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城市肢解了人的整体并强迫他在单一的工作中度过一生,那么城市则又从一个新的集团的实体上重新把人复原了;从而使得在单个的人生显得狭窄枯燥的同时,由此编织而成的城市整体却显得丰富多彩,因为编成它用了各色各样的线。各种专门团体不仅在城市中得以充分发展,它们在城市的有取有舍的日常交流中还发现了人类潜在能力的伟大财富,这是在先前简陋水平上所发现不了的。”
——摘自《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美/刘易斯芒福德著)
城市本质上是人类开展交易和群居生活的中心。历史上,因“城”而“市”多为战争,因“市”而“城”多为商贸。如今,因“市”而“城”的城市,已成为城市的主流;因“城”而“市”的城市,已经非常少见,大多被历史所抛弃。
前工业时代,城市多为商业及贸易中心,例如长安、洛阳、扬州、杭州、威尼斯、巴黎、米兰等等,都因商业繁荣而发展出了伟大的城市文明。工业革命,让人类谋生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民开始不断涌向新的工业中心,工业主导型城市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这时,相对于将已加工好的商品拿到城市中来简单交换,工业城市的直接加工、直接销售、产业集群的特性,极大的促进了社会的分工细分,有效促进了生产水平和流通的效率,进而带来了城市革命。那一时期,人们生活在工业城市,不仅标志着富足,还标志着文明。
后工业时代,围绕工厂建立的城市发展模式已经可以看到尽头。全球范围内,很多城市案例表明,当工业化进程结束时,工厂倒闭、人口流失现象会快速发生,城市就会开始衰落,空城现象屡见不鲜。
纵观建国后新中国城市发展历史,一大批工业城市在建国后的一段时期内实现了突飞猛进的崛起,成为新中国工业的摇篮。但是随着时间推移、传统工业化进程推进,很多老工业城市的经济发展步伐开始缓慢,就业矛盾开始显现。
而另一方面,改革开放让沿海港口城市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在国家给予的特殊政策下,以国际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外向型经济,让东南沿海城市的经济迅速腾飞,吸引了大量人口的流入。
当前,中国城市发展再次进入新的转折点:
第一,整个社会正在从工业时代,全面加速向全新的数字时代转型。站在未来视角回望,过去曾经发生的历次社会变迁,或许应当均被看做“前数字时代”。网络空间正在重新定义人类“聚集方式”、“交易方式”、“生产方式”,而数字化带来的工商业变革仍然在初级阶段、刚刚开始。传统意义的工业化将不再是城镇化的主要道路。
第二,金融危机后,全球格局发生深刻变化,中国的经济重心开始从沿海贸易转向内陆消费,外向型经济将不再是我国城市发展的主要道路。
第三,大多数城市仍然希望保持由小到大、由简单到复杂地不断发展,但是我国不同区域/城市的自然资源、历史文化、城镇化水平极大不同,让千城一面的发展结果显得了无生趣。我国的一线城市均已进入全球城市规模最前列,也迎来了非常严重、有目共睹的“大城市病”,开始挑战“城市”这一人类聚集形态的极限。
另一面,很多三四线城市、县、乡、镇长期面临着人才流失、招商困难、恶性竞争等问题;当前,二线城市成为人们关注的新焦点,招商、项目落地、人才等等,每天上演着新的赛道竞争。
钱学森80年代指出“城市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要用系统科学的方法,科学系统地对城市进行研究”。从某种意义上讲,每个城市都是一个有机的“生命体”,有其成长背景、性格特征和个性魅力,也有其自身发展的内在规律。
正因为生命不同、精神不同、个性不同、文化不同,才创造了一座座鲜活的城市。因此,中国各个城市,都需要其独特的发展路径。未来,随着高铁、高速公路等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更大规模的“城市群巨系统”成为值得关注的重点。
基于以上判断,未来中国城市、城市群的发展:
首先,应当转变“生产基地”的思维模式,再次重视城市本质上的“商贸流通关键节点”的特征,进而将区域范围内的居民消费需求、生活习惯偏好、文化关切放到更关键的位置。
其次,需要高度重视“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的全球商贸发展趋势,立足互联网带来的全球市场商机和分工结构,考虑自身优劣势建立城市战略。
第三,将城市作为一个巨系统,将其内部的信息系统、商业系统、物流系统、金融系统的效率和开放度提升作为新的核心问题。
第四,每一个城市展现而出的独特气质和精神灵魂,欣欣向荣亦或垂垂暮态、厚重大气亦或妩媚婉约,往往都有着优秀的社会组织、专门团体与其交相辉映。
例如斯坦福之于硅谷、诺基亚之于芬兰埃斯波、鞍山钢铁公司之于鞍山、微软之于西雅图……优秀的社会组织,正是能够以其实际行动,为城市“立心”、“提气”。因此,每个城市更应当锻炼更强壮开放的“心”,亦或培育出更多特色鲜明的“新气”。
当前,全球零售业正在经历一场巨变,而正在浮现而出的“新零售”受到了越来越多城市的关注,将成为我国城市在信息时代的竞争中,一个转型升级的系统性抓手。
一方面,“新零售”能够将线上线下商业打通融合,极大程度的使买卖便利化,带来了丰富、时尚的商品,为人们带来全新生活体验。这为城市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尤其是在老龄化背景下,留住年轻人群体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另一方面,“新零售”能够有效的打通销售、品牌、客户服务、广告、供应链、物流等信息系统,并基于大数据平台,为全产业链上的各类企业赋能,进而能够帮助城市中的更多企业能够更加准确、全面的服务最终客户。在实现“精准生产”、“精准服务”的同时,实现传统产业和流通体系的整体转型升级。
此外,新零售具有通过平台模式所具备的普惠特征,能够帮助我国的城市更加方便、低门槛的应用新技术,进而可以让城市能够聚焦于自身特点发展“个性化”,而非只是将关注点放在共性。进而,打造出中国城市领先全球的各类商业生态系统。
成为新零售之城,标志着一个城市正在迎接深层次发展思路的变化。曾经,百货公司、专业市场代表着一座城市的颜面和实力,也代表着其城市的富足和领先程度。如今,新零售似乎正在接过这个接力棒。打造“新零售之城”已经成为众多城市的选择,也受到越来越多城市的关注。
据悉,在北京,已有数十家老字号品牌和本地品牌与天猫共同启动了“天字号计划”。据天猫超市的数据,该计划启动一个月后,北京老字号品牌的销售额环比增长了68%,多个品牌的销售额实现翻倍。同时,包括北冰洋、百花等多个北京老字号品牌,已经借助天猫销往了境外。另据数据显示,故宫里的“老佛爷秘方”已受到广大年轻女士的热捧,喝北冰洋的顾客有三成是“00后”的年轻人。
在杭州,改造成“天猫小店”后的维军超市,超过三分之一的商品采购来自于零售通平台,平台会根据超市周边消费人群的构成,计算出什么样的商品最适合销售,使得小店的销售额环比提升了45%,客流量环比提升了26%,预计全年毛利增收超过40万元。
在农村,据阿里研究院连续多年发布《淘宝村研究报告》显示,很多淘宝村都不在大城市,而处在犄角旮旯的小地方,没有什么自然资源与高端人才,也没有陆港、空港、海港等高级基础设施……
当前,中国城市如何围绕自身特色,将新零售作为突破口,快速布局通用新型的商业基础设施,并基于此培育一整套开放、包容、高效、智慧而又独特的商业服务系统,盘活现有资源,激发大众创新万众创业,成为当前摆在每一个希望建设现代城市面前的关键,也成为每一位城市人需回答的时代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