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绕开”的农批市场
作为农产品流通的必要环节,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地位一直十分稳固。有相关数据显示,目前我国每年有超过80%的农产品是经由全国4000多个农批市场组成的网络渠道进行流通的,可见农批市场既是农产品流通产业链上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也是利益获取者。但是,随着互联网的出现与发展,传统农批市场的发展开始陷入了瓶颈。
有业内人士指出,农产品批发市场的经营管理者主要是以收取场地经营费用来盈利的。在以往的经营过程中,无论天干地涝还是风调雨顺,只要城市的需求在,农批市场的经营者都能保持相对稳定的盈利率。作为传统业态,当年只要在城市周边拿到一块地,将各级批发商吸引进来,把它打造成区域性的农批集散中心,再收取场地经营管理费用就是一桩非常不错的买卖。由于批发市场的打造通常伴随着很强的政策性因素,所以传统批发市场常年没有竞争对手。
但互联网O2O的出现,打破了长久以来由区域性批发市场建立的平衡。各种B2B配送企业在扩张的过程中大多选择绕过传统批发市场,自己租建仓库,雇佣分拣团队进行精细化管理。
此外,原来在批发市场经营的商户在跟电商平台建立稳定的供货关系之后,也绕开了批发市场。伴随着电商实力的逐渐增强,传统批发市场的话语权越来越弱。很多批发市场的经营者也发现,自己辖区的商户数量正在逐步减少,不少经营者更是在面对这股互联网风潮的时候显得不知所措。最先受影响的是二三级批发市场的经营管理者,现在像北京新发地这样的超级农产品集散中心也受到一定程度的冲击。盛华宏林顾问委员会主任于涛表示,仅从北京的情况来说,目前农批市场正在处于差异化发展的严峻时期,“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给我们这一行业带来比较大的影响,如果不转变经营模式的话我们这些传统农批市场很难生存。”
由于城市规划还有经营不善等原因,被拆迁的农批市场也变得越来越多。2011年9月底,深圳市最大的“菜篮子”布吉农批市场正式启动拆迁;2015年8月,成立于2003年的西安城南最大的蔬菜批发基地朱雀批发市场也结束了自己的使命;北京市昌平区城北回龙观农副产品交易市场作为京北最大的农副产品批发市场,也于今年3月完成了整体拆除。这些只是全国众多被拆迁的农批市场的一个缩影。除了拆迁,经记者走访,也有很多农批市场的商户纷纷表示“生意不好做”、“利润太低”、“总有人抢生意”等,认为农批市场正在走下坡路。看样子,农批市场似乎要被时代所抛弃了。
由此,诸多农批市场纷纷将电商平台作为了自己转型升级的“救命稻草”,不管是与已有电商平台结合,还是自建平台,即使目前农批电商尚未成型,发展模式尚不明确的时候,它们也要搭上互联网这趟顺风车。
为了跟上时代的步伐,那些免于拆迁的农批市场如北京新发地、盛华宏林、锦绣大地等也开始了自己的转型升级之路,它们早就不甘于收租和收进门费这种粗放不可持续的模式,正在探索与互联网结合的道路。
转型进行时
那么作为当下最为“时髦”的农批电商平台会给传统农业市场流通渠道带来怎样的变革呢?
