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工业4.0遇到SaaS+AR,云中控如何让设备与服务商互联?

海洋 拓扑社 2017-04-28 09:14:33

“中国的工业,其实比我们想象中的要发达。很多人说中国工业还停留在2.0时代,但实际上中国只是有一部分设备还停留在2.0时代,相应地已经有相当一部分设备进入了工业3.0时代。”中科云创的创始人周北川如是说。“如果说2.0是机械取代人工,那么3.0就是机械自动化,而以物联网和互联网为特征的工业4.0时代已经到来。”

1

中国的工业4.0有一个重要特征便是设备数据与互联网的结合,SCADA(数据采集及监控系统)在国内的电力、冶金、石油化工、燃气、铁路等行业都已经遍地开花。那么,要怎么让设备数据创造更大价值呢?中科云创正在给出一个解决方案:利用移动互联网、AR和人工智能等技术,提高设备的监控、检修效率,用大数据为设备提供故障诊断和预测能力,简而言之,就是让每一台设备都能即时地与设备服务商连接起来,可随时监控、随时检修、避免出错、降低故障率。

这样做的意义在哪?周北川给出了GE的一组数据:GE在工业大数据这本书中提到,通过远程监控,工业设备有75%的故障可以远程诊断,甚至高达41%的故障可以远程解决。“设备故障检修最耗时间的环节其实是在路上,远程诊断和解决能够大幅度降低交通带来的时间成本,原来可能六天搞定一个case,现在一天可能搞定10个。”目前,中科云创旗下的移动企业设备管理SaaS平台”云中控“已经正式投入运营,将设备的远程管理能力提供给设备的厂商、经销商和第三方服务商。

SaaS+SDACA+AR=数据协同的闭环

看上去,云中控体现的功能模块非常复杂,涵盖了软硬件多种技术,但云中控的产品逻辑其实相对还是比较简单的:通过SCADA从设备的传感器中采集数据,然后通过自主研发的数据传输协议将数据传到SaaS平台上,再通过平台进行处理分析,最终得出结论。当发现需要检修的设备时,工程师就可以根据数据结果,进行远程诊断和处理,当设备需要上门维修时,工程师也可以提前准备好需要的维修工具和零件,防止因为诊断失误而消耗在来回路上的时间和人力成本。通过AR技术与云中控中的数据相结合,几乎任何人稍加培训便可完成专业设备的巡检工作,技术专家还可以远程指导现场的初级工程师完成复杂操作。

要走通这个过程,中科云创需要理清很多技术难点:

首先是SCADA模块。很多工业设备上的SCADA软件售价达数千元,而中科云创自主研发的SCADA软件——“BOLOMi”则是免费提供给客户,与SaaS系统一起运行。BOLOMi负责将设备传感器中的数据采集起来,并进行维护、整理和分发,能够适应不同的工业体系和协议标准,这就要求BOLOMi适配不同工业设备的驱动,同时这些设备的驱动也需要相对应的协议去对接,需要积累足量的设备驱动软件,因此专业性和技术难度都非常大。

穿云是连接客户SCADA软件和云中控SaaS平台的“管道”,利用3G/4G或其他有线和无线网络,将客户的数据传输到云中控的SaaS平台上。首先,穿云的成功部署意味着需要实现多设备之间的负载均衡,同时要有断点续传的能力,在断点续传的时候,如何防止内存溢出等都是穿云在设计时需要考虑到的问题,此外,数据的加密、压缩和防失真、不丢包等问题都需要一点点打磨。

SaaS产品端的设计同样也不轻松,这里的问题更多在于需要把产品的逻辑想清楚,比如怎样把基于SaaS的管理系统做成大数据平台、要不要做成多租户、从关系型数据库到时序数据库的升级等等。

周北川此前是微软的项目总监,从事多年的大型软件定制开发,同时也有着多年的企业售后服务经验,对维修和维护体系流程非常熟悉,但纵然有一位技术出身的创始人,中科云创的产品到现在为止也打磨了两年,MVP更是做了一年之久。但现在,中科云创的产品已经完成了十多个行业的行业化,在配电房的智能化监控以及高速公路设备监控上均已作出落地案例:中科云创与配电房行业的工程公司已经成立合资公司,并预计在今年开始盈利,中关村智造大街的配电房就是其智能化远程运维服务的成功案例;在高速路电子设备监控领域,成安渝高速公路上的设备包括情报板、台秤等也已经采用了云中控作为设备管理平台。

第一阶段是工业信息化平台,对慢生意有准备

“工业的SaaS和商业的SaaS不同,从思维上和信息化水平上,都跟商业的差得太远。”在周北川的预想中,云中控首先是一个工业互联网或工业大数据的平台,“我们想做的是工业的大数据的入口,因此希望做大量的数据积累,未来这个平台可能还会有二手设备交易、融资租赁和保险的金融服务,还有设备抢修的众包模式等等,但这些都是后面的想象空间。”

现在的中科云创可以说是刚刚走出了半步,产品已经可以达到商用的程度,规模化能力还有待考察。但中科云创会不会成为一个好生意呢?

从市场环境上看,工业4.0在国内的广泛应用本身是一个极大的利好条件:工业SaaS可以说是一个蓝海市场,容量大,而且设备和基础设施正在不断完善,为上层的SaaS系统接入做好了相应的准备;其次,需求明确,而且国外已经有GE的案例验证;第三,跨行业难度小,相对地商业模式的天花板就比较高,周北川表示,此前中科云创只想过要做塑料机械和数控机床等两个行业,但随着市场的推进,迅速扩展到机器人机械手臂、医院制氧车间等十一个行业;第四,中科云创有多层次、可持续的收费模式,既包括初装的硬件收费和定制收费,也包括SaaS系统的年服务费,根据周北川给出的数字,目前云中控的客单价在二十几万到几百万不等,目前云中控的客户主要为三类,设备制造商、设备经销商和第三方设备检修商,这些客户会采购云中控软件,也可以和中科云创成立合资公司,共同进行销售;第五,中科云创的团队配置是”软件+工业“双团队,经过近两年的共事,团队已经走出磨合期,销售合伙人吴忠民是德国巴鲁斯公司的前中国区副总裁,将公司销售额实现了从零到2亿的增长。

此外,中科云创也在今年2月成功入选微软加速器第九期,在一些工业细分领域中,中科云创得以接触到微软的客户资源,将Azure云的演示环境和云中控进行对接;同时,在微软加速器的背书下,中科云创在融资方面也不断得到正面反馈。

但毫无疑问的是,中科云创在商业化和融资上仍是”hard模式“,工业场景下的商业化往往销售周期较长,同时投资得到回报的周期也较普通互联网项目更长,因此选择中短期的投资基金并不太合适,无形中缩小了可选的投资机构范围。周北川表示做好了准备而且不后悔:”虽然做工业信息化是一条很长的道路,但我们更想对中国的实体经济做点事情。“据周北川透露,目前公司已经完成Pre-A轮融资,正准备进行A轮融资。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