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辉超市业绩下滑背后:新零售遇融合难题?

刘旷 2018-08-27 13:57:19

8月18日,永辉超市披露半年度财报,据财报数据显示,2018年上半年,永辉超市营业收入为343.97亿元,同比增长21.47%,净利润为9.33亿元,同比下滑11.54%,扣除与其经营无关的收入和开支后,净利润更是下降20.33%至8.26亿元。从数据中可以看出,永辉超市目前的业绩正在不断下滑。作为行业中的巨头,永辉超市自接轨新零售以来,业绩几乎都是呈现飙升状态,然而,2018年的这份财报,让永辉超市陷入业绩下滑窘境的同时,也将新零售再次推向风口浪尖。

blob.png

永辉超市业绩下滑,新零售要背这个“锅”

关于此次业绩下滑带来的亏损,永辉超市给出了相应的解释。2018年之所以会出现业绩下滑主要是由于门店扩张导致,尤其是旗下新零售门店的快速扩张,使得永辉超市的资金压力骤然增加。且永辉超市在经营业绩变动方面,还发出公告表示,报告期内,永辉超市营业收入同比大幅增长主要是公司扩大规模带来的效应,随着新门店数量的持续增长,加上老店带来的营收,永辉超市的销售额正在逐步上涨。

这也意味着,永辉超市认为目前的业绩下滑是公司规模扩张期间正常的现象,扩张的新公司正在培育期,随着时间的发展,永辉超市的业绩将会出现新的变化。那么,关于永辉超市业绩下滑的原因,是否真的如其所说,只是公司在扩张期间内的正常损耗?

2018年上半年,永辉超市的营业收入增长了21.47%,综合毛利率上涨2%,尽管营业收入在增加,但永辉超市的净利润仍呈现下滑趋势。而导致永辉超市净利润不升反降的原因与费用相关。财报显示,永辉超市2018年上半年销售费用为54.72亿元,同比上涨43.97%,管理费用为13.90亿元,同比上涨75.91亿元。费用增加的同时,公司的净利润自然会有所下降。

永辉超市重大的费用支出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股权激励影响,从财报上看,永辉超市的股权激励费用为3.44亿元,在整个费用中占比较大。除此之外,公司的管理费用占比也是居高不下。其中,职工薪酬费用为29.03亿元,同比上涨40.04%,租金成本为9.91亿元,同比上涨31.26%,还有运费仓储4.21亿元以及业务宣传2.59亿元等上涨幅度较高的项目支出。

而永辉超市这些高额的费用全都很明确指向门店扩张,尤其是新零售门店。2018年,永辉超市旗下的门店总数达到952家,半年的时间里就增加了149家。传统板块的门店增数为42家,新零售版块却增加了107家,其中,永辉生活净增85家,超级物种新增19家。实体商超行业整体呈现收缩趋势时,永辉超市却逆流而上,大规模扩张旗下的门店,这种逆势的方式带来的是费用的不断升高。

在这众多的新增门店中,新增的一百多家新零售门店并没有成为永辉超市的助力,相反,由于门店不够完善,问题频现等众多原因,永辉超市旗下的新零售版块业绩并不理想。永辉云创是永辉超市旗下的新零售业务主体,2018年上半年,永辉云创实现的营收是9.05亿元,费用支出总额是12.94亿元,净利润亏损为3.89亿元,对永辉超市净利润的影响达到1.91亿元。分析数据可知,永辉超市的新零售业务不仅没有使其盈利,反而成为拖累公司业绩下滑的障碍。

这并非永辉云创首次出现亏损,事实上,永辉云创近几年一直处于难以盈利的状态。2016年和2017年,永辉云创分别亏损金额为1.16亿元和2.67亿元,亏损金额正在逐年递增。永辉新零售业务一直赚不到钱,与永辉云创自身规模扩张的速度有关。通常情况下,一个企业旗下门店快速扩张大多都会导致营业成本同步快速上涨,在没有出现可盈利的模式之前,快速将模式进行铺展只会导致企业陷入盈亏不平衡的困境中。

显然,永辉超市的新零售版块盈亏不平衡问题早已经出现,但为了抢夺流量和渠道,永辉超市只能硬着头皮继续发展新零售版块,且在阿里,腾讯等几大巨头的压力之下,永辉超市的扩张速度只会逐渐加快,在这种形势下,永辉超市的资金缺口会越来越大。然而,无论是持续亏损还是后续实现盈利,永辉超市作为互联网巨头线下商业入口,扩张仍是不可避免的选择。

新零售再遇融合难题:电商主导,实体行业身处弱势

随着永辉超市在新零售版块上的持续输出,在没有出现可盈利的商业模式之前,永辉超市亏损难题依然是个无解的公式。而随着永辉超市亏损缺口越来越大,关于实体行业发展新零售的弊端正在浮出水面。

新零售由电商主导,但大多数电商都缺乏实体经营的经验,在实际操作中难以将实体行业与新零售进行完美结合。电商和实体行业是两个不同的经营主体,而任何一个新事物的发展必然会有推动者和主导者,从新零售的出现和发展来看,电商才是掌握着新零售领域主导权的经营主体,实体行业更像是顺势而为的推动者。作为推动者,实体行业必然会遵循电商制定的规则进行发展,而规则制定者制定的规则通常都有利于己方。这也就是说,在发展新零售的过程中,实体行业遭遇的问题会比电商来得多。

