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发展逐渐普及,通过互联网就是打掉一些不必要的中间层级,让整个社会的运转的效率更高。
B2B的行业里面,这个效用更为突出。中国几乎所有的市场都是供过于求,这凸显了渠道的价值。比如四万亿的钢材市场催生了非常供过于求的产能,让钢材市场有了对销售渠道的强依赖,成就了“找钢网”。2C领域小米手机的成功,首先是渠道的革命和红利。
同时中国逐渐变得和美国是一样的,人工越来越贵,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人力成本在提升,因此以前很多靠人工做的事交给IT系统处理,这样可以降低成本,减少中间环节,提升社会资源配置效率。
整个产业的信息化已经进行了多年,产业链上下游信息实现了及时和全面的聚合,这为B2B在线交易撮合、代卖和独立电商提供了扎实的基础。衡量一个行业的B2B电商能不能做或能不能做大,其中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这个行业里信息化有没有完成。
以钢铁网为例,创业榜上市的时候公司只是信息门户,有几百个记者全国各地钢材市场采集各种各样的信息,上市时营业额也近1.6亿人民币,其中九千万是广告费,六千万多会员费,这是第一代互联网的模型。而找钢网出来后直接切交易,公司所有的业务模型都是为交易打造的,3年就做到年度自营收入几百亿。
这就是信息向交易的转向,交易比信息盘子大很多,所以2B公司做到更高的体量会比2C快很多。其实各行各业都在发生。比如之前社区加信息门户的搜房网、房多多,汽车领域的优信拍,车易拍等都符合信息转交易的趋势。
B2C电子商务的发展培养了在线购物的习惯,为B2B电商兴起完成了在线交易的普及教育。另外从PC到手机,在线交易的硬件和支付等配套服务也非常成熟了。软件和硬件上充分的技术基础,这是B2B电商能够实现的基本前提。
中国移动手机的普及,使得小企业小商家的日常运营,已经深度依赖移动互联网,最典型的比如出租车公司司机已经普遍靠手机接活了。无论在交易,采购,沟通,管理,还是支付环节,小B对移动互联网的依赖会越来越强。
标杆企业,比如企业服务平台“分享销客”、在线钢材交易平台“找钢网”。这两家公司的估值涨得很高,引来了很多人的效仿,这就是标杆的企业的龙头效应。一家标杆企业会繁衍出了一系列的小企业。
BAT已经基本控制了移动端的流量,流量越来越贵,网络C端流量的竞争很激烈,很多O2O和B2C电商都无法生存。对比之下,B2B的优势得到了凸显。因为不需要买流量,不需要大规模烧钱,大部分平台都活的很好,创业相对成功率高,这是一个很大的吸引力。
行业里的B2B能不能做大主要看品类。 哪个行业的B2B能做,哪个不能做,这需要创业者仔细分析、深度了解这个行业。
相对来说,一开始切入的标品比非标品好做。比如钢铁是标准的标品,因为有国标,广钢产标号多少和鞍钢产标号多少,交货没有异议,找塑料是有化学分子式,PEPC这样一种东西不会有异议。而很多品种,比如煤炭有一些非标,每批都不一样要测;比如说木材,木材有大小头,至少需要多一道分拣服务,这些品类相对就难做, 这个领域创业者需要思考通过什么方式把非标品变成相对标品。
标准品:一般来说,如果是标品的行业,打法就是先撮合交易,把全行业资源吸过来,最终通过代销完成交易闭环。这是第一个层面,会挣一些钱但不会特别多,后面大家通常会做增值服务,像物流、金融等。
有些行业能做B2B,但是它也许做不到十亿美金级的公司、独角兽公司,原因就是它很难做增值服务,而单纯标品靠交易赚的钱又很薄。尤其在有些行业它如果没有后续的生态闭环的话,过了A轮再融B、C轮的时候就会很艰难,投资机构都不投。
非标品:不但有机会做,实际看机会有可能更大,因为是长尾的非标品才有机会获取更高的毛利,但也需要解决更多的问题,很多品类首先要解决信息化的问题,其次要解决标准化的问题,很多时候需要把非标品做成标品,至少做成相对标品。加入相对的行业标准之后,商品才有在线交易的可能,否则事情就会做的很重很难。
