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讨论产业电商B2B 2.0的越来越多了,很多传统企业都摩拳擦掌想进入这个领域。在进入之前,我们还是要充分的考虑到现阶段B2B存在的意义、有什么基础属性、终极目标是什么,以及在这个过程中都有哪些坑。
大企业之间的生意有规模、有计划、有稳定性,因此大B与大B之间并没有中间商的机会,也就是没有产业电商的机会。如果说在这个产业中,只是有少数几家企业在进行来回的交易,这样的产业绝对孕育不出来产业电商平台的。B2B的机会在于不具备这三个特性的小企业。B2B平台能不能赚钱取决于是否真实的创造了价值,而价值则来源于通过“聚”和“拼”做出地方差、规模差和时间差——不同地区的产品与服务价格不同、利用信息快速聚集需求、长短协议和现货中远期。对于平台来说,最理想的状态是买卖两头都是中小企业。
地方差:本来只能卖周边的地区,你给他卖到了很远的地区,扩大了他原来的销售半径
规模差:本来是很小的销售或者是很小的采购,通过聚合拼,形成规模,享受了和行业中规模企业一样的待遇
时间差:本来是交货时间比较短,现在可以慢慢的把交易时间拉长,把决策时间放在一个中长期去考虑,比如说农业里面的订单生成,或者是工业当中的来单加工
B2B和传统贸易之间的商业本质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只是把之前的线下的贸易变成了电商化的贸易,从而提升了效率,这也是产业电商存在的意义和基础。基于信息的告诉和透明,从而使参与的企业降低成本,提高自身效率,达到最终产业整体升级
产业电商立足于产业,并且有很强的交易基础,所以自带金融属性,这是没有互联网时就存在的,线下也一样,并不是因为了有了产业电商平台之后才出现的。如果没有金融这一属性,那To B和To C就没有区别了。只不过没有互联网很多交易形态只存在于大企业和大企业之间,平台要做的就是让起码一头是小企业的交易条件与环境无限极尽大企业的水平。让更多的参与者进来参与到产业金融,利用金融杠杆发展自己。做好供应链金融是产业金融的基础,这里面还需要注意的就是如何把控好风险。
首先一个误区就是现金补贴,以为消费互联网的补贴策略在产业中也是可行的,但是这个比较难。企业的采购和销售都是有计划性的,单纯的靠补贴类似线下的促销,只能在一段时间之内释放产能,是做未来市场的消耗,没有太多的意义。
第二个误区是太注重销售额。交易额是结果,B2B单纯做交易额很容易,但没有覆盖率、转换率、重构率和渗透率做支撑的交易额是水中花、镜中月,是空的。销售额对于一个行业来讲,都比较大,为了融资发展需要,太注重销售额也是不行的。交易额并不是评判平台的唯一标准。比如说评判钢铁产业可以分为两个维度,第一个维度是用户数,包括平台用户数、平台用户分布地域以及平台用户的信用度等方面;第二个维度是交易指标,包括结算量和客单量。产业电商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模型是批发交易,而且可以重复交易。平台想要做交易量很简单,因此评价B2B平台还要看客单量,广大用户数是B2B的基础,客单量小说明了平台真的是在提高行业的效率,说明了平台上更多的是真正有钢材需求的使用方在进行采购,这才是电商平台的价值所在。
B2B行业确实遇到了风口,但B2B行业内的企业一定要戒除浮躁,扎实的完善自己的商业模式才是最重要的。不要因为现阶段很多平台一哄而上迷茫了自己的目标。产业电商的发展,最终是要把整个产业变成一条闭合的链条,通过对管理、交易和金融三大块业务的不断渗透,在整个产业链中实现产业链的互联网化、管理的数据化、交易的去先进化、发展的杠杆化,变数万家企业为一家企业,变成市场经济下的看得见的手,来通过聚合上下游,使得整个产业生产和销售变得有计划、有组织、有效率,促进产业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