格昂贵,你们的定价是它的三分之一,如果你们的产品在俄罗斯市场本地化,会非常受欢迎。

另外从产品本身来讲,很多企业的功能或职能已经覆盖得非常好了,但下一步怎么让它更智能化。以前我只是记录一个销售流程,但我能不能提供进一步的服务,比如预测下一个客户在哪,智能的分析销售的拜访计划应该怎么安排才能够更有效率。这是对未来两三年企业服务领域的一些预测,我相信这几点发生的概率会相当大。 很多人说2015年是B2B元年,但是在我看来,2012年这个时点对于B2B行业来说可能更为重要。为什么?因为2012年开始,中国传统产业从过去的供不应求进入到了产能过剩的新常态。传统行业产能过剩,对于互联网创业者来说,是一个非常巨大的机会。

QQ图片20161111101519.png

10月29日,找钢网创始人王东登上研习社讲台。

从资本驱动到效率驱动,传统行业产能过剩是互联网创业切入的好时机。

中国大部分的行业都会经历三个发展过程:供不应求-产能过剩-成熟化,对这三个阶段的认识是创业者做B2B的前提。

从供不应求到产能过剩:投资驱动

过去家电制造、汽车制造都是投资驱动的。谁能搞来钱,谁的胆子大,谁能拿到政府支持,就能做出很大的事业。

从产能过剩到成熟化:效率驱动和创新驱动

投资驱动变成了效率驱动和创新驱动这个阶段,互联网才有机会开始切入。因为互联网天生最擅长的就是追求效率、追求创新。在上一个阶段,互联网切入是没有意义的。那个时候都是能搞定货源、搞定资源、搞定银行、搞定上下游关系的才是王者。但是在后面这个阶段,你再去搞大规模投资也是不现实的。就像2012年之后还有很多厂家去银行贷钱去扩大产能,现在基本上都陷入了严重的债务危机。

QQ图片20161111101522.png

从产能过剩到成熟化,互联网才有切入的机会。

找钢网就是在行业产能过剩中发展起来的,对行业有一个清晰的认识,能够极大增加你的成功概率。

找钢网就是在钢铁行业产能过剩的环境中发展起来的。2011年下半年,上海爆发了一场钢贸危机,后来逐渐蔓延到了华东华南。在2012年的时候我就觉得机会来了,钢铁产业正在从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型,于是我就开始找投资创业,事实证明后来还比较顺利。作为产业互联网(面向生产者的互联网公司)创业者来说,你一定要对行业有一个清晰的认识,能够稍微看的远一些,这样会增加你成功的概率。

钢材是一种什么样的产品?标准化、易存储易物流、保质期长。

如果你所在的行业有这三个特点的话,是非常适合做电子商务创业的。

钢材流通的五个环节

1.终端用户

比如我是房地产开发商,我要盖一个楼,我需要几万吨钢材。

但是我不会一次性把钢材全部采购完毕,我会根据工程的进度委托一个或者多个服务商去市场里采购,并且不会立刻支付费用。

2.服务商

往上是服务商,服务商是给下游的终端企业提供垫资、代加工、配送服务。服务商基本遵循零库存政策的,他接到下游定单了他再去市场里买货,这是服务商的价值。

3.中间商

再往上是中间商,中间商在行业内被叫做是“搬砖头”的,他没有用户也没有库存,依靠信息不对称赚取差价。

4.代理商

代理商和中间商的本质区别在于,代理商是有库存的。每个钢厂都有自己的销售半径,在自己的销售区域中寻找代理商,特别强势的钢厂还有一级二级代理商。

5.钢厂钢材制造。

所以钢铁行业里面大致就分成这么五个环节。在过去钢铁行业日子非常好的时候,即使是行业内部的很多人对于这几步环节,甚至连参与的角色类型都分不清楚。但是,你对这个行业流程的理解程度,其实决定了你未来能用互联网提高行业效率的速度。因为你能够分清楚每个角色提供了什么价值,哪一些价值是能够被替代的,哪一些价值替代不了,或者说这个阶段暂时替代不了,但是以后是可以逐步替代的,这一点对于你重构产业链非常重要。

QQ图片20161111101526.png

你对这个行业流程的理解程度,决定了你未来能用互联网提高行业效率的速度。

钢铁行业的痛点

很多制造行业都面临很多痛点,接下来我们看看钢铁这个行业的痛点是什么?

钢厂的痛点

大家知道在过去几年中钢厂的亏损非常严重,那么钢厂目前的痛点还有哪些?

