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泽鑫还给出了一组数据:今年上半年夏粮产量跟去年下半年比同比下降2.2%,乳制品比去年同比下降8.7%。供给端肥料和农药,下半年氮磷钾化肥产量下降了18.9%,小型拖拉机产量是种植大型作物农业器械里面最重要的农业机械,下降了接近60%。
据悉,本次会议以党中央“乡村振兴”战略为主线,围绕产业振兴、脱贫助农、“互联网+”现代农业、农业品牌、农产品上行、农村消费升级等议题进行全面深入研讨、实现有效对接合作,旨在合力脱贫助农、践行乡村振兴。
大丰收合伙创始人 谭泽鑫
温馨提示:本文为速记初审稿,保证现场嘉宾原意,未经删节,或存纰漏,敬请谅解。
以下是谭泽鑫演讲实录:
各位参加智慧三农活动的行业朋友、各位嘉宾,大家下午好!我是来自深圳大丰收商城的谭泽鑫,也是协会的副会长单位,今天非常高兴有机会再次跟大家分享大丰收做互联网以来的心得和一些实干经验。
去年我就参加了活动,今年我是愈发兴奋,尤其是在大的政策环境升级下越来越多人开始变得更加理性,也更加专注做农业农村的创业这个事情。大丰收成立于2014年,也是国内最早的几家做农村电商的企业,现在四年大丰收也算经历了互联网在农业以及流量下沉农村的一波行业变化,我们深有体会。从2013年开始,任何农民是不相信互联网的,他们不理解,没有任何信任感。到2014、2015年忽然互联网+这波政策带给我们所有的红利让我们复活。再到2016、2017年连续两年的沉积,从去年年底到2018年,农业互联网开始回环,我们当中确实经历了一波风口浪尖,也经历了行业的变化,确实感受到整个农业农村以及农户的心态,以及对互联网认识的变化。当然,农业有太多可分享的空间,但是今天我想给大家分享一个可能大家一直忽略但是很重要的环节,就是产业链产中环节的农业技术,简称农技。
这么多年以来,大家一直很关注农资,2万亿的市场,是任何作物生产的环节,也很重视产后环节,但是作为产能农技。为什么一直说中国没有好的水果、蔬菜,很大原因并不是没有品牌,也并不是没有好的销售渠道,而是没有果子,你的产品本身出了问题,为什么出问题?是农技跟不上,中国农民的种植技术无法满足城市消费者消费升级的庞大需求。今天我会重点跟大家分享农技服务在农资行业升级以及大的农业升级下的机会。
先跟大家分享几组数据,这是2018年上半年的农业数据,我整理了几组,大家重点看一下。前两组,粮食产量、乳制品产量,这两个数跟我们每天的餐桌息息相关,今年上半年的夏粮产量跟去年下半年比同比下降2.2%,乳制品比去年同比下降8.7%。供给端肥料和农药,下半年氮磷钾化肥产量下降了18.9%,小型拖拉机产量是种植大型作物农业器械里面最重要的农业机械,下降了接近60%。
今年下半年中国农业各项的关键指标都在下滑,为什么呢?有人说是不是中美贸易战的问题?有关系。大家关注中美贸易战是在芯片方面的战争,其中这么多年以来一直有农业战争,中国农业很大比例粮食都在依附国外进口,像大豆官方数据85%,实际90%以上都是美国进口。这几年来,进口冲击确实已经向农业发展。
再看中美的对比数据,从劳动力人数来讲,中国在田间地头干活的农民有2.6亿人,美国230万,中国耕地面积人均1.4亩,美国7.2亩,这可能是保守数据。中美农民年收入整整相差25倍,最主要的主粮,玉米、稻谷、小麦、大豆和棉花,国内这些作物的总成本都远远高于美国。
其实我们这么多年一直在做互联网渠道帮助产品升级、服务升级、渠道升级,但我们做的太少了,这一年大丰收一直在追踪根源,为什么?我们看到了几个关键词,
第一,缺少种植规划;
第二,田间管理弱;
第三,用肥用药不科学;
第四,信息不对称。
