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信二手车的直购业务生意与优信拍B2B业务的博弈

胡祥宝 2017-07-14 07:54:00

不久前,推出了可以在全国比价的“全国直购”业务。在二手车B2C模式下,优信与车商的绑定使得用户会天然的认为优信平台上二手车的车价格更高一些,因此,“全国比价”业务是优信在价格层面争取用户的重要举措。同时,为了实现全国直购业务,优信更投入了重金将要自建物流体系。

“比价”这种业务在2005年左右的中国互联网非常盛行,这种商业模式打破了中国区域间的价格差价,甚至让各个区域内的差价消失,但这种比价模式更多应用在标准品上,对于二手车这种非标品真的适用吗?如果这种模式真的行得通,势必会打破中国二手车市场一直存在的差价,那以区域差价为基础的优信的B2B拍卖模式还怎么玩?

1、眼见不到难为实的二手车,用户能获得收益吗?

优信全新推出的服务针对的是异地购车的C端用户——“优信二手车平台消费者可不受地域限制,享受零负担、一站式的跨区域购车服务。”

简而言之,用户可以在网络上通过图片或者未来的AR看车选择一台低于本地价格的外地二手车,一旦看中,优信会提供物流服务,将车辆送货上门,优信提供的是一份优信认证,然而,这真的能让普通消费者放心地签下数万乃至数十万的购买合同吗?

在全国范围内,由于地域不同,路况不同,市场供求情况的不同,车况类似的的两台二手车确存在着一定的价差,但这种差价大到让中国老百姓放弃当面看车,试试车就购买一辆非标二手车了吗?毕竟是大宗交易,即便是标准的新车,中国的消费者都会要亲自去4s店试试车才会决定买。

优信认证真的能带给用户百分百的保障吗?

近日爆出的优信二手车把买家逼得轻生才给解决问题的新闻,让优信给出的30天包退车的承诺化为泡影,关于优信退车难的事件充斥着网络,不少在优信平台上购买二手车的用户遭遇到了车商和优信平台的推诿,事故车的问题无人负责。连接车商和用户间的优信,本质上并不具有对车商的有效控制力,对于车商来说,优信的主要价值是诸多“导流平台”之一。因此,优信是无法真正意义上控制车商不卖事故车,或者为事故车承担责任。

2、左右互搏,跟原有业务抢生意

自从竞争对手车易拍出现了公司层面的问题后一蹶不振,优信旗下的优信拍就成为了二手车行业里B2B业务的老大。尽管坊间传闻优信拍因为业绩和估值等问题2016年下半年借壳上市失败,不过据优信公开传播信息显示,B2B业务是目前优信集团唯一盈利的项目。

然而,优信拍未来业务的盈利却很可能因为优信二手车的全国直购带来的业务重叠受到波及;优信也很可能会陷入内部业务线之间左右互搏的矛盾。

目前,二手车行业内B2B业务的主要模式一方面是将分散的车源集中到车商手中,另一方面是因为区域间的差价,将区域价格低的车流转到价格高的地区,使得这项业务才具有极大的利润空间。

一旦优信新推出的“全国直购”大规模推广,二手车车价偏高区域的消费者可以直接到网购平台上选购车价偏低城市的二手车,原来靠区域差价生存的车商成为了没有差价可赚的“中间商”。

还有一种可能是,没有能力到一线城市通过B2B平台拍车的车商,也可以直接到B2C平台上跟消费者抢夺优质车源,这样就会出现一线城市的优质车源被中小车商抢走、消费者在平台上买不到优质低价二手车的情况。

以优信集团一贯以来倚重车商的整体规划布局,应该没理由推出什么严厉措施打击车商在优信二手车平台上异地串货的措施,而更多的会放任车商在平台上和消费者抢夺车源的行为。由此,很可能这个“全国直购”平台其实对C端用户应该没有什么真实的价值,消费者不仅抢不到便宜的车,而且能够买到的也都是被车商筛过一遍的、可能存在问题的低性价比二手车。

长此以往,不仅会出现B2B业务和B2C业务左右互搏的情况,高价低质的问题车造成的投诉频发,也会使得平台在消费者中的口碑更加恶劣。

3、新业务只能面向高档车市场,8%的空间极为有限

按照优信的说法,“全国直购”和“全国比价”将“打破地域限制,实现全国优选全国比价,消费者的选购空间将呈几何级增长。在选购过程中,车况、物流、价格一目了然,实现远程议价,0差价购车”,然而事实是这样吗?以下是优信全国直购的收费标准

我们以西南地区二手车交易比较活跃的成都为例,两辆车况几乎相同的大众捷达2015年款1.6自动挡二手车分别位于成都和1600多公里以外的廊坊,标价分别是9.50万元和9.46万元。

如果在成都的用户选择异地购车,车价方面的确可以便宜几百元,然而按照优信所提供的服务费标准来计算,所需要收缴的佣金、过户费、物流费等总价超过7000元。

物流费:从廊坊到成都约1600公里,物流费共计3200元;

服务佣金:车价的3%,9.46万X3%=2838,按照最低3000元标准;

过户办理费:1000元。

在不选择贷款的前提下,共计7200元。

不难发现,在优信二手车平台的异地购车成本已经远远超过了异地二手车之间的差价。

据业内人士分析,对于目前的二手车市场来说,15万以下的车型异地差价并不明显,相反的,中高档汽车的异地二手车价格差异较大,也是异地购车的主要面向对象。

然而,根据艾瑞此前发布的一份二手车报告显示,2016年中国二手车电商平台上成交的二手车中, 15万以上的车型更是只有8.9%。

也就是说,优信在完成了5亿美元的融资之后,斥巨资打造的物流体系及异地购物平台,最终只能面向全国8%左右的二手车市场空间,同时,还要投入无法想象的资源去教育市场、去说服用户“相信二手车能放心地在线购买”,更要背负合作伙伴——诸多车商不规范的线下行为带来的投诉甚至法律诉讼,最后还要承受住新业务给其固有B2B业务带来的分流……不能不说,优信二手车这一步走的真是出奇艰辛。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