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菁葵研究院发布了《2018中国汽车后市场研究报告》,报告显示,大市场大趋势已然形成,大格局大赢家3年见分晓,汽车后市场开始呈现出强者领跑的格局;大玩家和大平台入局汽车后市场,保险公司和主机厂深入布局汽车后市场;
值得注意的是,车主维修养护习惯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概括如下:
市场总量高增长下,车主的保养频次和常规保养费用却下滑,56%的车主至少半年对汽车进行一次常规保养,常规维保年平均消费为3,021元;
4S店及汽服连锁渠道仍占据85%的绝对市场份额,而且均有微幅增长;
中高端车主自购配件比例上升,价格、选择性和质量仍为自购主要原因;
大市场大趋势已然形成,大格局大赢家3年见分晓
连续8年的汽车产销全球第一,即使增速滑落仅在4%。仍然2900万辆新增车辆。2017年中国汽车保有量有望达到2.15亿辆,现有的平均车龄仍然仅仅处于较低水平约4.5年。
汽车后市场规模在2016迈过万亿大关之后继续保持高速成长,菁葵研究认为2017年中国汽车后市场容量已超过1.3万亿,成为仅次于美国2410亿美元的全球第二大市场。
总览2017年汽车后市场,菁葵投资合伙人康炳华指出,中国汽车后市场正在“从混沌到混战”。自2012年汽车后市场迈入发展元年,一直呈现的是散,乱,差。经过6年的快速发展,市场终于有黎明前的黑暗及拨开乌云见日出的风貌。
一个大的行业发展和被认同,首先需要敢为天下先的企业,这绝不仅仅体现在销售规模,门店数量,融资规模,还需要有诚信,有担当,有愿景,有创新,汽车后市场开始呈现出强者领跑的格局。
配件连锁方面,覆盖全国的400+直营门店的康众汽配继续覆盖及深耕全国汽配供应链,汽车服务方面,驰加,车享家,大师钣喷和德师傅等或借力行业资源或产业资本,不断发展品牌连锁门店,力争为车主提供标准优质的服务。
保险公司试图通过软硬结合,配件供应链和DRP来掌控汽车后市场
保险公司2016年的研究报告中菁葵指出,保险公司已经从汽车后市场的局中人转变成为做局人。
那么在2017年保险公司在抓紧时间深入布局汽车后市场。除之前推出的配件认证体系之外,人保财险和人保金服等投资邦邦汽服,从保险事故车理赔切入,打造B2B汽配电商平台“驾安配”。同时,平安和人保多家保险公司试图借助DRP开始切入事故维修体系。
通过与美国汽车保险系统服务商CCCIS合作,已经启动后市场三种服务业态代表4S体系的轿辰,华胜和大师钣喷启动试点建设,打造新的中国事故车维修系统。保险公司通过两手都要硬,不断寻求掌控汽车后市场的标准与话语权。
主机厂能否成为汽车后市场的“降维”攻击者
主机厂和4S店都在争取常规保养服务市场,并重视在后市场领域的业务延伸与跨界经营,在上汽车享家率先重资产布局独立售后开设1000家门店之后,福特,雪铁龙,东风日产和本田都跟了上来,或高调或浅尝开设独立2S体系夺回流失4S体系之外的品牌车主。
2017年的保险公司和主机厂的步伐当然没有停止,但是最终对后市场的把控和影响力还有待验证。
“跨界打劫”关键是以创新的名义还是实质
更需要令人关注的是,跨界的家电连锁巨头和BAT等电商大平台也都开始入局汽车后市场,以创新的名义和以新零售/无界零售来“跨界打劫”高调进入汽车后市场。家电连锁巨头国美从供应链服务切入汽车后市场,苏宁则从销售和汽车金融切入,全产业布局。
互联网平台BAT挟资本,流量及技术,不断推进汽车产业布局,京东“无界”和美团打车,同样也杀入汽车后市场及出行领域;资本运作上,汽车后市场在2017的融资额大幅增长,但是相比分时租赁和汽车出行领域相比获得巨额融资仍然只是冰山一角,潜在的独角兽必将获得更大的产业资源和更多的资金押注。
康炳华认为:“汽车及出行领域作为房地产之后最大的市场,甚至其中每个细分市场都超过万亿,这必将是大资本和BATJ等大平台争夺的下一个主战场”。
保险公司作为局中人,正在通过供应链和DRP软硬两方面继续试图紧紧掌控汽车后市场,而资本和保险公司,互联网平台等大玩家对汽车后市场的影响同样不容小觑。新能源汽车也逐渐成为汽车后市场的一股新势力,4000多亿资金涌入新能源汽车制造,并带来后续的新能源汽车分时租赁和共享汽车。