这是我们现在强烈感受到互联网很难解决的问题,也是现在中国农业有这么多问题的一些很重要的原因。我们再往根儿上说是什么?是中国农民的职业化程度不够,缺少系统性的农技服务和农技培训。这几年大丰收虽然一直在做农资电商,农资供应链的优化事情,但是我们发现还要解决产中农民的种植水平问题,这几年我们把农技上到一个非常重要的战略地位。
当然,从整个产业升级来讲,各项指标倒逼出最终的结果是不得不升级,比如土地流转,大家都很清楚,这一年我一直在分享很多数据,截止到2017年底越来越多农民开始承包土地,土地多了之后就要对种植技术和水平产生需求。作物升级,这几年国家一直推行经济作物,因为足够市场化、商业化,有品牌溢价,因为作物、水果、蔬菜、药材、茶叶等一些新的产品出来之后,对农民的种植水平有提升要求。
农资升级,这一年环保的压力特别大,这几年复合肥、尿素一些基础性的肥料产品成本增高严重,现在也在讲肥和药物的增加在2020年之前每年不能超过1%,也倒逼了很多没有技术含量、纯靠资源导向型的化工类企业慢慢退出,反而是一些新型产品脱颖而出,这些新的产品的出现,也倒逼了农民的种植水平提高的需求。
其次是劳动力和基础设施升级,重点说基础设施升级。2013年我们刚开始做互联网下沉农村的时候,农民对互联网不信任,很大原因是他们对PC电脑及移动端手机是陌生的,手机并没有成为农民种植的一个新农具。但现在就不一样了,2018年,已经过去四年了,现在3G、4G的村普及率非常高,而且农民现在基本上都有智能手机,大丰收后台的数据很有意思,排名第一是OPPO,第二是VIVO,第三是小米,第四是华为,第五是iPone6和iPone6plus。农民用智能手机必有一个APP,就是微信,他会看订阅号、看信息,第二玩微信群,第三会抢红包、发红包,会移动支付。这几个核心要素满足之后,我们发现移动互联网真的到农村了,一系列升级确实是好的大环境倒逼了农民对种植水平的技术升级,这是很大的前提和中坚支持。
当然,对于我国的农业来讲,不光是种地的农民,包括渠道商,农资渠道商、农产品渠道商,还有农业在校学生、政府指导站的农技员,他们可能都对农技有不同的诉求,但是可能他们的诉求点不一样,所以种植户要加一些其他的零散的角色,可能全中国有3亿人口都要对这个技术有需求。所以提供一个好的农技以及农化服务平台,帮助他们提升技能,是一个重中之重的事情,应该是燃眉之急的事情。
当然,很多人对农业技术比较陌生,农业技术到底是什么?从产前到产后都有一些技能的东西,如何使用农资,如何选择农机,如何进行实验规范等等,产中是比较常见的环节,病虫害防治,农作物跟人一样,也会生病,生病之后如何解决也是一个很重要的痛点,比如栽培、苗木管理、田园管理,我教你如何剪枝、嫁接、施肥等等。产后的知识,如何做品牌、销售等等,一系列我们都可以概括为农业技术种植水平的提升。当大家对这个事情有同样认知的时候,这四年来,除了在农资电商优化农资供应链升级的努力,我们一直也在做一个非常普及的事情,就是要做一些田间地头实实在在的农业技术服务,我们也叫云化服务。这一年整个行业的变化也让我们对服务的方式有了几次大的升级,接下来几分钟给大家重点分享一下我们大概做了哪几次升级。
开始要有代购员和服务站模式,我们13、14年开始做的时候不知道农民在哪里,也不知道怎么跟他们打交道。当然农民是熟人经济,所以我们选择跟区域网点合作,他们可能是服务商,可能是超市老板,无所谓,只要你愿意跟我合作,愿意帮我做一些农业的基础性服务,我们就愿意跟他有更深度的商业模式合作。截止到现在,总共累计这样的人群大概3万人,他们可能座落在村里,也有可能座落在镇里,每天根据要求做这些非常接地气的农技服务。
