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企业的边界,是以其核心能力为基础,在与市场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形成的经营范围和经营规模,其决定因素是经营效率。——罗纳德·科斯
在文章一开始,我们有必要对灾备的概念做一个说明,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保证我们接下来的沟通是在同一个层面。
灾备,主要是对数据进行备份,并且保证业务能够在发生意外的时候快速恢复。
所以多长时间可以恢复(RTO),故障期间丢失多少数据(RPO)是很重要的指标。与灾备相关的概念包括备份、容灾、业务连续性管理等等。
从定义上看,灾备肩负着“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的神圣使命,从这个元使命出发,我们试着探讨一下灾备边界的问题。
先说明笔者的观点:
灾备产品有边界吗?有。
灾备企业有边界吗?没有。
数据总是呈现一种流动性,但技术则不是,依托于技术而产生的产品呈现出的是一种点状的分布形态,比如针对操作系统、数据库、存储、网络等等不同层面的产品。
而灾备作为一种数据复制技术,一定是需要寄生于存储、网络、计算等层面而存在的,这就导致灾备产品也会呈现一种点状的分布形态。
从针对存储的灾备服务,到针对虚拟化的灾备服务,在IT技术的不断迭代中,灾备城头的大王旗也没有停止过变换。
这一次,数据开始流向云端,甚至已经有人断言,全面云化已经是一个必然趋势。只是这一次,不管是IT圈,还是DT圈,大家都已坚信,他们已经从青萍之末,看到了大风暴的来临。
在Gartner发布2017年存储技术成熟度曲线中,云备份这项新兴技术在曲线上显示出了快速移动,采用率不断上升,Gartner曾预言,2020年,使用云备份的用户将从现在的10%增长为20%。
另一方面,在Gartner发布的公有云关键能力报告中,灾备场景及数据复制及恢复能力并不在列,一些公有云服务商也没有完整的DR产品,而是仅以存储、网关等产品予以替代。
所以,如果云灾备希望在公有云不断同质化的今天有一个更好的前景,那么灾备企业则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举个例子,英方提出了“Hub”的云灾备产品理念,hub不是具体指某一款产品,而是一种服务理念,指在本地与云、云与云之间搭建一个连接器,这种形式,需要灾备企业表现的更为积极,需要灾备产品具有更好的通用性,需要与新技术的不断融合与创新,需要在数据恢复方面有更好的表现。
大脑进化出了这些认知捷径来帮助我们快速做决策,而无须使用太多的能量。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喜欢“不费脑子”的事情。
如果可以让别人“不费脑子”的选择你,那么你就已经成功了。如果是C端产品,这样“无脑消费”认知打造是可以的。
但对于2B产品来说,场景是实际存在的。
我可以很容易告诉我老婆什么是灾备,但却很难告诉她灾备是用在什么具体的场景的。因为场景的确有点多。
而现在,在灾备的传统应用场景上逐渐出现了多个新生的业务场景,以至于连Gartner都必须推出针对DRaaS、数据中心备份与恢复软件等不同的魔力象限,而在不同的魔力象限中的玩家也大不相同。
任何一种灾备场景都不是独立存在的。从硬件存储到软件定义存储,再到对象存储管理,从本地数据上云,到不同云之间的数据迁移,从混合云应用场景到云原生应用场景……
由于灾备场景多样性的存在,用户灾备逐渐由数据层面的备份向业务层面、数据中心的高可用转移,从存储层面的双活、跨存储平台容灾,到数据中心层面的两地三中心,灾备的应用场景越来越广泛,这不仅对数据中心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对灾备产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灾备不仅需要关注数据层面,还需要对与之配套的网络、机房服务具备更完善的适应能力。
在任何一种灾备场景中,企业总会追求最小的灾备窗口,这是人之常情。但在实际中,我们就需要考虑备份变化的数据量是多少?该变化时间内带宽成本是多少?
让我们从灾备的话题延伸到2B企业。任何一个产品都有其边界,尤其是企业级产品,这样的边界更为明显,所以企业级产品的天花板也会非常明显,当然,好处是企业级产品的篱笆历来是扎的最稳的。
但企业不同,一家企业的边界,是以其核心能力为基础,在与市场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形成的经营范围和经营规模,其决定因素是经营效率。
而“开放”仍然是保证不同规模企业提升经营效率的不二法门。软件定义一切,而API定义软件,任何企业都可以在API的支持下,轻松实现一种“积木式”的创新。
另一方面,在企业的内部业务方面,由软件向硬件,甚至向服务的转变也是一个必然,而这种必然的动力依然取决于企业的经营效率,换句话说,就是企业的成本问题。
我们已经习惯了2C/2B的二分法来定义企业属性,但其实2C/2B更应该是一种产品的划分,而不是企业的划分,如果我们可以把2B的产品在应用层面做得更简单,更服务用户的使用习惯,是一定能影响到C端用户的。
值得庆幸的是,很多企业已经开始这么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