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驶入供应链金融,是“吃肉”还是“喝汤”?

供应链金融 2017-05-19 10:27:10

01 供应链金融行业的发展现状 

供应链金融的意义在于它创造了一种多赢的局面,通过供应链金融,核心企业可以缓解资金压力,上下游企业可以解决资金流动性问题,银行和保理也可以获得风险相对可控的资产。

1、什么是供应链金融

供应链金融,包含两个信用的故事,一个是商业信用,在供应链中,核心企业比较强势,他会占用上游供应商的货物,同时占用下游分销商的钱款;另一个是金融信用,之前上下游的中小企业很难融资,但是现在他们虽然没有传统机构看中的抵押品,但是他们拥有核心企业的应收账款、与核心企业的往来流水。所以通过这两个故事,供应链金融就可以解决这样一个问题,他将核心企业的强信用分享给不那么强的上下游中小企业,从而降低了信息的不对称,把风险从单个企业的不可控转移到了这个整体链条上。

供应链金融的意义在于它创造了一种多赢的局面,首先,核心企业通过供应链金融可以缓解自己的资金压力,同时稳定自己的销路和货源;其次,上下游的中小企业通过供应链金融可以解决资金流动性的问题;此外,银行和保理也可以获得风险相对可控的资产。供应链金融在插上互联网的翅膀之后,更加能够突破时空的限制,形成一个规模经济效应。

2、供应链金融的分类

从不同的维度划分,供应链金融有不同的分类。根据融资方的不同,供应链金融分为供应商融资和购货方融资;根据融资方式的不同,分为应收账款的融资、存货质押融资及预付款融资等类型。我们今天要讨论的是按场内玩家的不同,供应链金融分为电商主导、ERP服务商主导、银行主导、P2P主导。

电商主导供应链金融的逻辑,是电商本身就是一种产业链上的核心企业,但是电商主导的供应链金融受到不少人质疑,一方面是他们既挣上下游商业上的钱又挣金融上的钱,有一种道德上的困惑;另一方面是他们是否能够做好所在链条以外的行业。

ERP服务商主导的供应链金融是做一个平台,一方面连接核心企业的经营数据,另一方面对接银行等资金方,然后撮合双方成交。

在银行和P2P主导的供应链金融中,银行和P2P的角色都是资金的提供方,一部分银行目前有向第二种模式转型的倾向;而P2P在主导供应链金融时,相比银行主导会面临资金成本高、资金限额、债券和收益权转让等一系列问题。

02 供应链金融的垂直化突围

供应链金融的核心是互联网+产业+金融平台,一个成功的供应链金融企业,应该做到全流程可视、大数据可控、产业链聚合、生态圈开放。

中国的供应链金融发展经历了三个模式,1.0时期是“1+N”模式,最早是由银行的子公司如深发展、核心企业以及一些转型的ERP如用友、汉德为主导,对接核心企业及其上下游企业和物流服务商,实时掌握供应链中企业的经营情况,从来控制融资风险。2.0时期是“互联网+”模式,通过互联网技术深度介入,打造一个综合性的服务平台代替核心企业来给中小企业提供信用支持。供应链金融也向更垂直细分,更精准更专业的方向发展。电商模式(苏宁,京东),行业咨讯(上海钢联),信息化服务提供商(汉得),供应链服务提供商(怡亚通),核心企业(海尔、瑞茂通),3.0时期的特点是生态化,供应链金融趋向产融结合的平台化和生态化方向发展。不再是单向流动的价值链,而是跨产业跨区域跨部门,与政府、行业协会、产业资本等各方广结联盟,使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创建金融生态系统,平台是价值的整合者,是多边群体的连接者,更是多方共赢的新型商业生态系统。在“互联网+”以外,再加入产业,也就是今天分享的主题——互联网+产业+金融。

一个供应链金融企业能够发展到哪一步,有六个方面的要素至关重要:

1. 首先是物流,没有坚实的供应链,供应链金融只能是空中楼阁,所以物流是第一大要素;

2. 其次是数据,基于数据整合、数据分析后的供应链金融才具备真正意义上的因地制宜和风险可控;