1.信息管理落后

今年5月份,我们和一个国有钢厂合作。但是我们发现这个钢厂的财务系统和库存系统彼此不关联。什么意思?如果我想知道这个型号的钢铁价格,我去查价格是非常困难的。这听起来很不可思议,但是为什么在过去的钢厂习以为常呢?因为过去钢厂很强势,它会把这一堆钢材堆起来,让你一起拍走,不是一块一块来定价销售的。但是我们找钢网是一块一块卖的,所以我们和它对接就出现了问题,我们要给他开发新的库存系统,要把他的库存和定价无缝连接起来才有可能进行销售。

2.渠道管理

表面上看起来钢厂很强势,千万吨级的产量,事实上它是被当地的主流贸易商所控制。它离开这些主流贸易商就会有危险。作为一个年销售额几百亿的生产企业来说,任何一个贸易商有哪怕5%的变动,都会对它的生产管理带来一些很可怕的影响。

3.供应链管理

钢厂会很粗放地去安排货物运输。比如华东地区是价格高点,它就把货放到华东,一看华东价格低了,就放到华南。这样的反应机制不仅落后而且成本高昂。

库存商的痛点

库存商的痛点,也是很明显的。

1、行业下行之后,利润也开始缩水,另一方面人力成本又在上升。

2、反应机制落后。当行业上升的时候,库存商希望卖出更好的价格,行业下行的时候,他希望自己能跑得更快,但是销售员的素质和能力跟不上。

3、资金越来越少。不仅仅是钢铁行业,很多传统行业的毛利率和周转率都不太符合银行信贷的预期了。

买家痛点

买家不太受行业下行的影响,但是他们的痛点由来已久,就是商品和服务非常分散。钢铁行业的买家要去贸易商那里买钢材,要经过询价、比价、讨价还价等等很繁琐的过程。他要提货要自己找物流,他要加工要自己去找加工厂,他资金周转不灵的时候,要去银行贷款,所以买家的痛点也是非常多的。

QQ图片20161111101530.png

对于2B行业买家来说,他们最关心的问题不是“要不要买”,而是“什么时候买”。

解决方案

那么找钢网给出的解决方案是什么?去中间环节,直接撮合上下游交易。

1、对于上游来说很简单,就是批发转零售,去中间化。

钢厂直接和我们合作有三大好处:

第一,批发转零售,毛利更高了。

第二,更安全了,以前它被当地代理商捆绑,现在它直接面对六万个小买家。6万在2C市场里面来看是很小的数字,但是在2B里面来看就是个天文数字。

第三,钢厂能够真正获取数据,它能清楚地知道买家采购了什么。

我们国家现在经常说要转型要升级,但是怎么升级?对于钢厂来说,生产几百个规格的钢材是很正常的。我要加强哪些规格的产品,要裁掉哪些规格的产品,需要数据的支持。过去钢厂生产什么的东西基本上是拍脑袋决定的。所以生产部门和销售部门经常吵架,生产部分觉得销售太笨了,生产的东西都卖不出去,销售部门觉得生产的货不对版,没法卖。有了数据我们就知道你应该加强什么,裁掉什么。我们从2012年开始创业,2013年开始和各种各样的钢厂合作,最开始只有6个小钢厂,现在有67个钢厂,除了宝钢,其他所有的大钢厂和我们都是合作关系。

2、对于下游来说,一站式购物。

不管是买货、仓储、加工、物流、金融、数据,都可以通过我们。数据服务是什么意思?对于我们这个行业的买家来说,他们最关心的问题不是,我要不要买,而是我什么时候买。这点和淘宝很不一样。淘宝上大部分的消费者都是看看好不好,纠结要不要买。但是对于2B行业的买家来说,采购是刚需。买家不会没事买个钢材放在家里的,一定是首先有需求。但是到底是今天买还是明天买,这个时间点就比较重要,因为钢材的价格每天都在波动。

如果我们可以给用户提供相应的价格数据,这对于买家的决策支持是非常有价值的。金融服务。比如资金周转不灵,我们可以先把货给他,然后按天计息,传统的担保公司是做不了按天计息的,他们都是按月计息,这样的话,如果买家7天内能够还上借款,就可以减少四分之三的利息支付。

