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投资人刘勇:跨境B2B公司在2017年机会非常多
我发现了一个很明显的趋势,也就是从15年下半年开始到16年,很多创业公司开始偏爱人民币投资。除了新三板的因素,另外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这些技术型创业公司在国内融资拿到的估值要远远高于硅谷能够给出的估值。
到2017年底,预计中美两地技术型创业公司的投资溢价比例还会继续攀升。原因是,从现阶段来看,由于外汇管制的原因人民币往外走的难度在加大,整个宏观环境对人民币对外投资造成了一定的阻碍。
那么之前提到的那些上万亿沉淀在国内技术投资领域里的资金,就势必要推高国内技术创新型企业的资产价格。
而与硅谷比,国内现阶段高质量的技术型创业公司数量还是相对有限,这会间接造成两地估值差距加大,客观上形成一个稳定的套利空间,吸引更多来自硅谷的顶尖华人工程师和科学家回国创业。
跨境技术投资是个宽泛的概念,一个方向是把国内的钱拿到美国投资科技资产,另一个方向则是把美国的高科技项目和创业者带回国内落地,后者在过去一年来不断升温,在2017年将会更加热。
其实谈到跨境风险投资,技术型投资只是其中的一类,而另一个与之同等重要的类别就是消费与服务型投资。这类投资其实存在非常多的跨境机会,但却处在目前大部分跨境投资者的盲区。
一般来说,我们看到的技术型创业公司,大多是B2B2C模式,中间多的这个B就是帮助创业公司实现技术采纳、对接市场的大企业。
而另一类与消费或企业服务直接相关的公司,其商业模式就省略了中间的链条,直接是B2C或者B2B。比较典型的就是跨境电商和广告投放业务,把中国产品卖到美国,或者将美国产品销往中国,再或者帮助中国企业出海。
另外从跨境角度来看还有其它一些商业模式创新值得关注,比如最近国内非常火的短视频、内容电商和共享单车,都存在对标的跨境投资机会。
线性资本王淮:人工智能会在哪些领域爆发?
人工智能会先在一些具体领域爆发。
金融是一个强数据的领域,智能化能够加强数据的作用,所以在互联网金融里面应该有很强的应用。另外,数据性很强的消费领域,从消费品、安全等相关角度,例如用户画像、智能推荐,以及智能导购,都是基于数据可以用AI机器人来帮助实现的。
ADAS辅助驾驶也是一个典型的场景。其实,我们发现很多行业,最大的市场都在“吃喝玩乐行”,对于人工智能而言,“行”是最容易被影响的,因为它是强技术性的。“吃喝玩乐”,虽然技术会给它们带来一定帮助,但是内容和渠道方面,它是有很强的反向控制性的,人工智能要切入是一个巨大的问题。而“行”是一个全新的领域,因为原来像地面交通、空中交通这些都是传统公司来做的,滴滴这些新的公司的进入,为它们带来一个巨大的颠覆。
在数据层面,我认为,滴滴肯定是倾向于自己去做的。但是不要忽略了传统渠道的威力。不要小瞧传统厂商,它们中有很多其实非常技术化,只不过它们的传统技术是跟车相关,互联网不一定擅长。
智能生活这块,我认为也是有很大的机会的。如果把出行加进去,就是一整套了。如果撇开它看,就是智能家庭生活,我们觉得这一块很有机会。
还有一些我们零星的思考。比如说,健康相关的,不仅限于监测,而是回归健康的本质,比如对人的健康产生预警作用的。只是监测,比如你一天跑了多少步,意义不大;但如果你能对我的健康预警,告诉我现在过劳了,要赶快休息,这种情况下猝死的概率是多少,才是有价值的。但现在技术还达不到。
在国内,人工智能领域创业面临着两个最大的问题,一个是数据,另一个是应用。很多创业者,他拥有的是算法、是技术,但是数据不在他这里,应用也不在他这里,这两块还要去说服别人,是典型的两座大山。这些数据源人家为什么要给你?这有一个信任成本的问题,要么是我相信你一定个比我强,要么是我没有办法了,不得不试一试。另外一个就是应用,你得解决一个实在的商业问题,但商业问题并不在人工智能行业的人手中。比如自动驾驶,车厂是控制方,它是有话语权的。你要找到商业场景,并说服它们应用你的技术,这又是一个难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