3. 第三是合适的资金支持,供应链金融的本质离不开资金本身,合适的资金支持才能将整个生态体系盘活;

4. 第四是健全的信息系统,生态圈的建立不仅仅是独乐乐,而是高效协同、多方共赢的众乐乐,那如何将生态圈中不同的主体“捆绑”在一起呢?只有信息系统才能做到;

5. 第五是多产业链的整合,从产业上下游单个的点到整个产业链的线,再到多产业链的面,生态圈未来发展的趋势必然是多产业链化;

6. 最后一点是公司战略支撑,生态圈的建立基于其中各个主体的意识开放,他们各自在生态圈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当物流、资金流、信息流、贸易流都能打通的时候,生态圈的作用就能得以体现了。

在新的供应链生态格局里,通过这里一系列的数据,我们可以体会到巨大的市场发展空间。在供给侧改革的大背景之下,主要产业全面升级转型,新格局新供应链生态陆续诞生,市场规模井喷爆发,2015年底供应链市场规模已达11.97万亿元,预计2025年国内供应链市场规模将达到36万亿。

目前,国内的供应链金融还是有很大市场的,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超过20%,而大型企业只有不到7%;国内的物流成本要比发达国家高出10%-15%;同时我国的ICT指数(信息化投入占收入的比重)要落后发达国家3到4个点。

从国内的供应链三个基本元素来看,金融方面融资成本仍具有覆盖空间,物流成本方面有较大的优化空间,信息化方面存在巨量成长空间

海平线是海航集团供应链金融的一个实践,海平线的商业模式分为五个层次,第一层是产业链,不论是核心企业还是上下游企业,都是产业链的一环,以前经常提N+1+N,那么现在海平线把它拓展成N+1+N+1+N,可以根据产业链进行延伸,海平线能够给企业提供什么服务,与与他在产业链中扮演的角色有关;第二层是物流层,我们为产业链上中下游打通集订单、仓、运、配于一体的供应链管理服务在第三层,海平线提供全套的SaaS化贸易管理平台,满足产业链对供应链的全程可视化管理需求;第四层是资金层,包括供应链金融服务、支付、金融科技,我们以金融科技为手段、以支付结算为工具为产业链提供供应链金融服务。;第五层的大数据服务是整个金融平台的核心,分为供应链征信和大数据风控,海平线可以针对系统上的贸易数据、物流数据、支付数据等进行数据分析,为我们的金融服务提供供应链征信以及大数据风控,通过对资产端的整合,同时引入保险、担保等第三方服务机构,我们可以平台用户提供多样化的资金服务,我们通过对行业的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整合,为用户提供全方位的供应链生态服务。这样就形成一个完整的闭环,所以重回到主题,不做产业的话,供应链金融的数据从哪里来。

第三方机构要做供应链金融,需要沉到一个行业里,如果没有实体或供应链背景的话很难做,而选择一个细分行业的依据是判断这个行业的存量资产是否足够大,和通过技术手段获得数据的难易程度。

从自身的经历和经验来看,第三方机构如果没有实体或者供应链的背景,只能通过间接的手段来控制金融资产的风险,那从事供应链金融还是比较难的,机构能有效的限制客户交易完成的过程、提高违约成本的手段不多。如果企业内部只有金融的人,对行业不了解,企业会吃亏,而如果以熟悉行业的人为主导,在风险控制环节,内部分歧会很大,金融从业者对的风险认知和行业从业者之间天然有一个落差,这也是为什么很多金融机构无法下沉进入一个行业的原因。沉到一个行业里面做供应链金融,对企业控制风险和熟悉行业都会有帮助,举个例子,很多人都会关注应收账款这类金融属性更强的资产,但供应链中还有很多其他资产,最常见的就是货物,当你深入一个行业,处置渠道也会随之丰富,资产回收或变现的途径增多。同时深入一个行业后,对于风险的识别能力也是自然而然显著提高的。