相对而言,标品好起量,开始会估值上的快;非标大宗,干同样的活,估值上的慢很多。拉长线看,但最终不一定谁的价值高,最终还是看垂直赛道市场空间和领头羊构建壁垒、获取利润的能力。
小B购买频次比较频繁的品类更好做,比如健身房SaaS和供应链,这个行业的设备采购是低频甚至是一次性的。餐饮SaaS和供应链的创业者,就拥有更多机会,餐馆的采购高频重复则是常态。
婚庆行业的创业为什么一直很少有成功的,也是因为大部分创业都是2C的,而C端结婚太低频了,只有B端婚庆公司的采购才是高频的,面向2B的服务创业才有机会。
很多品类,比如木材,价格不怎么波动的,或者波动周期比较长,那么小B对交易平台的依赖度就会降低。
假设机票的价格不波动,我们就不需要通过“去哪儿”网的交易系统交易平台询价了。为什么很多人要找钢网、找塑料网,因为这些商品的价格天天频繁波动,大家不会盯着一家购买,所以长期依赖平台做交易和询价,很多品类不波动其实就做不了。
很多品类没有中间层级,或者渠道层级不多,原先的渠道已经非常高效,或者是本地供应链比如说水泥,这就不太有B2B发挥价值的空间。我们甚至在很多创业项目里看到创始人实际增加了交易的层级。
被国家政策管控的品类不能做,因为政策一改,就可能把企业干掉的。国计民生的很多品类都是非市场化行为,不适合通过B2B来商业化操作。这一点我们听党的话,更多关注市场化交易品种。
具体怎么做,从哪个纬度切,B2B的打法每个品类都可能不一样,创业者需要把这个事真的想得很清楚。 一开始只能做最有效的切口,把关键的事做对了,后面会良性循环。
龙头企业纷纷通过规模优势,降低采购成本实现龙头的规模效应,逐渐掌控定价权的企业,值得长期看好。
如果你去看美股上市的几家百亿美金以上的B2B公司的股价,你会发现他们上市之后每年都是稳定的复合增长,很多行业的龙头10年股价涨幅在10倍左右,品类的毛利也逐渐缓慢提升,之所以他们有这么稳定表现,是因为龙头企业的市场占有率逐渐提高,逐渐获取了行业定价权。
很多行业属于需要创业者重度运营的行业,区域订单密度的提升,一点一点优化运营,就会帮助B端企业获取运营的效率提升。
很多看似没有门槛的行业,其实有非常高的运营壁垒,这样的壁垒只有深厚行业经营,和性格特质的CEO才能打造出来。
资本优势也会是另一个明显的竞争壁垒,包销,代采业务都需要大量资金支持,有钱永远是硬道理。
很多相对没那么大的赛道,第一名拿到很多钱,占有市场率到一定的比例之后,因为这条赛道里其他竞争对手就很难拿到同样多钱了。这个市场就这么大,先发公司优势非常明显, 别的VC不会去投后面的公司。
相反,没有毛利、需要补贴的B2B是很难活下来的,产业互联网太大了,依靠VC资金的注入的补贴,对行业很难产生根本性影响。
谁都知道交易平台在去中介化,这已经不是行业秘密。但是从10年以上维度看,每个行业都会是去中间化的。
那么单纯只会干去中介,模式是没有竞争优势的。创业者必须回答的问题,如果在除了去中间环节,你还会干什么?你还有什么核心价值?
B2B平台上海量买家卖家真实的交易数据也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我们已经看到很多复杂品的B2B交易,比如真顺基金的天使轮投资的珠宝首饰供应链平台款多多,核心价值是通过对整个行业的数据的挖掘,去做精细化运营,指导上游生产,并提升下游小B的售罄率,打通行业上下游,随着数据的积累,这样的公司会拥有越来越高的壁垒。类似的公司还有同盾,互联网金融信息的平台,为互金公司提供风控的坏数据查询。
运营时间越长,公司积累的数据就越多越精准,公司护城河和壁垒就越高,对于投资机构而言,更倾向于长期持有这样的创业公司。
产业+互联网”对于创业者和投资机构来说是很好的方向,该赛道项目扎实,相对很多C端项目不烧钱,创业的成活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