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仅是阿里、京东等互联网巨头争相涌入,一些线上企业也纷纷走到线下开便利店。区别于传统便利店,这些互联网企业,要么资金雄厚,要么靠独特的商业模式抢分市场,经过新一轮的市场搏杀,逐渐显露出几种相对清晰的发展模式。
便利店业态前所未有的火爆。
不仅是阿里、京东等互联网巨头争相涌入,一些线上企业也纷纷走到线下开店。区别于传统便利店,这些互联网企业,要么资金雄厚,要么靠独特的商业模式抢分市场,经过新一轮的市场搏杀,逐渐显露出几种相对清晰的发展模式。
当然,模式清晰,不代表好、也不代表能盈利。
《灵兽》总结认为,主要有三种模式:第一种,是以网上订货平台起家的B2B模式,逐渐扩展到线下,典型的代表为中商惠民等;第二种,是以O2O为核心的模式,以爱鲜蜂等为代表;第三种,是以线下开店汲取客户数据的类似于“盒马鲜生”的便利蜂。
中商惠民:解决小B痛点 从线上延伸到线下
成立于2013年的中商惠民虽然将自己定义为一家社区O2O公司,但其本质上,还是一家B2B的网上订货平台。
2016年9月,中商惠民完成了13亿元的B轮融资,为当年快消品行业融资额之最。
通过自营的供应链平台,中商惠民成为上游厂家和实体便利店之间的桥梁。
传统的快消品供应链渠道,一般从厂商到商店需要经过的中间环节有4-6个,每个环节都有3%-5%的利润。
中商惠民的出现去掉了商品流通的各中间环节,使商品能够从厂家经过中商惠民的平台,直接送达至小B。
当小B积累到一定量级以后,自营的供应链平台就可以采购更大量的商品,然后从上游厂家拿到更低的价格,加上取代的原来中间环节的费用,这就是其利润的主要来源之一。
而小B通过中商惠民的平台能够以相对优惠的价格订到更多种类的商品,而且又送货上门,何乐不为?
但中商惠民从采购到仓配到车全部都是自营,其运营模式较重。
目前,其在全国有40多个仓,平台上有1000台车,覆盖了全国55万家左右的小B端客户,有3000多家供应商。
因为这个消费品市场是万亿量级的,市场需求也更频繁、商品属性刚需、渠道分散。中商惠民做得就是以自营的供应链平台将这些传统渠道整合,并缩短供应流程。
同样,着眼于这个市场的,还有掌合天下、96订货网等。
只不过,中商惠民更近一步,将其服务的很多小B客户,挂上了“中商惠民”的牌子。所以,在全国很多地方,都能够看到“中商惠民”的便利店。但实际上,这些更多的是其服务的客户。
但中商惠民的短板也非常明显:一是运营模式较重,需要更多的资金和资源;二是以“挂牌”的形式向下拓展,其对被挂牌的便利店掌控能力较弱,一但出现问题,对其品牌影响力将会有较大伤害;三是,挂牌便利店的经营能力相对较弱,更多的都是夫妻老婆店挂上“中商惠民”的牌子,其本质上还是夫妻老婆店。换句话说,其经营能力、经营水平与传统连锁便利店诸如罗森、全家、好邻居等相比,根本不是一个量级,显得比较Low。或者说,算不上有什么经营能力。
当然,未来中商惠民是想以自营供应链的B2B平台为基础,并以其服务的社区便利店为载体,导入社区金融、民生服务等,成为一站式综合服务平台。
这种综合服务包括诸如收发快递、卖彩票等,金融业务包括给社区便利店店主、上游供应商提供小额贷等。
但目前,中商惠民还没有大踏步的涉足这些。
近日,年初就宣布战略合作的中商惠民与爱鲜蜂在杭州正式落地了一家爱鲜蜂便利店。中商惠民作为一个B2B企业,去真正涉足线下的举动是否是过去“饱受”对线下便利店掌控能力弱的原因呢?抑或是通过真正开便利店来实现其金融、保险、社区等综合服务平台的构想?
