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应当清楚,整个供应链的最后一环是交付消费者,而交付是由几十万传统服务门店完成的,是由上百万的一线服务人员和技术人员完成的。这些基层作业人员不优选不升级不培养,埋着头扎一堆的研究SAAS、AI、SKU和新名词,怎么执行?谁去执行?
这几年汽车后市场熙熙攘攘热闹非凡,各路英豪义无反顾的带着大队人马大块金银杀将进来狼烟一片。
全国上下只要和汽车两字沾上边的大部分垂头丧气:IT精英进入后市场试图颠覆、资本瞅着这块万亿级的肥肉眼馋、有大鳄靠着补贴扯别人裤头引流集客、又几员壮汉金主撑腰横冲直撞,各地连锁联盟不断跑马圈地、传统业者成本上涨利润跳崖到处抓救命稻草,大家各显神通都试图迅速甩开对手抢占滩头阵地让自己活下来,结果热闹过后一地鸡毛。
言归正传。诸如O2O、B2B、B2C、S2B2C、SAAS、IT、DT、AI、F2C看着都晕,再加上痛点喜点满意度标准化供应链入口刚需,让几十上百万的后市场传统业者无所适从,突然看不懂这个行业了,厨子们不学菜谱都改研究兵法了,一夜间打怪升级了。各种新名词层出不穷,今年尤其供应链这个词热得烫手,咱就胡乱侃两句供应链。
供应链:是指商品到达消费者手中之前各相关者的连接或业务的衔接,是围绕核心企业,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从采购原材料开始,制成中间产品以及最终产品,最后由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的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链结构。供应链管理的经营理念是从消费者的角度,通过企业间的协作,谋求供应链整体最佳化。成功的供应链管理能够协调并整合供应链中所有的活动,最终成为无缝连接的一体化过程。
我们姑且认为以上的定义正确,那么就有几个点值得商榷了。
个人观点排除主机厂体系,从设计、生产制造、一批二批、零售等各个环节后市场目前还没有出现核心企业或者准核心企业,短期内我认为也不会出现;
再者高水平设计和高精度制造我们基础还很薄弱,基本上是拷贝克隆,也不是我这类屌丝们能关心的事情。
一批二批虽然现在有了很多2B2C的平台,确实看起来有了一些变化和繁华,纯线上也开始在线下开店,还开到你家门口,试图解决最后一公里,优秀的地方大家都能看到也经常被煞有其事的拿来说事,除了利用互联网工具做了更多的传播和营销以外,怎么看本质上和传统配件商都没有区别。
传统配件商的基本交易流程是接听电话---确定车型---报价---送货发货---收钱,有时间了出去跑跑发发名片,现在TO B的平台还是这样:物流依然是软肋、售后服务依然扯皮,配件依然会搞错,依然不清楚产品特性,依然不了解配件互通性,还是会把粘度和环保标准搞混。
不过是沟通从电话变成微信,自己搞几个贴牌产品,多了几个查配件的软件而已。这些都不是自己的,微信是马老板的、所有车厂也都有自己的EPC系统,说到开发的软件吧甚至有平台自己都用的不顺溜,贴牌产品更是不敢贸然恭维。
TO C的平台目前依然靠打价格战生存。通过价格再加上作秀式的表演动作吸引客户到店,标准化、车间5S、透明维修、深度检查已经沦为销售噱头,自己的一线技师作业达标率能及格吗?倒是对收几十万的加盟费起到了促进作用。不知道初心是什么?
让我们再从小B和一线业者的角度来审视下:
上游供应链能提供我哪些服务呢?
能提供部分甚至全方位的技术支持吗?
能帮助训练人员减少客户投诉吗?
能提供工具设备的迭代升级吗?
能精准定位配件品类型号不搞错吗?
不管是原厂还是同质化配件能提供质保期吗?
能现行索赔吗?
能帮助做营销吗?
能分析客户构成和财务指标吗?
能提高库存周转率吗?
别空喊口号,如果这些做不到凭什么赚我钱?
凭什么买你家货?
后市场到底是一个怎样的行业?
到底是谁在给顾客提供服务?
到底供应链这个同心圆该从哪里开始画?
到底产业诉求是应该自上而下还是自下而上?
供应链讲闭环,闭环是要有反馈机制的,反馈从何而来?
供应链讲信息流物流资金流,如果没有交易什么流也不是,而交易是人和人之间的价值交换。我的思路是任何行业要发展进步首先是技术的发展进步,技术的发展进步首先必须是从业者的发展进步。人才是大到行业小到公司的发展基石。
诚然市场是变革期发展期,改变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80、90后新消费群体迅速成为主导、人口结构、信息采集和消费习惯发生变化、国家在提倡公车改制、供给侧改革等等一系列原因。
几十年来后市场传统业者基本上是吃关系饭的:和单位拉关系和保险公司拉关系和交警队拉关系,只要有关系谁还管维修质量售后体系客户感受啊?所以造成了整个行业能赚钱就是本事,从业素质偏低酒量不低,管理太LOW忽悠不LOW的普遍风气,基本没有服务也谈不上品质,标准化和满意度是外星文字,更别说学习和自我升级能力,这才造成了自身太弱被降维打击的局面,也是供应链细分领域向下传导阻滞的根本原因。
我们应当清楚,整个供应链的最后一环是交付消费者,而交付是由几十万传统服务门店完成的,是由上百万的一线服务人员和技术人员完成的。中国市场车型之复杂地球仅有,几十年走了国外上百年的路,到今天还有很大一部分一线服务人员不会用工具、不会看技术手册、没有服务理念和营销意识,每天要面对千奇百怪的客户还有全球车型外加变种,设备不会操作,拆装没有次序,配件叫不上名字,不知道安装部位,真假不会甄别,故障判断不准,故障机理维修过程讲不清楚,车辆功能使用还没有车主熟练。
这些基层作业人员不优选不升级不培养,埋着头扎一堆的研究SAAS AI SKU和新名词,怎么执行?谁去执行?
试着给一线技师讲讲看看有几个能听懂的。行业是要升级进步,是要优胜劣汰,可是以目前的状况你敢淘汰吗?你有能力淘汰吗?淘汰以后还能剩下几个人?重新培养或者等部分从业者自己转变提升?时间够吗?即便有这个能力别忘了还有一把新能源的剑悬在头顶。更别提低的可怜的行业平均工资了。
一个行业的升级首先是从业者的升级,现在国家也在提倡工匠精神,工匠精神不是天生的,是需要大量的教育学习和高强度训练得来的,更何况汽车本身就是高技术含量的工业产品,目前的后市场从业人员的水准还不足以支撑行业迭代。大咖们在研究打造供应链、促进行业转型升级的同时是不是把这个支撑点给遗漏了呢?
培养市场是不是该首先培养基石呢?教育客户是不是首先该教育业者呢?供应链不仅仅是信息流物流资金流,还应该是人才流,在人工智能没有普及以前,后市场需要更多的专业人才为客户提供优质服务,这也是刚需和痛点,供应链应当从人才供应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