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鼎文真的是汽车界的“老江湖”。
他被猎头“卖”过三次,分别进入广汇汽车、正通汽车以及润东汽车就职。
而在这之前,郝鼎文早已和汽车“结上梁子”。多年的积累,让郝鼎文在汽车领域的工作得心应手,他最后一个职业生涯是中国最大的豪华车经销商集团“润东汽车集团”,在公司上市后,他也觉得“做汽车职业经理人做到头了”,便下定决心创业。
郝鼎文将视野转移到国外,经过研究,他发现位于美国达拉斯的汽车配件查询平台Solera拥有全球9000万汽配SKU,并提供碰撞维修估价、机动车历史数据、零件订购等服务,在2007年成功上市。
反观国内,市场上却没有一家相应规模的汽车零部件数据平台。郝鼎文搜罗了一遍国内的线上汽配公司模式,发现基本都“不实用”:上游供应链整合能力差,下游配件查询需求无法被满足,仍停留在撮合交易的粗放型模式。最终走向“烧钱补贴”,即通过补贴上游的方式,给予下游以优惠价购买配件。郝鼎文深知,此种模式“治标不治本”。
2015年,郝鼎文拿着卖车、卖房的资金成立“车通云”,以SaaS切入为4S店、维修厂提供汽配查询及交易、车辆定损业务,搭建和完善数据库后,建立“金融云仓”,为汽配供应商提供金融服务。
这种模式也获得资本方面的认可,车通云获得由经纬创投领投,丰厚资本、陶石资本及麦腾创投合投的5000万人民币投资。
目前,车通云正在进行新一轮融资。
在汽车经销商工作期间,郝鼎文曾管理十几家宝马4S店,但冷清的门店客流促使他思考背后的原因。
郝鼎文主动寻找保险公司对接各种类型事故车以提升店面维修量,却被门店员工告知即便各类车辆维修技术相同,但因“没有零部件查询系统”,无法准确获知该事故车所需配件型号,进而无法购买相应零部件进行核价、维修,导致4S店维修产能空置。
究其原因,受配件查询等制约,4S店只能维修其所服务的主机厂品牌车辆。郝鼎文思考,如果能用一套体系打通所有4S店以及其它维修厂家之间的零部件信息,或许能帮助缓解维修产能过剩问题。
于是,2015年,他成立“车通云”,为4S店、维修厂提供汽车零部件SaaS查询系统,实现零部件查找智能化,即以可视化方式将车身不同位置与零部件进行关联,并实现一一对应,客户输入车辆型号后,根据事故车辆损坏部位,在车通云页面的车辆模型图上点击相应位置,便能获取相关配件名称、配件编码等相关信息。
汽车零配件虽是标品,但数据量庞杂无序,构建数据库是难点,也是壁垒。
经过一年半时间,车通云团队进行车辆配件数据的开发,包含各类车辆车型从1985年至今的零部件数据,目前,车通云已拥有全部汽车品牌型号的SKU。
但依靠SaaS系统变现的天花板较低。在一次与客户交流过程中,郝鼎文发现不少4S店或维修厂希望在查询后能够直接下单购买,此外,在SaaS系统基础上增设交易环节,具备场景基础。一张全新的创业版图逐渐在郝鼎文脑中展开。
这张版图的第一个发力点在引入汽配供应商各类零部件原厂编码及价格。
传统的零部件交易方式,是4S店或维修厂工人将事故车损坏零部件进行手抄,然后寻找零部件编码及价格,“整个寻找、交易流程需要经过10~15个供应商,历时3天左右。”
而车通云将零部件进行结构化后,需求方输入车型等相关数据,便能自动匹配车通云数据库中的配件编码,生成订单发送至供应链中心,“只需要15分钟”。
对于模式较重的汽车行业而言,线下实体店的资源调配能力也不可小觑。
目前,车通云已经在北京、上海、广州建立供应链中心的实体店面,一方面,搜集当地供应商零部件价格上传,另一方面,接受订单后进行价格核对及发货。“线下供应链中心起到的是‘0库存’的作用,下游4S店、维修厂发出订单后,车通云通知上游发货到供应链中心,由供应链中心验货、发货至下游。”
基于零部件信息及价格的一套数据库日益完善后,郝鼎文将第二个着落点放在车辆估损业务上。郝鼎文将保险数据对接进入车通云,4S店、维修厂输入车辆车牌号之后,该事故车辆的定损结构便被自动调取出来。4S店、维修厂根据事故车损坏零部件情况选择定损方案。
获取足够的供应商配件及价格信息,以及下游4S店、维修厂交易需求后,郝鼎文将第三步棋落在建立“金融云仓”。
相比较于新车、二手车贷款而言,汽车配件的非标属性,决定其无法被打包成为固定资产抵押银行实现借贷。郝鼎文转换思维:摸清配件供应商的库存、价格,车通云获取其交易价格信息,并对其价值进行评估。银行参照车通云所提供的评估结果,给配件供应商金融授信。
一旦供应商出现贷款逾期,车通云将回购配件商品,并帮助供应商向银行还款。“相当于银行承担0风险,有车通云的原值评估,三方回购和分销渠道这三把利剑,可以从根本解决供应链金融风险问题.。”
完成这三步棋的基础是完善的零部件数据,郝鼎文先后将各路精英人马挖入车通云,进而攻下数据库这座“城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