合作久了总有私心,总想着我们自己是不是也可以试一试,我们是不是也能去田间地头做一些农化服务。2016年开始,我们也开始做一些田间地头的服务,这种场景在果园里面做农化服务,做示范,然后开会,这种场景也成为2016、2017年的主旋律,我们每年大概做500到700场这样的服务,大概每一两天都有这样的活动在进行。
当然,田间地头的方式是最直观的,但是确实对人力、财力、精力有很大要求,后来我们想可以从会议营销的方式做服务,所以有了更新的版本在线下,就是农技下乡模式,也结合了送技下乡的新政策,我们搭建一所线下“农民大学”,我们这种活动不是常规性的卖货、卖产品,我们就是纯供应性的下乡,比如这个区域种苹果,这个区域种香蕉,我们把国内最有实战性的老师请下去给农民讲知识,会后还有技能研讨环节。这种活动也是我们线下的主要活动,每年大概搞100到200场,平均每两到三天就有一场活动。
我们是互联网公司,是不是可以做很多线上的事情?最开始我们想要的是新媒体,通过新媒体订阅号的方式,是不是能把一些农化服务的知识传下去。所以2017年,我们做了一个大丰收植保,我们叫天龙八部,大丰收柑橘植保、香蕉植保、蔬菜植保等,目前这八个号加一起接近100万粉丝,而且我们的客户群体非常精准,关注柑橘植保号的可能是种柑橘或者准备种柑橘的,肯定不是种香蕉的。我们传递这些信息和知识的同时,农户也有一些诉求,也想进行深度学习,2016年末我们做了春雨医生的模式,想解决农户在线上的问题,比如他突然发现田地里面有一些问题,是不是能有一个人来线上像春雨医生一样帮我们实时解决,我们做了一个大丰收的问题社群,目前依然很活跃,每天有数万条咨询信息传递上来,我们上面也有很多用户、老师在同步跟提出问题的农民做交流。
做春雨医生,我们觉得还是不够,我们能不能用直播的方式跟农民做直接培训、接触和交流?我们在2017年,直播比较火的时候,我们也做了线上培训直播,2017年开始每周二、四做两场直播,坚持了一年的时间,每次直播大概两到三小时,就讲农业技能服务,线上给农民做实时性解答,一年大概做了100多场这样的线下直播活动。
后来我们发现这种直播不可能永远实时性,很多农民听完就忘了,是不是有可能在线上做培训,不是实时,可以是录播,但是农民可以随时反复听、反复学、反复看这些课程。去年8月份,我们内部孵化了一个重量级产品,现在也是独立公司,最近很多人都听过,天天学农。我们立志做身边的农业专家,很多人称之为农业版的“得到”,我们请了各个作物领域的专家用音频的形式录制课程,里面有100多个门类、1000多个小结,三分之二都是免费的,我们希望把最好的老师的观念通过知识付费的形式传播给农民,现在用户已经累计150万,一年的时间,让我们感觉到互联网的下沉速度如此之快。
去年年底我们孵化了一个精准检测模式,很多农民其实有精准检测诉求,比如叶片不好,有可能黄化病,但是由于检测差异的结果导致的后果天壤之别,所以我们想把这些原本沉睡在各农业院校的检测设备线上化,我们从去年开始花了很多钱采购很多设备,搭建了一套农业SaaS系统,把各地好的精准设备线上化,不再让这些设备只是负责做研究,而是能实实在在帮到种地农民,提供精准化检测服务,这个事情也是未来重点发力的,确实能帮农民解决根本性的问题。
时间到了,简单跟大家分享大丰收在农业技术服务的做法。大丰收最终还是希望通过农资电商的方式,来更好改善农民在生产资料端的关系,我们也希望通过更好的方式提供更多的农技服务,提升农民生产力。当我们有了生产资料,有足够强的生产力的时候,农村的农民就构建一种更强的生产关系,这也是我们一直努力的目标。
最后,希望有更多朋友、行业人加入到农业互联网,关注农业互联网,尤其是在产前和产中环节,从根源上帮助这群人提升自己的生产力,帮助中国农业乡村振兴,谢谢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