我们来理清电商为什么会成为新零售行业的主导者。互联网的发展给各行业带来的变化无疑是颠覆性的。电商的出现源于互联网对传统零售行业的革新,当时的传统零售行业正受限于距离、价格等因素,市场陷入停滞状态。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大众消费意识愈演愈烈,在市场发展与消费意识不平衡的基础上,资本为了获取市场剩于的消费价值,开始助推电商平台出现。

随着电商优势逐渐显露,零售市场被电商占据,实体行业开始退居二线。也正是在这个时间节点,电商行业开始疯狂吸纳资本,势力不断扩增,且由于电商行业的资源集中性要强于实体行业,所以电商巨头的实力要远大于实体行业巨头。如果从整体来看,实体行业的实力肯定要大于电商整体,但就巨头之间的实力较量来说,电商巨头的实力要大于实体巨头。而一个行业的主导权鹿死谁手,通常取决于巨头,新零售行业也是如此。

除此之外,新零售由电商巨头提出,在概念的理解和落地,以及技术的掌握上,电商的优势要远大于实体行业。高速发酵的互联网行业使得流量进入缓慢增长阶段,而这一阶段对于依靠流量生存发展的电商行业来说,是一段煎熬的时期。规模越大的电商,受到的影响显然更大。在这种形势下,以阿里为首的电商巨头为扩大流量获取渠道,开始提出新零售概念,并进行大规模布局。

率先提出新零售概念的阿里,相当于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其所属的队伍自然会占据更多的主导权。且由于电商行业本身具备互联网基因,因此对于发展新零售过程中所需的互联网等方面的技术应用更加娴熟。然而,由于两个行业本身的不兼容性,加上强弱分布不平衡,实体行业在新零售中的困境逐渐凸显。

大多数实体行业为发展新零售纷纷选择依附互联网巨头,例如银泰、三江购物、百联、大润发等实力强夯的实体巨头隶属于阿里新零售阵营,永辉、沃尔玛、家乐福等实体巨头则归属腾讯新零售阵营。尽管这些实体巨头所属的新零售阵营不同,但失去主动权的实体行业,现阶段都已成为互联网巨头线下商业入口,这一点从实体行业的布局中就可以看出。

新零售行业仍处于初级发展竞争阶段,商业模式还不够健全,能够实现盈利且适合大规模铺展的模式还未出现。在这种情况下,实体行业在发展新零售时应该更为谨慎。但就现阶段来看,大多数实体行业都在快速扩张规模,导致成本支出不断增加。此外,为抢占流量,实体行业相互之间都在进行低成本打压,持续不断的烧钱大战使得原本就尚未实现盈利的企业资金压力骤增。

存量+分割,实体行业实现逆风翻盘的两大重点

盲目扩张背后带来的资金压力必然会对企业的经济造成一定的影响,永辉超市因新零售门店扩张而导致的亏损就是一个实例。事实上,永辉超市不是第一个因扩张新零售门店而出现亏损的实体企业,当然,也不会是最后一个。可以预见,随着流量抢夺进入高速期,市场上亏损的实体企业只会越来越多。那么,实体行业应该如何发展才能避免陷入困境之中?

一方面,未找到可实现盈利的商业模式之前,切忌盲目扩张规模。从新零售出现至今,已经经过几年的发展时间,但无论是电商还是实体行业,都还在“摸着石头过河”,能够大面积铺展的可盈利商业模式尚未出现。在这种形势下,实体行业不能为了抢夺流量而进行大规模的扩张,毕竟缺乏利润作为支撑的模式,容易导致行业出现经营问题。

事实上,实体行业除了扩大流量的获取渠道,还可以对存量市场进行深耕。这也就是说,实体行业不用急着扩大规模,反而可以通过自身优势,对已获取的流量进行深入挖掘。例如,以消费者需求为中心,通过场景化的打造,从场景化陈列到融入更多体验性元素,满足消费者的消费需求。还可以从商品的多样性和质量上入手,通过现有实体门店的改造,提高消费者的粘性。实体行业可以将基础打牢后,再进行战略性的扩张,这种从存量市场延伸到流量获取市场的方式更有利于实体行业实现稳步发展。

另一方面,加强自身优势,补足弱势,分割电商手中的主导权。在消费升级的大背景下,新零售得以快速崛起,有市场分析预测,新零售未来数年将会实现年复合增长超过100%的高速增长,2022年整体市场规模将达到1.8万亿元。庞大的市场自然会引来众多势力的追逐,实体行业想要在激烈的竞争中拔得头筹,需要掌握一定的主导权。

实体行业的优势在于真实体验带来的消费信任以及不断升级后形成的完整产业链。通过将传统门店进行改造,赋能更多的场景体验功能,并创造出具备社交、教育等功能的第三方空间,同时,通过对产业链的完善升级,促使行业实现高效的流通运转。在加强自身优势的基础上,对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进行掌握并深入研究,通过自身实力的增强,在与电商合作中掌握一定的话语权。

永辉超市的亏损更像是一个信号,在实体行业大力发展新零售之际,给众人带来了警示。现阶段,新零售仍属于发展初期,尽管市场潜力巨大,但仍存在许多弊端。实体行业为解决自身发展困境而选择转型新零售的举措并无不妥,但新零售的主导权在电商手上,制定的规则自然会更有益于自身,实体行业若想实现新的发展,手上必须掌握一定的话语权,否则,实体行业的新零售最终只会沦为电商的线下流量入口。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