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的B2B是商业范畴
很明显,从移动互联甚至是互联网里来理解,现在流行的B2B,其说法就是一个商业范畴。所以最初的,叫Business to Business,与Business to Customer对应,卫哲曾在一篇文章中提到过,其与马云有过交流,马云有一个自己的理解,即他们的B2B应该是Businessman to Businessman,而不仅仅是Business to Business。应该说,马云对移动互联的理解还是蛮深刻到位的。因为移动互联改变的,首先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然后到商业领域,就成了商业关系的变化。
而作者作为一个研究供应链的人,完全从另外一个供应链的角度,也就是生产、设备、厂房、物流等的角度,去随意批驳商业领域的内容,只能是太可笑。
他懂商业吗,懂商业中的商流、信息流、管理流、物流、资金流吗?这些,首先,移动互联时代,流程已经很多融于移动互联工具系统一体。另外,这中间,哪一个内容与步骤,需要设备?需要厂房?需要工地?!
B2B金融属性之误导
B2B确有金融属性,但时至今日,也请拜托各位不要朝赚金融的钱的商业模式中去引导、去实现了!
对于B2B的金融属性,这个是存在的,因为两个B中有资金往来,同时,两头都有资金需求。但对于B2B的金融属性的过度放大,将使B2B创业走入一条现越走越狭窄甚至错误的道路!
由于两个B之间的商业往来,中间的资金流,使一些B2B平台做起了这些资金占用、借贷的各种美梦。可是,我们要问一句:现在做B2B集客、两个B端的聚合运营如何之难,如此的费用之高,本身的两B端的观望与意愿不积极,你何不拿着融到的钱,直接去做互联网金融呢?!
同时,作为仍是商业的一种,我们应更鼓励B2B创业者,将本身的商业做好,而不是朝着他们并不熟悉、环境与条件也越来越难的方向发展。
B2B一些创业还没走出前年或去年的误区
由于与不少的B2B标杆公司有交流有观察,还有过合作,发现他们存在一定的运营思路摇摆游移,现在有的已经到了茫然、彷徨的地步!事实上,就是事先没战略设定好的体现。
本身,B2B是要为两端的B对接上,并且利用自己的运营体系,为二者原来之间的非移动互联时代的运作用更先进有效的方式打通、对接、整合、运营、管理,所以,更多的是一套服务系统,因为产品不是你的,品牌溢价你赚不着,所以,都是辛苦钱,但二者之间始终必须用一种链接方式链接起来,所以,还是有一定的机会的,移动互联是能链接一切的最好工具,已经打破各种壁垒。
或许,B2B们一路狂奔,或者还没狂奔,移动互联的红利没了,两个B端也越来越看清楚是怎么回事,也成熟了,这给用移动互联方式打通、链接、运营等都带来一定的障碍或比以前更多的成本,看来,本身服务是难赚到钱了。于是,我们看到大量的B2B们,还在去年与前年的红利期的赚钱想法,没想到励精图治,深耕才是出路,可能还在做着B2B电商是一条好路数的赚钱赢利美梦!
从2014年接触B2B始,我就始终觉得,B2B主要是进行两个B端之间操作的改善效果效率效益的工具与系统,可能主要是一套服务系统。在此之上能提升到完全颠覆性的模式现在还很难见到,虽然未来不排除会有。做B2B创新创业的,除原来就在这两个B端或中间运作,时间成本、认知成本、改善费用等不那么高之外,外行进入,不要作太高期望。
B2B其实现在水深火热,我们不要在上面撒盐!
B2B一是外界跨界进入,可能没深入了解到B2B产生的深厚内在背景,以及将来发展,必须要有的一些基础,一是多由原来的经销商群体转轨而来,他们多是以在做中摸索,所谓的试错,试对了就对了,试错了就没辙。这两者,都存在一定的风险。
现在来看,B2B模式的主要问题,就是由于移动互联红利结束,以及将来面临的几个方面的竞争,使B2B运营者面临始终不赚钱或最多微利的结局。
而他们要嫁接一些能赢利的操作,如自己开终端店毛利更高、做金融赚金融的钱、自建物流赚物流的微利、仓储管理赚点微利、靠厂家的促销或费用支持、大数据的所谓延展赢利等等,这些,在这里,说实施,都具一定的不靠谱性!
所以,B2B们,基本都已走在赚农耕的钱的路上,我们不要再在上面撒盐了!或许,未来的并购、合作,能让他们走出一条条可能的新路!
现在,如何开发与得到一套能让自己的B2B更具效果效率效益的系统,以及能找到(不要自己去摸索了,这方面会有外力)好的自己的B2B运营与管理,才是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