有业内专家认为,农批电商虽然声势浩大,但群众基础较为薄弱,为了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应坚持以农批市场为中心,运用电商平台的大数据资源,双剑合璧才能更好地解决行业发展问题。
商户在平台上发布农产品供应信息,可以扩大传播范围,有利于快捷、高效获取更多流通渠道,进而提升农产品流通效率、优化中间环节。所以农批市场纷纷试水电商平台,不断探索,在没有成熟模式的前提下,试图多多与农产品流通链条进行接触,扩大农产品流通渠道。
目前农产品批发市场与互联网结合的趋势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与大型电商平台合作,依托对方的成熟平台进行销售,如北京新发地早就与京东有过相关的合作,在京东上开设新发地线上旗舰店;而深圳谷登科技有限公司(简称谷登电商)也开发了农商友电商平台,全面梳理并整合了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即时供货信息,将买主所关心的农产品价格、库存、所在地等信息及时准确地呈现在全国农产批发客户面前,吸引了不少农批市场与其合作。
另一种就是农批市场开发自己的线上平台,如深圳农产品公司开发的自有电商平台“大白菜+”,就是依托其所有的批发市场形成的海量流通数据及会员资料,“+”数十家大型批发市场网络信息进行大数据分析,形成产销信息的精准推送,并整合旗下电商平台以及物流、检测、金融的核心业务,再加上无限开放融合第三方资源,形成线上线下互联的O2O模式;北京盛华宏林农批市场也早就提出与互联网结合的计划,试图在自身实体批发市场的基础上,构建O2O平台,将线下商户引流到线上,以批发为主、零售为辅,从而达到线上线下的融合。
模式尚待优化
业内人士表示,目前,农批电商呈现“两超、多强、小众”的格局。“两超”即阿里系和京东系;“多强”是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农批电商,如“大白菜+”、谷登电商等;“小众”则是一些具有发展潜力但尚未成熟的农批电商。
从阿里研究院在4月发布的《阿里农产品电子商务白皮书(2015)》来看,阿里平台完成农产品销售额近700亿元,卖家数超过90万个。2015年阿里平台上完成农产品销售695.50亿元,其中阿里零售平台占比95.31%,1688占比4.69%。经营农产品的卖家数量超过90万个,其中零售平台占比97.73%,1688平台占比约为2.27%。由此可见,我国农批电商的发展潜力十分强大。
然而,并不是所有农批平台都能够有阿里这样良好的数据。实际上,农批市场的电商案例并没有太多耀眼的明星出现,不少平台都显得“雷声大、雨点小”,鲜有成功案例。
究其原因,有业内专家表示,一方面是传统商业模式作梗。农批市场内的交易方大都是中间商,而互联网思维和电商模式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消除中间商,缩短产销链条,这与传统的农批市场模式完全不一样。此外,优质农产品对农批市场的依赖也正在逐步降低。另一方面就是很多农批市场偏爱自我搭建电商平台。单个农批市场应避开自我搭建平台的重模式,以业务轻模式作为切入点,低成本积累经验,培养用户认知度。
除此之外,要与互联网结合,和普通商品相比,传统农产品的物流也是个问题。
首先,农产品具有易腐、商品寿命期短、保鲜困难等特点,要求物流速度快;
其次,农产品单位价值较小、数量和品种较多,物流成本相对较高;
此外,农产品的品质具有差异性,对产品分类技术标准有不同要求,一般都存在对农产品进行初步分拣、加工和包装等环节;
最后,农产品实物损耗多,价格波动幅度大,对物流储存设施有比较高的要求,常规的物流体系并不能完全满足农产品物流的需要。
在如此局面之下,若对农产品物流流通体系进行重构,就会解决农批市场互联网化的很多问题。于涛说:“我们盛华宏林本身就有自己的物流体系,未来与互联网结合的话会组建自主物流公司,将仓储物流外迁,通过电子平台实现对家,并加强食品安全方面的监管,做到食品安全可追溯。”
北京盛华宏林粮油批发市场总经理吴玉芝认为,实体企业的电商化发展,应该在有限的空间内寻求立体化发展,借助互联网空间,更好地发挥出相应的市场效应。“从未来发展的方向来讲,像我们这类农产品批发市场,在目前以及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还是应该以实体店铺业务为主,网上交易业务为辅,逐步实现转型升级,这不是一个一蹴而就的事情。”她说。
北京盛华宏林粮油批发市场以粮油、生鲜为主营项目,在2015年,其大米、杂粮交易量分别占北京市场供应量的37.42%、54.97%;水产品批发占北京市供应量的65%。吴玉芝表示,盛华宏林一直以来都是在价格优势的基础上进行错位经营,“现在的电商主要是以零售端为主,我们打算尝试批发与零售相结合的模式,并且做到同市、同店、同价,不过我们也是正在探索。”
于涛表示,目前盛华宏林正在逐步淘汰升级小商户。“现在是大小商户共存,商户规模太小,就会存在投机行为,影响质量安全;商户规模过大,资金压力就会变大,存在资金链断裂的风险。所以应构建全新的O2O模式,稳定大商户,逐步淘汰升级小商户,形成适度规模的商户生态圈。”他透露,盛华宏林打算在不增加商户数量的情况下,提高商户的专业化程度。
农批市场与互联网结合模式
北京新发地早就与京东有过相关的合作,在京东上开设了新发地线上旗舰店。
深圳谷登科技有限公司也开发了农商友电商平台,全面梳理并整合了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即时供货信息,将买主所关心的农产品价格、库存、所在地等信息及时准确地呈现在全国农产批发客户面前,吸引了不少农批市场与其合作。
北京盛华宏林农批市场也早就提出与互联网结合的计划,试图在自身实体批发市场的基础上,构建O2O平台,将线下商户引流到线上,以批发为主、零售为辅,从而达到线上线下的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