捅破B2B的一层窗户纸:“产业+互联网”PK“互联网+产业”

李海平 深圳供应链 2017-03-30 08:29:36

B2B注定不是性感的,但是一定是最有内涵的,她是理性的,有计划性的,不盲从,多人决策的,流程性的,多条件的,因此:你很难激发起她的冲动需求,就譬如:一个生产皮鞋的商家,老板再冲动也不会一拍脑袋就去进一大堆水果来卖,哪怕水果折扣再低。

“产业+互联网”与“互联网+产业”二种不同的基因:

主要看创始团队的基因是什么,你的基因是互联网还是你的基因是产业基础。他们是二种不同的打法,但是一定不是很多人比喻的“机关枪”与“大刀长矛”。注定是二种不同的命运,谁的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呢?

“产业+互联网”的选手,用经验弥补转身慢与速度慢的不足,“互联网+产业”用速度与摆酷来赢得它的观众,弥补根基浅的不足,这是一场双方对手优劣势极其明显的较量。没有谁能一下按到对方,但是神仙打仗,凡人遭殃,行业中的看客会被慢慢的隔离在游戏之外。

“产业+互联网”当前大都以“一看二慢三通过”的招数,很多老板跃跃欲试,摩拳擦掌,但是内心还是恐惧的,观望的;“互联网+产业”当前大都以:“冲一阵歇一阵“的招数,不能油门一直轰下去,撒一大网,捞几条小鱼来证明自己是路是通的,然后在高音喇叭中大声吼:我捞到鱼啦,快来看啊。

我个人认为在“产业+互联网”与“互联网+产业”中,“互联网+产业”的不确定性要大些,但是一旦炸开了也不得了,但是我更看好:“产业+互联网”的前三的民营企业,只要老板下定决心统一思想,路数对头,放手一搏,机会更大。很多人一拍脑袋说:为什么他们不融合啊,知道泾渭分明吧,太难啦。

产业的转型升级面临三道门槛,也是三个选择:

·+互联网

·+金融

·+供应链

以上任意二个与产业发生关系,都可能产生巨大的聚合效应,前景绝对不可以小觑。不管哪种方式,做大都意味着流量能力,变现能力,同时风险也随之放大。

优质传统企业产业互联网转型建议:

跳出自身企业本身,站在供应链的高度,放眼生态链。依托自身的产业地位,充分利用供应链,互联网快速做大流量,聚合更多客户用户,形成护城河。

思维



给传统企业转型的三点忠告:


·提升效率,控制成本,让上下游,企业内部成员看到实实在在的利益, 不分享的没戏;

·做+互联网,不做互联网+,不要主动放弃优势,脱离了你原来的产业,你算老几?

·赚钱思维+提升估值,而不是值钱思维+不计成本的烧钱,烧别人的钱不心痛;

转型忠告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