O2O模式:爱鲜蜂主打一小时达 大供应链、大物流为短板
爱鲜蜂可以算是O2O模式的先行者之一。
其于2014年5月上线,是一家以互联网为技术手段,基于移动终端定位的生鲜加强版的社区电商平台。专注于社区生鲜最后一公里配送,其产品也以生鲜为主,定位于年轻的白领。
当然,也可以将爱鲜蜂理解为是一家“掌上便利店”,主打1小时速达服务。其上线伊始,便在以北京等为主的几个城市火爆开来。
在一年多的时间里,爱鲜蜂曾拿到了4笔融资,其创新模式曾在社区O2O领域掀起一股热潮,是彼时的“网红”公司。
正是在爱鲜蜂火了之后,一米鲜、许鲜网等众多玩家相继追随入场,互联网巨头阿里巴巴、京东以及新美大等纷纷推出类似的便利店产品或者一小时两小时送达服务。
但遗憾的是其后劲不足,缺乏足够的资金支撑,在业内又曝出欠薪、裁员等风波,后在投资方的撮合下,最终被中商惠民战略投资并控股。
2月9日,O2O社区电商爱鲜蜂和国内社区电子商务服务提供商中商惠民正式公开发布消息,中商惠民完成对爱鲜蜂战略投资。
爱鲜蜂被消费者所青睐的最主要原因是快速、便利。
爱鲜蜂围绕商圈或者小区,与线下社区便利店建立合作,通过他们进行生鲜的配送工作,以达到一小时送达的目的。
这就要求必须有足够多的网点,同样,爱鲜蜂也着眼于夫妻老婆店,消费者在爱鲜蜂APP下单后,小店就承担了配送的工作。一个小时的时间,消费者购买的商品就会送上门来。
目前,爱鲜蜂又推出了30分钟送达的服务。
在爱鲜蜂的供应链条中,小店占据着足够重要的位置:小店既是出售产品的窗口,又是到店客流量的提供者,还是配送能力的承载者。
所以,爱鲜蜂必须有覆盖密度足够大、足够多的小店;同时又对小店有一定的掌控能力,这样才能够保证送达的时间。
当然,爱鲜蜂的短板也很明显,与中商惠民一样,都面临着对小店掌控能力弱的问题,其与小店更多的是“合作”关系。
同样,爱鲜蜂前期的推广和拓展,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其后续资金不足,才导致爆发出各种问题。创立初始,爱鲜蜂同样没有解决如何盈利的问题。
与传统的便利店相比,爱鲜蜂没有优秀的供应链和强势的大物流,这也是其掣肘的因素之一。
中商惠民的控股,对爱鲜蜂而言,可以补齐在大供应链、大物流端的短板。
近日,有媒体报道,爱鲜蜂已经盈利。
便利蜂:号称“互联网+”的便利店
2017年2月,便利蜂24小时便利店在北京中关村地区正式落地,其主打线上线下全渠道联动的“新零售模式”。
区别于传统的便利店,便利蜂成立伊始,就设置了门店+App双线运营的架构,盒马鲜生也是双线运营。
在商品结构上,便利蜂的特色是鲜食。除了常规便利店商品,便利蜂开辟了一块专门的用餐区域,还销售鲜榨果汁、现磨咖啡、奶茶和酸奶等各种饮品。
其App是完全自主开发,消费者可以通过App实现消费,App承载的功能主要有四个:线上支付、线下自助购物、线上购买后自提、送货上门。
与传统便利店相比,其最大特色就是鲜食和比较大的用餐区域。从其他商品结构上,与传统便利店并没有太大区别。
便利蜂创业之初拿到了3亿美元的融资,并计划好了30亿元预算复制出10000家门店。
当然,也有人认为,便利蜂还处于玩概念的阶段。便利蜂与传统便利店本质上并没有区别,只是加入了一些微小的创新,例如APP自助购物等,但这种创新并非本质上的。
还有人认为,这个品牌与其说是市场上的新产物,不如说更像是资本运作的产物。未来餐饮型零售店会越来越多,便利蜂算是先下手一步。而便利店竞争最后拼的还是后端供应链和商品研发更新能力。
但对便利店而言,并非是单纯靠资本驱动型的业态。便利店一直都面临着毛利薄、产品差异化弱、服务不到位等问题。
便利蜂作为市场的新入者,仍要经过相当长的试错期和积累期。
也有业内人士认为,便利蜂要做好打长期战的准备,先扛过前三年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