中小企业是没有很多的融资途径的,土地、厂房已经抵押、企业债也发过了,只能找账款了。而且应收账款也只是供应链金融里面很小的一端,而订单、仓储才是这里面的大头。目前市面上做的比较好的,无非就是一些大宗商品的B2B平台,做这个行业的原因是这个行业里面有需求的存量资产足够大,这是一片蓝海,有做的空间。供应链这几年特别火,是因为市面上大家已经开始关注到了这块的资产,而且这块蛋糕足够大家来分,有足够的想象空间。

贸易类和服务类的领域是最便于数据化掌握的,也最容易通过技术手段降低成本、获取大量资产。而线下真正的实体企业,大部分做不到数据化,与会嘉宾提到的物联网数据手机,现阶段也是很难推广开的,因此做这些企业的互联网供应链金融还不太合适,但是这些行业也有大量的资产等待开发,他们也有大量的融资需求,随着监管的趋严,给了我们很好的开展业务的机会。

每一个行业的核心点是不一样的,所以供应链金融才会有垂直化趋势;传统银行介入不深的行业会有供应链金融的大机会。

供应链金融出现垂直化的趋势是因为每个行业的特性不一样。举例来讲,汽车零配件行业资产很重要,它的核心是资产以及资产处置的能力;而对于餐饮行业来说,它的核心是要看流水的贴现。此外,每个行业、每个团队的核心能力也不同,如果有能匹配到这个行业的资源或经验,那对这个行业的业务开展是有很大帮助的。我们认为,能扎根在一个行业就能把它做的很大。

之前传统银行有很多不愿意做的东西,而互联网金融能够帮助银行把这些事做了,例如征信、资产处置、仓储物流系统等,这就是互联网金融火热的原因以及未来的机会。如果对于一个行业,银行在里面碰的不深,传统金融的渗透率差如餐饮、汽配,那供应链金融还是有很多机会的。

行业的成长性和信息化程度是一个很重要的标准,如果进入了一个每年百分之几十成长的、同时信息化的程度足够高的行业,在这个行业我们短期内获得一定收入或高速成长的可能性就越大。也越容易快速建立起自己的优势。

现在做供应链金融,选对行业很重要。在资本方看来,一定要选择成长性比较好的行业,现在如果再去选择每年整体成长平稳自身年投资回报率只有6%的传统企业,一方面会面临传统机构的竞争,一方面自身的成长性也会受到限制,资本方会觉得不那么性感;如果进入了一个高速成长的、同时信息化的程度足够高的行业,一方面在做规模化标准化的资产制造过程中可以获得更多的风险定价的数据,同时我们能在这个行业短期内获得一定超额收入和高速成长的可能性就越大。也许这个行业慢慢也会走进平稳期甚至是衰退期,但在这个过程中,企业形成了成熟的方法论、形成了良好的风险定价能力,同时通过这个行业获得了足够低的资金成本,那么将来进入新的行业时,与行业专家产业经验结合做风控,竞争的优势更加巨大。

03 供应链金融的技术供给

供应链金融的下半场是产融结合、效率致胜,核心理念是用技术降低企业的成本,提高合作方资产的周转速度。

1、供应链金融的现状

供应链金融能够发展到今天,货币供应是一个很大的原因,货币的绝对量还比较大,但是增速在减少,企业必须精耕细作,重视资金的周转速度,这是由外部环境发展所致。同时,市场上整体的供应环境发生变化,以钢为例,去年一年钢材的供应富裕1亿吨以上,有12%的钢生产出来要么出口要么被闲置,给业界造成了很大的压力。不仅钢铁,玻璃、石化产业都出现了这个情况,也从侧面解释了为什么供应链金融有这么大市场空间。此外,从金融内部来看,原有的金融控制风险已经失效。第一,核心企业的风险在加大;第二,信贷损失分布的厚尾现象越来越明显,出现大额巨量损失的可能性会增加;第三,VAR值基本失效。

2、新供应链金融的实现

供应链风险是产业风险和金融风险的叠加,而且供应链的主要风险是来自于产业,而不是金融。供应链金融的风险与传统的金融风险的来源不同,所以必然会导致有新的手段出现,我们也会引入新的不同于银行的评估技术。

