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2B产业互联网:腾讯与阿里巴巴的未来战场

杨明波 2017-05-08 14:34:27

blob.png

腾讯的即时通讯和阿里巴巴的电子商务原本是互补的,早期的马化腾并没想独树一帜,而是打算和马云的淘宝合作。但在只有第一没有第二的互联网丛林法则和马太效应的原则下,这种看好的姻缘并没有谈成,转而探索各自的“弱项”:阿里巴巴开始做即时通讯,腾讯开始琢磨电子商务。

2005年9月12日,腾讯推出C2C平台-拍拍网,腾讯与阿里巴巴开始正式在电子商务领域的展开了角逐。虽然腾讯最终未能在电子商务领域创造奇迹,却促使阿里巴巴建立了电子商务霸主地位,2014年“双十一”,阿里巴巴全天交易额高达571亿元。

2014年3月10日,京东集团和腾讯宣布建立合作伙伴关系,腾讯以2.15亿美元收购京东3.5亿股份,占据京东上市前普通股份的15%。并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腾讯将向京东提供微信和手机QQ客户端一级入置及其他主要平台的支持,帮助京东在电商领域开拓新的市场,并在支付领域开展进一步合作,从而提升用户的网购体验。

虽然腾讯时代的拍拍没有取得预期效果,不过在京东和腾讯联手之后,腾讯和阿里巴巴的电商领域的角逐依然在书写着新的神话。时至今日,这两大互联网巨头依然“数字经济”更多领域展开角逐。

B2B时代新的蓝海  

blob.png

在泛电商时代,传统B2C、C2C模式存在已久的低价文化、恶性竞争、假货横行等行业痛点,在消费升级(消费者追求品质、性价比、个性化需求,更关注食品安全等)的背景下,实施转型显得尤为重要。

腾讯与阿里巴巴相继提出互联网+、五新理论的概念,正在试图改变互联网与工业制造生态,打通供应-生产-消费环节(B2B2C)。这些意义并非简单的在B2B领域获得更多新的商业机会,更重要的是打通B2B与B2C,建立新的消费形态下的制造与商业融合的“数字经济”生态。

回归制造业,B2B产业互联网促进产业升级  

blob.png

在传统制造业,稳定、高效的生产是满足市场变化的核心,这要求制造系统需要保持高效物料流动和设备可靠性保障,在影响生产效率和质量的五个(人(人员)、机(设备)、料(物料)、法(工艺、方法)、环(环境)因素中,设备和物料受外部供应链的影响是最大的,建立MRO工业互联网、产品供应链互联网,作为B2B产业互联网的着力点,将有效地降低库存(保证现金流)、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运营费用,是当前制造业急需需要解决的难点。

在此基础上,形成B2B产业互联网,将当前互联网许多元素映射到B2B领域,进而推动制造业人、机、料、法、环的全环节提升,以推动以消费为拉动的C2M定制时代。

重视需求、决策和购买的协调,是打开B2B产业互联网的入口

blob.png

制造业转型升级,亟需解决的是高效的价值服务和工业物料供应,而在实际交易却非常难以操作。主要原因是组织决策的需求者、决策者和实施购买的并不是同一个角色,在实际中,甚至我们无法找到准确的决策者是谁,这与C端电子商务中所面向的个人消费者的角色统一有着非常大的差异。

鉴于此,目前的B2B电商应用更多是以“搜”字辈和“找”字辈为主,这种方式是基于用户有非常明确的需求,通过搜索匹配到产品和服务,实际交易时,依然需要内部决策流程来支持,无论是时效性和成交规模都无法有效突破。

尽管如此,制造业在这些产品和服务上依然是刚需,与个人消费者非理性消费不同的是,组织有着明确的价值诉求,组织所涉及到的有效产出(质量、生产效率、准交率)、运营费用、库存(影响现金流)的相关指标是制约组织盈利的核心关注。通过数字化工厂(数字生产、数字运维等)相关应用,实施数据分析与决策,在需求、决策和购买环节形成统一的数据链,将有助于及时发现和挖掘用户迫切和隐性需求,形成以用户价值需求为目标、通过大数据智能匹配服务与产品,实现规模化定制,是打开B2B产业互联网的入口。

blob.png

另一个重要的因素,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个人终端已普及到几乎每一个消费者,也包括制造企业的每一个角色。能够占据社交与沟通的入口,成为引领移动互联网的决定因素。其中以阿里钉钉主打的团队沟通和微信主打的个人社交最为突出。在B2B产业互联网时代,产生有效的交易,必然需要用户角色(人是产生交易驱动者)和决策系统结合起来,当这些高频应用的入口最终是数字化工厂结合起来时,对于整个B2B生态将起到关键的连接和撬动作用(详细的逻辑,请参照机械工业出版社《数字化工厂+工业维修服务体系》一书)。

阿里与腾讯在B2B产业互联网领域的未来竞争,最终将取决于谁能成为连接互联网+制造,成为B2B产业互联网“数字经济”的高地。

展望B2B产业互联网蓝图  

制造业转型也是全球竞争的高地,中国在互联网技术的领先,将促进消费互联网向B2B产业互联网的转移,这种改变不仅是在电子商务交易环节,伴随制造业在人、机、料、法、环的需求的深度挖掘和满足提升,最终将建立基于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与消费互联网协调的智慧产业生态。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