什么样的行业适合“找X网”模式,从厂家到买家之间有几环?环节越多,机会越大。

那么什么行业适合找钢网这种模式呢?我们可以先问自己一个问题:在你所在的行业里,一个产品从工厂生产出来到最终买家手里,要平均流转几次?一般的传统行业应该是4环以上,5环也是比较常见的。如果只有2个环节,那你没什么机会了,说明你这个行业竞争非常充分;如果如果流通环节超过5环,这个行业的机会就很多了。流程环节越多,越有机会。除此之外,我觉得这个商业模式还需要具备这样几个特点:

1、产品标准化且SKU较多。

标准化产品是第一步,如果你所在的行业不是标准化产品,你可能要从别的角度切入。SKU要多,SKU少的话也是非常困难的。钢厂的SKU是非常多的,长的有上万个。SKU多的时候,一个买家去决定买什么是比较头疼的,他去寻找决策信息的成本更高,这是撮合平台可以发挥价值的余地所在。

2、市场化的行业。

供不应求阶段的钢铁行业就不适合做。那时候的钢厂比政府还牛,你想见去钢厂见一个销售处长比见市长还难。当然现在很容易了,所以一定要是市场化的环境下。

3、生产端和销售端距离远。如果一抬头就看见了,互联网在里面能够产生的价值就很小。

比如钢厂都在北方的村里,但是需求方都在华东的城市里,都要靠船运过来。

4、生产和消费比较分散。作为平台能够提供的一站式服务才有价值。

QQ图片20161111101534.png

一定是决策成本高的,才适合做撮合。

初创B2B是做撮合还是自营?客单价高做撮合,客单价低做自营,小公司适合先做撮合,再切自营。

最后再说说找钢网的平台模式,我们是先从撮合交易平台起步,逐渐开始做自营、产业链和金融、数据服务。现在有很多争议是说,做一个B2B创业,到底是撮合好,还是自营好?两者的优缺点各是什么?撮合的优点是不需要考虑供应链,快速形成订单,缺点是没什么利润。自营的优点是去中间化效果明显,盈利点丰富,利润高,数据价值大。缺点是供应链管理、技术门槛极高。初创B2B企业是做重还是做轻,做撮合还是做自营,我觉得可以看这几点:

1,客单价高的做撮合,低的做自营。

你买一个东西10块钱还撮合什么,不需要。但是如果是大量采购,尤其是对于价格随时波动的钢材来说,买家的采购成本依赖于决策成本,所以他需要付费以获得更好的决策信息。一定是决策成本高的,才做撮合。

2、做撮合和自营并不矛盾。

找钢网上既有撮合又有自营,是否并存取决于你客户群的丰富度。

3、任何事情都有先有后。很多行业一定是要先把撮合做好,才能去做自营。

因为撮合交易非常轻,容易把订单量做起来,这个时候你再去切自营非常安全。

4、撮合运营难,自营运营易

自营就是你把钢厂搞定了,然后你自己定价,买家爱买不买。撮合就是你要帮助买家询价、比价、议价、锁货,这个过程是很繁琐麻烦的。

相对于撮合:为什么投资人更喜欢自营?自营的真正价值在哪里?

事实上,我们看到相对于撮合交易平台来说,有很多投资人对自营平台更为看好。不管是红杉还是IDG,他们在投我们的时候,都是要亲自去客户那里去看,客户是怎么委托给我们订单,我们是怎么一步步处理的。然后他们再去比较,如果没有我们,客户是怎么样去找到货源的,怎么处理一系列询价、比价、议价、锁货的过程的。经过比较他们才能够判断找钢网给行业带来的价值,这个价值的粘性到底有多高。再下一步,他们要评估撮合和自营到底有什么样的强关系,通过撮合的数据,我们可以挑一些品种开始自营,具体怎么挑品种,这里面也是有很多学问的。

那么,相比于撮合交易,自营真正的价值在哪里?自营里面,供应链管理和流程运营都是非常有技术含量的。我们有将近200人在做供应链的技术开发,从订单到仓库、加工、物流、金融、数据等等,你每多走一步,开发团队就要呈多维度的几何级增长。这也是为什么“找钢网”这样的电商能够快速击溃传统贸易商的原因。传统贸易商大部分情况下,他只卖货,他就是一维世界的。再厉害一点的贸易商除了卖货之外,还有自己的仓库,这就是二维世界的。再高级一点的就是还能提供加工服务,那这是三维的。但是除了以上这些,“找钢网”还能提供金融服务,这就是四维的,我还有数据服务,这就是五维,我还有品牌。同时所有的买家在我这里购买之后会形成交易记录,这个交易记录就是我以后判断提供金融服务的基础。以高维打击低维,这是为什么电子商务作为零售的最高级形式,不断被资本认可的一个根本原因。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