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乘资本熊伟:产业互联网将成中国经济最大蓝海

严文婷 梧桐会 2017-04-26 15:54:49

产业互联网和消费互联网的区别

消费互联网

是面对个人终端的,解决的是衣食住行。

产业互联网

不仅是企业内部互联网化,而是通过在研发、生产、交易、流通和融资等各个环节的网络渗透从而达到提升效率、优化资源配置,更是产业链互联网化,打通上下游,站在产业角度重塑企业核心竞争力。

两者的区别

消费互联网的特征是赢家通吃一家独大,而产业互联网的特征是细分领域比较垂直。

在我国互联网飞速发展的二十年中,互联网产业出现了百度、阿里巴巴和腾讯(BAT)这样的互联网巨头,他们在搜索、电商和社交领域都崭露头角,同时他们也代表消费互联网已达到顶峰状态。

然而从互联网发展的角度看,消费互联网市场已趋于稳定与饱和,而对实体资源有充分把控能力的企业仍有很大探索空间,他们正开始尝试与移动互联网融合,创造全新的价值经济,进而推动互联网行业迈向产业互联网时代。

对于产业互联网的界定,大概分为两派的,一指现在德国引领的工业4.0,物联网相关;二指与传统消费互联网相对的产业互联网,也就是传统产业的互联网化改造。

我们主要讲传统产业的互联网化改造。

传统B2B产业的痛点与困惑

制造业的内忧

在市场需求疲软的现状下,制造业一方面苦于订单,一方面盲目的降低成本,降低库存,其状况不仅不能缓解症状,反倒令企业运营雪上加霜,西安地铁问题电缆事件、广州一在建电厂作业平台坍塌事件等,可见一斑。

尽管低价中标、以次充好的工业服务,企业运营救火式的运营现状,使得整个B2B产业处于无极(混沌,无序)的状态。

制造业的外患

“产业空心化”,是指以制造业为中心的物质生产和资本,大量地迅速地转移到国外,使物质生产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明显下降,造成国内物质生产与非物质生产之间的比例关系严重失衡。

之前一篇《别让曹德旺跑了》刷爆朋友圈。

曹德旺去年底接受了采访,谈制造业回流美国到底靠不靠谱,“土地基本不要钱;能源、电价是中国一半,天然气只有中国的1/5;蓝领是中国8倍,白领是中国的2倍多;中国制造业的综合税务跟美国比的话,比它高35%”。

曹德旺用自己的玻璃厂算了一笔中美办厂的成本账。尽管劳动生产率还是中国高,但中国的企业利润却不及美国,计划在美投资10亿美元的曹德旺认为,在美办厂利润比中国高,并指出中国制造业面临的问题在于人工工资、运输成本以及税收较高。

曹德旺并没有危言耸听。制造业的转移像水流一样,永远会流向成本更低的地方。2008年之后,由于企业成本增长、劳动力结构变化,台资、港资企业开始陆续从东莞转移产能。转移到越南、泰国、印度等国家。

甚至人有苦笑道,辛辛苦苦一辈子,不如在资本市场讲个小故事。

熊伟先生认为,首先不用过于担忧中国制造业外流,因为外流的都是中低端的产能,留下来的制造业抓住“供给侧改革”的政策机会,以及物联网快速发展的东风,将收获带来第三次技术革命的红利

产业互联网的突围与生态

过去5年,传统行业B2B异军突起,出现了找钢网科通芯城,中农网,实现了交易线上化。

未来10年,产业互联网深耕细作,将颠覆传统价值创造,出现垂直细分领域的BAT。

平台战略

平台化的业务价值定义是连接供方和需方。

消费互联网是“互联网+”,是基于虚拟的互联网创业,更多是决策逻辑简单、标准化的服务,容易形成寡头,一旦形成平台是千亿、万亿级的,这种残酷的创业法则撕杀到最后,就是赢家通吃、一家独大,比如社交现在就剩腾讯,出行现在就是滴滴。

产业互联网是“+互联网,很难做到赢家通吃,2B的小平台不容易形成寡头,一是细分领域比较垂直;二是选择合作平台的决策因素更多、决策机制相对复杂,比如商务关系的公关、人脉资源的整合,促使B端选择倾向不同,每一个领域都可能会诞生一个小巨人。

经济学的原理是从分散到集中,一开始的创新都是分散的,当一个垂直细分的B2B平台做成功后,就会横向延伸形成生态,但能延伸多大要看这个平台的实力。

供应链变革

1)互联网定制倒逼供应链优化

C2B颠覆传统制造业供应链,开创互联网定制模式。C2B模式实现的根本在于以互联网为基础,建立以用户为中心的互联网定制式敏捷供应链。C2B模式下的敏捷供应链对市场变化及用户需求变化的快速响应能力,比传统模式平均高近10倍。

C2F是从用户需求角度倒逼供应链优化,让传统工业时代的批量化生产,走向个性化、定制化、柔性化供应链为核心。C2F实现的是每个生产线上每个工位生产的产品都不一样,这就需要强大的供应链管理能力和智能生产能力。

