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先是一号文件的发布,又是两会热点关注,均将重点锁定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上,可以看到国家对于改善三农问题的决心,而在中央决策层推出互联网+的背景下,而“互联网+农业”将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抓手。
不可否认,在互联网经济的大背景下,“互联网+”的确是传统行业的催化剂,企业转型的提速器。作为“互联网+”当中重要的核心领域之一,农业自然不甘落后。但是,在庞大的农业体系当中,该怎么+互联网,还有哪些问题需要解决,是否真的如畅想的那样,只要插上互联网的翅膀,农业就真的能够起飞吗?
对于如何嫁接“互联网+农业”网库提出以下观点:
首先,打造“一县一产业”计划。让好产品拥有好品牌,不只是廉价竞争换取生命力,要做到优质优价,每一个县可以打造一个有影响力的单品,这是推动该县农业产业互联网化的重要战略。
二是,夯实人才基础。培训出一只电商大军,政府要引流回归;企业派遣有潜力的人才去和有运营“操盘”经验的机构、企业、孵化平台合作。
三是,要建设贫困地区不局限于在网上,在线下也要根据地方实际情况构筑线下的产业发展计划。
四是,提供良好的政策扶持,打造“零起点”的创业环境,可以吸引更多有志于“互联网+农业”的创业者加入,同时提供配套的政策扶持,如网库运营多年由工信部主导的“腾计划“等类似政策。
五是,打造一条线的产业链服务,通过“采购倒逼“实现整个产业链的公平交易,在上下游企业及个人采购的同时,挖掘新的供销商机,从而达到”互联网+农业“的根本属性。
雷军说,“站在互联网风口,猪都能飞起来”,但笔者要提示各位的是,不是所有猪,都能轻而易举飞起来。互联网企业拥有资本的同时,更应该有扶贫济世思想,不要只想攻城略地,靠噱头靠宣传获取资本。
地方政府积极响应政策的同时,也要根据实际情况,结合本地特色,找出一种最适合且有效的方法。所以,在进入一个全新的领域之前政府与企业不妨停下来仔细想想,该怎么做,如何做得更好。总之,在“互联网+”的路上希望所有政府及平台且行且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