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企业产业互联网转型的正确姿势

李海平 深圳供应链 2017-04-12 09:34:29

我们这一代刚刚经历消费互联网的辉煌,马上就面临产业互联网的彷徨,B2C更像个做蛋糕的事情,而B2B更像个切蛋糕的事情,B2B原来拼什么?拼服务,拼成本,没错,这些看似杀手锏的东西慢慢成为了标配,那么未来拼什么呢?通过信息化,互联网技术提升服务门槛,叠加服务场景,还要把客户周围的人都伺候后,统统服务好,这是一场瞄准客户抢用户的大战,因此这是一场升级的战争,所以必须要有升维或者降维的打法,而不是瞄准传统的几个点就能解决问题啦。

产业互联网正在加速沿着供应链逆流而上

很多传统企业认为产业互联网在短时间内引发行业的大爆炸十分困难。我们从产业数据可以看到,全中国有61个千亿级的产业集群,今后的20年,互联网将改变和塑造所有产业,很多产业的关键领域都要被互联网化。假设引入互联网支持,只提高1%的效率,那么在未来15年中整个产业集群预计可节省近3000亿美元。另外,B2B 平台向资产交易和综合服务化升级,成为整合产业链上下游的综合服务解决方案提供商已是大势所趋,垂直类B2B平台由于行业固定、用户集中、企业间信任度高、同行业监管较强,更容易实现在线交易,尤其是大宗电商领域,钢铁、塑料、农产品等,在这一年均已出现行业领跑者。因此,传统企业产业互联网转型势在必行。纵观互联网化的全过程:从最初的广告营销,到零售消费,再到批发,再到生产制造(同样是先生产环节流通再是C2M或者C2B),沿着供应链逆流而上的痕迹清晰可见。

传统企业产业互联网转型的三生三世

我们发现近一两年,全球经济仍存在较大压力,整个产业趋势变化加剧。实际上很多商业思想,企业、供应链、甚至整个产业都不能很快适应,因此感觉寒冬来临。为什么大部分传统企业感到寒冬?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你的项目确实不怎么样,说了不会有人理你;另一方面,随着产业的发展,各种创新发展到今天,各行各业的竞争加剧,能够让企业找到一个空白、缝隙空间的机会越来越少;最后一个是,很多传统企业的老板商业思想已经远远落后于这个时代,这种企业在目前这种发展状态下,他还没有意识到犯了什么错误,就已被这个时代抛弃了。

过去一年,老板们确实感觉到再这样下去是不行的,大家吵得纷纷扬扬,开始要谈转型。但转型方向,大家都看不清楚。我们都知道要转型,却不知转型方向在哪里?那么,我们就来理一理传统老板们踩过的坑:

1、转型思路不清晰

大部分传统企业目前处在两种状态:

有向往,找思路,具体表现为:无法确定转型的方向,目标不清无处着手,或者存在多种转型可能,无法达成内部共识;

有思路,难落地,具体表现为:企业内部对转型信心不足,缺乏合适的资源配置,缺乏相匹配的组织机制,导致转型进展缓慢,乃至搁浅。

2、中了互联网人才的套路

几乎所有的企业互联网转型,都希望拉BAT的大牛们过来,真正的大牛肯定是挖不来的,二牛都会觉得你的庙太小,找到三牛四牛都很不错卡。这其实是一个很大的套路:BAT的人才并非不好,但是有个致命缺点是太过依赖本身的平台。尤其是那些一直待在BAT的人,或者刚毕业就进入这些BAT的人,对现实社会欠缺理解,完全依赖于体系,以及上边领袖的意志。结果就是来了传统企业严重水土不服:在2C端面前“免费就是王道,烧钱就是竞争力”,你让传统企业咋个搞嘛。

3、传统成功模式根深蒂固

总是想把自己传统的成功商业模式复制到互联网模式上,用传统思维做互联网,这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比如以前看过的一个视频广告,放在互联网上,以为是网络营销,其实传统的不能再传统,创意感非常弱,典型的传统思维创意方式。这种“复制/粘贴式创新”往往会水土不服,更尴尬的是,经验还没有全部复制过来,团队都换了几波了,也容易陷入死循环里。

4、搞不懂互联网商业模式创意

互联网世界是平的,没有区域市场之分。传统时代,还可以做区域品牌老大,互联网上没有这个机会。所以,一个商业模式只能存活一个企业。

传统企业转型升级实际上就是自我革命,革命也是一种早死早超生,只不过是主动求死、主动超生、主动投胎,迎接新的未来。

谁点燃了传统企业转型的火

上面我们已经说了传统的粗放式发展已经难以为继,全球经济格局的重塑、资源的束缚、成本的上升,使得升级和转型成为传统企业的必经之路。正如习大大说的:“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