汽车作为大宗商品,低频次和贯穿长生命周期的特殊消费属性,之前分散分布在不同领域的新车,二手车,汽车保险,汽车金融,汽车保养,汽车改装,汽车用品未来是否会被1-2个企业或者平台提供一站式,综合性,全周期的服务,是否被大玩家通杀,吃独食值得关注与思考。
甚至整个出行领域,我们看到滴滴进入共享单车,摩拜进入共享电动车,美团和易到再战专车,宝能65亿重金收购观致,未来是否会出现“你的地盘我做主”。移动互联把消费者物理的边界变得模糊,可以跨越时空仅仅贴在消费者身边,更把产品的边界变得模糊随时呈现于眼前。“跨界打劫”在中国从来不缺土壤,更从来不缺奋勇当先的“土匪”。
坚守或共舞
无论何种行业及细分市场,技术不是万能的,创新必须建立于行业认知之上。尤其是汽车后市场,“定时,定点,定人”的3D定律已然存在,3公里商圈,最后1公里配送,千万级数据匹配,专业技术专业设备和专业人员提供的绝不仅仅是产品,更是个性化的服务和解决方案。这些对于2C或2B都是最牢固的基础设施及需求。如同电商和外卖平台的巨无霸表象背后是每日穿行于大街小巷的千千万万个配送员。
2017年在汽车后市场之外的零售连锁和电商平台领域,新零售和无界零售名词之外,线上和线下的联姻实实在在的发生,阿里入股高鑫零售(大润发),三江购物和百联集团,腾讯入股永辉超市,亚马逊全资收购全食超市,在线上平台经历高增长之后的平稳期,不得不回头重新发现线下门店的价值,其实最大的流量和入口一直在线下。
在大市场大趋势之下,汽车后市场企业坚守与提升自身价值的同时,必须Thingking Big, 或借力资本,或结合产业资源,实现做大做强。要么成为大玩家,要么与大玩家共舞,才能在高速成长与不断创新变化的汽车后市场中占得一席之地。2018年汽车后市场将成为内外部,线上线下,产业资本与新势力等各方混战的主战场,菁葵认为3年之内将决定未来之大格局,将决定谁成为大赢家。
汽车后市场仍将保持高速成长态势
汽车后市场的标准定义包括的汽车配件,汽车用品,汽车维修保养和汽车改装美容。在此之外,汽车服务产业链的相关细分市场如二手车,汽车金融,汽车保险等均将高速增长,总体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28%。
市场总量高增长下,车主的保养频次和常规保养费用却下滑
1,507名车主的调研数据显示,56%的车主至少半年对汽车进行一次常规保养,常规维保年平均消费为3,021元。随着车龄上升部分车主的保养频率有下降趋势;今年以来随着维保竞争的激烈化,门店不同程度上采取补贴和促销等,使得常规维保花费继续呈下降趋势,相较2016年,本年年均保养费用显著下滑了1000元,其中低价位车辆保养费用降幅更是超4成。
作为汽车后市场的企业,面临不断新进入的竞争者和打劫者,如何应对车辆保养频次下滑和车主常规保养费用的大比例下滑,似乎已经成为不能承受之痛。
4S店及汽服连锁渠道仍占据85%的绝对市场份额,而且均有微幅增长
4S店仍然占据绝对的汽车服务连锁份额,而且相当长时间内难以被撼动,并与汽服连锁共同不断侵蚀路边店及修理厂的生意。但是调研同时发现,即使30-50万及80万以上中高端车主也仍然选择离开4S店。
中高端车主自购配件比例上升,价格、选择性和质量仍为自购主要原因
在配件类自购渠道中,车主更青睐电商及品牌在线商城,其中机油线下渠道缩减比例明显。汽车用品的购买方面,自购比例不断上升,车龄越低,对汽车用品品牌及品质关注度越高,产品选择已经从价格导向转向品牌导向。
调研还发现,车主对新能源汽车认知渗透高,置换意愿也创新高达到66%,而分时租赁认知与城市线高低存在关联,但分时租赁仍需时间布局。
关于菁葵投资及菁葵研究院:
菁葵投资是专注汽车后市场投资基金,通过资本和知本两方面资源,来协助企业实现快速成长。下设菁葵研究院致力于车主(消费者)和汽车后市场企业的深入研究,2012-2017年连续6年完成及发布“中国汽车后市场研究报告”。
*本文来源菁葵研究院,汽车服务世界获得授权发布,如需转载,请标明出处!汽车服务世界投稿|专访|专栏作者:18667048241吴先生, 商务合作:18521301468 李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