2)供应链金融

数据金融提升金融供给端效率,供应链价值挖掘空间巨大,春晓资本何文认为,“在B2B平台+SaaS管理服务体系日趋完善的今天,国内中小企业的金融供给始终不足。通过企业运营数据挖掘,帮助企业授信,最终提供金融服务很有意义。”

组织人才变革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只适合移动互联网时代,不适合产业互联网时代。

苹果改变了整个智能手机的生态,后来的中华酷联,现在的VIVO、华为、小米和苹果一起推动了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发展,一个手机就解决人跟人的连接(社交)、人跟信息的连接(门户、搜索、移动互联网信息平台)、人跟物的连接(电商),手机信息化、智能化的解决消费互联网的瓶颈。很多创业者,特别是85后这些互联网原住民,他们不需要懂太多技术,但对手机的应用理解更契合,初期两三个人一个工作室,做个创意小游戏或移动互联网产品有上千万甚至上亿的流水。

而在改革开放初期,那批下海的人,也不需要懂太多技术,通过资源匮乏、信息不对称、只要有点资源、有点能力,敢闯敢拼就能赚得不少银两。那里更多是贸易的形态,所以很多销售型的领导创业容易成功。

消费互联网创业团队三宝:腾迅的产品+百度的技术+阿里的运营,就能拿到高估值。

产业互联网创业团队三宝:懂传统产业技术+懂供应链管理+懂互联网技术,才能笑得出来。

举个例子,ERP是工业时代软件的支撑核心,是金字塔的管理模式和组织架构,自上而下的控制型指令,信息化管理需达到降本提效的目的,但封闭的管理很少与供应商、客户交互,在这个产业互联网时代就不适用了,我们上面讲了C2F的供应链优化必须建立在用户充分沟通及供应商的充分配合上,这个信息化的管理就不能仅限于内部流程优化,所以这个团队,必须有人很懂产业的技术、生产流程、IT技术、供应链管理,门槛之高不是移动互联网时代会玩创意、懂用户心理就可以进入的行业。

而且,转型过程中的新旧组织变革,传统和互联网人才基因和文化的融合,也是一个难题。

数据重构产业

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为代表的数字技术崛起,企业本身已处于数字化经济。数字化的结果就是数据,数据是整个产业互联网的核心,用新兴的技术提升传统产业的运作效率和产业价值。

对于传统制造业来说,企业的数字化转型,一是产品的提升,二是营销模式的转型,三是用户连接的运营,还有就是用数据优化、迭代创新决策。

需要思考的是,传统制造业如何利用IT系统管理流程环节、互联网技术建立新的用户连接、如何建立由大数据驱动的产业链模式、制造业上云的路径和切入点、传统制造到智能制造的数字化转型策略、传统产业如何用大数据为自己赋能?

银行业将大大降低商业价值

银行的本质是金融中介,是一个交易平台,通过撮合存款方和借款方的双向交易赚取信息不对称的借贷利息,更是一个封闭的金融体系,当产业互联网的大数据实现信息化后,当政策允许是不是可以申请一个“产业银行”,B2B在里面可以完成借贷,不需要再跪求银行。

前2年臭名远扬的P2P出现问题,是因为基础设施不够、即时全封闭的数据不存在,导致很多人有虚假信息,而产业互联网的建设是可以解决这些问题,想象空间巨大。

产业互联网的风口和坑口

我们看到的风口

虽然,互联网在产业领域的拓展尚属于初步阶段,但是市场巨大。

巨大的市场需求,造就了产业互联网发展的无限机遇。未来20年,消费互联网的增长将逐渐放缓,产业互联网将异军突起,创造下一个辉煌。

国外的B2B和B2C的市值是1:1的,如SAP、Saleforce、Oracle、Wordkey都是非常知名的B2B企业,而中国上市公司阿里、百度、腾讯、京东、小米都是B2C的,中国的B2B市场蕴含巨大的商业机会!

我们要避开的坑口

第一个坑:唯技术论、概念化

中国很多工厂还没有实现工业3.0,甚至工业2.0都没有达到,就拼命鼓吹工业4.0。

1.0 电气化、机械化;2.0 是自动化;3.0叫信息化;4.0才叫智能化。

工业4.0是德国引入的一个概念,德国是高端制造者;而工业互联网是美国人提出的东西,美国有很多高科技的酷炫技术,但美国产品很多都傻大粗笨,还不如日本的精美细致。

不是高大上的技术都好用,立足于当下,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第二个坑:盲目求快

B2B的时间不像B2C,你快我一天或者快我几个月,你就永远快。

B2B是一个深耕细作,漫长的演进过程,短期通吃不了,切勿盲目追求快。

不要用移动互联网的脑袋思考产业互联网的未来。

第三个坑:太嫩不要玩

产业互联网是一个进入门槛极高的行业,没有过硬的翅膀,站在风口上也飞不起来。

对团队的技术要求很高、对资源要求很高、对资金要求也很高。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