传统的银行贷款所需要的财务报表、资产价值等,互联网没法提供,而通过最新的技术手段,我们可以获取企业的静态地址、动态地址、网络行为以及交易数据等更多全景的信息。我们现在对数据采用的是全场景的交叉验证而不是区块链,是因为不同数据的质量有差别,数据之间现在仍需要人工加上不同的权重。

举一个玻璃企业的案例说明一下如何使用数据来控制供应链金融的风险。由于玻璃行业的不景气,这家行业前三玻璃企业的下游客户融资非常困难,没有钱周转和更新设备,而下游的不景气也导致这个企业的业务开拓乏力、利润下降。雁阵科技所做的事就是,把采集数据的点布置在切割设备的微处理器上,能够采集玻璃生产和切割的过程中的各类数据,通过这个手段,我们能够区分出A、B、C这几家企业谁的状况更好,会给相对状况更好的企业一个授信。从这个案例中,能够反映出我们的理念是,为企业客户提供产品和支撑服务,这个的基础来自于数据端,而不是来自企业或担保。总结起来,我们是通过数据,给好的企业他们所需要的资金,而这个资金成本,来自于周转效率的提高带来的增量收益的分成。

速度来自于效率,数据有三个效率:数据采集、数据分析、数据决策。实时通信能够有效提高数据采集的效率,我们从产业流程中获取数据,能提高数据的造假成本,也能提高数据采集的时效性。数据分析解决的是低频数据和高频数据不同处理的问题。数据决策是采用场景化的决策,低频数据用于数据验真,高频数据用来挖掘经济学的价值。

供应链要做的是三件事情,第一是产融一体化,这里是指数据端的一体化而不是资金和投入的一体化,产业融资要紧密的配合,而且数据来自业务产生的过程而不是报送;第二是支付信用化,要解决资金方的盈利的空间;第三是信用数据化,信用要通过数据表达,供应链里面最核心的是交易的真实性。

针对不同产业,我们有标准化的接口,针对不同行业的接口在业务端会有差别。在处理客户内部数据是否愿意暴露的问题上,我们有三个解决步骤,一是采用SaaS服务,竞品之间的数据不互通;二是签署保密协议;三是只建贷款客户的数据,前期的数据是脱敏的。

04 供应链金融的投资机会

银行与互联网机构最大的不同在于银行是从横向的角度去看企业,而互联网机构是从垂直视角。京东金融看一个行业,一方面是市场的规模有多大,另一方面就是信息化基础设施程度有多高。

京东金融是上海最大的一家保理公司,和同行做的不太一样的地方在于,我们一开始是源自商城的一套体系,借助了商城的信息基础设施和自动化物流体系,我们的方法论更多的是基于数据本身作出判断,训练出来的模型无论是信用类还是保理类都是来自于这块,因此,京东金融在看不同的产业的时候,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判定条件是产业方自身的信息化程度有多高。

举例来说,京东金融目前在看汽车。我们发现,几个大的汽车合资厂从一开始引进的时候,大部分企业都能做到GIT(全球信息技术),我们去看了吉利和沃尔沃的项目,在吉利收购沃尔沃以后,很大程度上被沃尔沃影响,沃尔沃国产化之后,吉利的整个前端供应链管理、配送以及交易规则还是沿用沃尔沃之前的方式,使得合并后整个集团的效率提升很高,这些是其他国产汽车所做不到的。信息化程度高是我们做金融生意的前置性条件,汽车行业首先有一个很大的市场,其次有非常好的基础设施,所以其中的机会非常多,非常适合做三方金融机构的供应链金融生意。

每个产业都是高度垂直的,京东是做零售起家,但是如果去到汽车、医药的话,基本是和其他企业在一个起跑线,唯一的区别是说大家怎么看待基础设施的价值。银行跟互联网机构或是产业机构最大的区别在于,银行看企业是横向的,南航和中铁在银行的眼里没有什么区别,但是对于产业机构来说就完全是两个不同的行业,所以两者的产业风控节点是不一样的。银行会先看抵押物,然后看信用,在这一步就会把大部分中小企业隔绝掉。现在对我们来讲,是希望用现有的资本金,去把垂直的模型跑出来。长期来看的话,我们是希望用一些实证的方法,从某种程度上修正银行的看法。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