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亩田再上路 专注农产品交易撮合,推出“产地品牌馆”

网易科技 2017-01-05 10:41:18

一亩田就是做B2B的农产品相关的服务,目前的阶段主要做交易撮合服务,是一个以线上为主的交易撮合平台。”经过了2015年6月开始的业务调整,一亩田的定位现在已经非常清晰,一亩田总裁顾铭近日在接受媒体专访时表示。

顾铭在2015年6月底加入一亩田,当时一亩田正在做业务调整,也处在舆论的风口浪尖。根据更早期的媒体报道,一亩田在2014年6月开始尝试做线上+线下的交易撮合模式,当时公司员工数量急剧增加,最多时达到了3000人,其中线下团队就占了2500人。当顾铭加入后,一亩田再次进行业务调整,聚焦于线上的农产品交易平台。

之所以加入一亩田,顾铭表示,他依然看好农业信息化,因为农业的市场很大很有价值,他相信通过信息化、互联网化可以介入农产品的生产、流通,消费等环节,他相信一亩田可以做有价值的事情。

顾铭还介绍,一亩田的用户群,一头是产地的客户——规模化供应农产品的供应商,包括经纪人、种植大户、农业合作社等;另外一头是销地——城市的农产品销售商。

解决信息不对称依然是农业互联网的市场空间

对于一亩田的运营的背景,顾铭也给出的了明确的答案:农业互联网化与其他垂直领域如医疗、教育、房产等的互联网化有很大不同,其他领域因为用户群绝大部分是在城市,可以说人口红利已经基本用完了,因为城市的互联网发展程度很高,信息充分,甚至有些过剩,所以这些领域的互联网化已经处在过热的阶段。

再看农村,虽然这两年因为微信等应用的普及,农村互联网发展的速度比较快,但总体来看还是发展程度较低,目前农村端的互联网发展状况,可能与2013年的城市类似。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通过互联网解决信息不对称就可以为三农相关的人提供很多的有价值的服务。

具体说来,一亩田为农产品B2B流通的商户提供三个方面的服务:

一、撮合交易服务;

二、在交易之前的决策服务,例如提供农产品的行情,资讯。

三、交易之后,如何保持关系,管理客户关系,也就是CRM。

其中撮合服务是主营业务,但与B2C的业务不太一样,这三个不同场景,在B2B业务中是相关联的,一亩田也会对客户提供在撮合交易的过程中贯穿始终的服务。

顾铭更进一步表示,一亩田原来的模式操之过急,业务模式是有问题的。原来是满怀热情,通过大量资源投入、线下的投入去教育用户,希望比较短的时间内获取巨量用户,这个模式在B2B领域,特别是农业B2B领域中,明显违反了客观规律。做农业相关的事情因为用户群距离互联网还是稍微远一点,不会是速成的。

但一亩田在此前的投入并非完全没有效果,也积累了一批种子用户群和得到一定的品牌效应。目前一亩田已经在农产品交易领域形成一定的口碑,发成成为比较大农产品交易平台。

运营农产品交易平台不仅需要细致繁复的工作 更要理解农业

与工业品的B2B电商平台相比,农产品的标准化工作让顾铭投入了很大的精力。

顾铭认为,非标的产品是无法匹配的,只有标准化的产品才有可能做电商,才有可能用技术手段做交易精准匹配,例如靠搜索,推荐、浏览、推荐、抢单、定位等等信源来做分析,达到快速高效的交易匹配。

一亩田平台的交易产品中水果和蔬菜是两个大品类,其次水产、养殖、粮食等等多个小品类。顾铭介绍,农产品分类及其复杂,而且因为地域的不同,对同一种产品习惯的叫法也不同,将这些农产品标准化的工作是一个繁复艰巨的工作。

顾铭率领团队,在2015年的后半年,根据贸易流程和规则,梳理出4个级别,共12000多种分类。分类标准化之后,又将每一种分类,定义了10-20字段。这样就有了标准化的产品分类和规格、以及网页标准化的展现形式。

平台上农产品的标准化工作完成之后,就是产品和技术的工作了。因为一亩田的用户群相比城市用户对互联网产品,对手机应用不会那么熟练,所以产品的易用性的要求还是非常高的,很多产品细节需要磨合,顾铭举例,一个产品细节做的好和不够好,其转化率可能相差1个数量级。

当然,因为B2B平台的用户群,目的相对明确,都是趋利的,只要生意有好处,比较容易买单,所以需要运营者准确的把握用户群的需求。

顾铭介绍,一亩田内部的口号是:“ 理解力是核心竞争力”,对目标用户群的痛点、是一个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农业互联网的用户在农村,与一亩田的员工有很多地理的距离,人生经历上的差距。为了了解用户群,一亩田的方式是请进来:会定期邀请用户们到总部来沟通交流;还会走出去:让产品和运营的员工下到一线,手把手教用户去用一亩田的产品。

帮助农民抓住消费升级发展机遇  一亩田推出“产地品牌馆”

一亩田最近推出了“产地品牌馆”,与各地政府合作,发现并集中向全国买家保举具有知名度、佳誉度、光鲜特点的农产物优良产地及优良供应商。

顾铭表示,城市端的消费升级是“产地品牌馆”的一个大的背景。城市消费端的用户希望买到品质有保证的、便宜的农产品。但在农村的生产端没有跟上,还是传统的,小散经营和种植模式,消费升级需要在生产端规模化的、标准化的生产和种植才能有保证品质。这里就出现了供给和需求的错配。

顾铭进一步表示,错配的问题,单从流通环节无法解决,需要流通环节加上生产端一同解决。一亩田认为,全国各个农产品的产地其实都有自己的特色农产品,如何去种植,用什么样的标准去种植,才能得到达到一定的品质标准、有了品质后才能达到一定的品牌要求,有足够好的品牌才能有足够的溢价。

随着国家土地流转政策慢慢放开,种植的规模化、组织化是发展趋势。在此基础上配合标准化的种植:例如从农资、农技的配备,慢慢做到农产品品质的标准化。按照这个思路,产地品牌馆与各地政府合作,以地域为概念,希望当地推荐最有特色的,成规模化的,保证品质的农产品。摆脱过去通货流通的模式,做有品牌的产品流通。在“产地品牌馆”中,经过优选的入驻农业商户可以展现自己的产品,也可以得到标准化的认证。

一亩田的商业模式和前景

顾铭还介绍,一亩田目前聚焦在农产品的流通环节,但在2017年将尝试往上游走,因为一亩田是扎根于农村的互联网公司,目标用户基本上在农村,解决用户的刚需就是帮助他们卖掉农产品。 此外,随着农产品生产的规模化组织化的发展,会产生很多增值服务的需求,一亩田也会逐步介入;另外,农业商户对金融贷款的需求很强烈,一亩田在因为有数据基础,可以同于与金融机构合作为用户提供金融服务。

基于以上的内容,顾铭最后介绍了一亩田的商业模式和融资情况。

首先基于为用户创造价值的基础上,目前在撮合交易环节提供免费和收费的两种方式;未来在信息资讯、大数据发掘方面、在客户关系维护(CRM)层面都有可参考的商业模式。最后,一亩田刚刚完成一轮新的融资,包括战略投资和财务投资,预计将在2017年1月正对对外发布。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