首先,国家经济转型带动企业转型

2017年,中国经济全面进入实体经济互联网化转型的“新常态”,用习大大的话“进入新常态,也进入了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就要爬坡过坎,从粗放到集约,从低端到高端,结构调整的任务更加艰巨。”人大五次会议中,李总理也强调,推动工业化和信息化的融合,政府各部门也正在出台相关政策措施,推动产业的互联网化升级转型。这一切迹象表明,传统企业转型获得了生根发芽的土壤。

其次,科技发展促使企业转型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大数据、云计算、平台经济、区块链等正在深刻改变着企业的生产方式,带来资源整合、商业模式、创业模式的全方位变革。大量传统产业面临互联网化改造升级,企业与供应链之间的关系将被重塑,产品依赖生态生存越来越明显。

再者,产业发展倒逼企业转型

在过去,企业只要能跟上节奏就可以活得很好。然而,今天你会发现行业不增长或者减速了,当行业不增长的时候,你的机会以及你对机会的把握则是企业能否存在的前提。

微信图片_20170412093718.jpg

传统企业产业互联网转型的正确姿势

第一步,转思维、定策略

找准转型方向,明晰转型路径是转型升级的第一步,老板要有解放思想、自我革命的决心,还要有敢于跳出企业、引领行业的胆魄,更要外部利用外脑、内部善于纳谏、相信互联网的智慧,否则没戏。


微信图片_20170412093727.jpg

企业不仅要做好传统行业的本职角色,更要深入产业、整合资源,成为价值平台,为客户服务的宽度显著加大,服务的纵深显著拉伸。

第二步,创模式,建平台

互联网下新型运作模式的实现,无论是商业模式还是组织机制的,都需要平台支撑才能得以落地实现。由深圳众谱网络科技公司创始人李海平先生在业界首提的创新模式:B2B+SCS+SCF就是产业互联网的一个基础支撑姿势,它诠释与涵盖了从交易,交付,支付,融资的全部过程周期,B2B是供应链上分工与协调的二个主体之间的关系汇总,既然是二个主体交易,一定需要连接交易的服务,就像二根水管之间需要个接头一样,要保证无缝对接,这里面就需要大量的譬如:仓储物流,商务结算,供应链金融等等服务包与工具包的支持,才会不漏风不漏水。而客户需要就是这种不漏风不漏水的体验。传统企业转型互联网无固定章法,那些动不动就说B2B的定律,B2B就应该这样搞才行,都是扯淡之极,行业不一样,产品不一样,它的内涵及打法完全不一样,我给大家举个例子:煤炭行业B2B,其实真正的卖家与真正的买家都是牛逼哄哄的巨头企业——煤矿与电厂,谁也搞不定谁,谁也不服谁,他们也不是不知道哪里有煤,中国就那么个几个地方:陕西,山西,内蒙,所有没啥好找的,都晓得,为啥搞不定?这里面有大量的关系需要协调,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因素:譬如:一吨煤从山西送到广东,运输费比煤炭出厂的价格还要高,所这里的供应链金融与其说搞买煤卖煤不如搞物流,向物流要利润,因此这不是一个简单的供应链。


微信图片_20170412093733.jpg

第三步,整资源,连数据

互联网时代强烈要求我们在竞争方式,服务手段上进行变革与升级,而现实的情况中,我们有很多的无助,单凭企业一己之力已经无能为力,因此就需要企业去做连接,连接产业上下游,越连接,意味着生态圈的网越大。通过建立外部数据通道,将业务与资产、数据与资金连接起来,当输入业务风险数据时,就可以输出风险验证数据、业务查询与校验数据,从而提高风控能力,降低经营风险,提升服务竞争力。


微信图片_20170412093739.jpg

优质传统企业打造界面的思路:

优质传统企业的产业基础底气是足的,不要害怕供应链思维与互联网思维,供应链思维就是要站在更高的视角,跳出企业,放眼供应链,仰望产业链生态圈,践行“产业+互联网”,坚定决心,决胜未来。

产业的转型升级面临三道门槛,同时也是三个选择:

+互联网

+金融

+供应链

以上任意二个与产业发生关系,都可能产生巨大的聚合效应,前景绝对不可以小觑。不管哪种方式,做大都意味着流量能力,变现能力,同时风险也随之放大。

优质传统企业产业互联网转型建议:

跳出自身企业本身,站在供应链的高度,放眼生态链。依托自身的产业地位,充分利用供应链,互联网快速做大流量,聚合更多客户用户,形成护城河。


微信图片_20170412093743.jpg

给传统企业转型的三点忠告:

提升效率,控制成本,让上下游,企业内部成员看到实实在在的利益, 不分享的没戏。

做+互联网,不做互联网+,不要主动放弃优势,脱离了你原来的产业,你算老几?

赚钱思维+提升估值,而不是值钱思维+不计成本的烧钱,烧别人的钱不心痛。

小结

传统企业产业互联网转型,必须跳出企业看行业,搭建垂直行业开放生态圈吸引更多的资源实现双赢(共营共赢),开创自身企业的大格局。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