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开始我今天分享的主题之前,我想问大家一个问题,为什么说B2B是品牌商的最佳合作伙伴?
事实上我们总结了一下,包括店达在内的B2B平台,要取得发展必须要有四大优势:成形的覆盖网点,直达终端的控店能力,创新营销的可能性,以及掌握流量场景。
无论B2B规模大小,一定要有自己覆盖的网点。以店达为例,我们覆盖了十万家终端门店,通过每个城市的业务团队可以直达终端,我们可以做一些堆头,促销或者是一些陈列位的展示。经销商、分销商可以做的事情,B2B都可以做到,针对一些类似双十一双十二,或者是B2B周年庆也都会有线上促销活动。同时我们终端门店,它本身就是一个流量入口。
我相信无论多么厉害的品牌商,它的终端覆盖都没有达到100%。而B2B与品牌上的结合,相信1+1一定是大于2的。
这种结合的特性是从厂到端,中间不会有隐藏环节。不需要考虑中间的利益分成。现在大家发现人力成本在不断的攀升,我们也跟很多品牌商聊过,对于B2B平台来说,我们的业务人员在做城市分销的时候,可以同时做很多品牌,这样可以有效减少厂家的人力成本。
我们在拜访小店的时候看到,很多夫妻老婆店的营业柜台上会有小卡片,多数是厂家的名片。作为小店主,缺货的时候再从繁杂的名片里面找厂家的业务员,打电话去订货,这个过程是很繁琐的。B2B可以实现小店一站式购物,同时通过B2B下单,起送金额会更低,
对于小店来讲,就有更多的利润空间。相对品牌来讲,其实是极大地增强了小店的黏性。
此外,很多厂家八九点上班,晚上五六点下班,其实对于B2B平台来讲,我们可以实现7×24小时的购物体验,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即使是店主半夜开始整理货架的时候发现缺货,打电话业务员多半行不通,他可以在B2B上直接下单。
我觉得,一个优秀的B2B,还要具备三大自我修养:深耕区域、维护市场,渠道下沉做品牌商和终端之间的枢纽,以及出货价透明。
其实总结下来,就是在不倒货不乱价的情况下,做精存量市场,做大增量市场。以前信息不对称,同一个商品的价格有高有低,随着信息不对称的减少,我们发现,通过B2B能够真正做到不倒货不乱价,真正意义上专心做我们的渠道,专心深耕我们的区域。
另一个大家关心的问题是,B2B如何赋能我们的品牌创新。以店达为例,店达赋能品牌的三大秘籍是:线上线下高效触达,实时数据精准反馈,品牌联合运营。
什么是线上线下高效触达?去年12月份的时候,我们与江苏太古达成战略合作,同天我们启动了可口可乐超级品牌周的线上活动。做这个活动之前,我们自己做了一个预期,目标是增长到150%。活动之后我们发现订单同比增长了180%,其中非业代订单占比超了60%。这个数据是我们没有想到的。这说明,真正跟厂家合作,是可以产生一些化学反应的。
为什么需要实时数据精准反馈?很多时候,品牌商跟经销商合作的时候,会涉及到打款金额,销售时长,结款时间等等,厂家并不清楚货在什么时间卖给了谁,某一款商品的爆款出现在哪些区域。其实通过与B2B的合作,我们可以及时把销售数据信息反馈到品牌商,通过线上,我们可以更及时地发现问题。如果活动数据不是那么令人满意,也可以及时做一些调整。
那么是品牌联合运营怎么做呢?B2B本身是一个自带IP的平台,因此我们可以做一些新媒体营销、OMO策划。每家B2B公司都有自己的终端门店,这些门店本身就是自带IP的场景。
16年的时候,今麦郎公司的同事找到我们,说想要主推一款叫芒顿小镇的产品,当时江苏这边很少看到。通过调研,我们发现这款产品,从厂家到B2B的中间利润空间是足够多的,小店主销售这一款产品的利润也足够多,每一级的利润分成是非常好的。最终我们决定在江苏主推,通过我们线上的首页轮播,动用一些资源位,加上线下业务团队主推,最终在首推的第一个月,产生了四万箱的销量,铺货一万家,至今我们已经帮助它实现了1500万的销售额。
刚刚提到了跟品牌商合作的一些化学反应。在跟太古可乐签约之前,整个江苏太古给我们的信用额度只有55万。战略合作之后, 信用额度提高到220万。双方合作之后,商品品类不断丰富,除了主力包装之外,非主力包装,包括厂家的新品也在上线。SKU数从16个上升到53个,不同的单品提升了3-9倍的销量增长。同时我们还实现了100%的本地化采购。
店达在品牌合作规划上,未来还会持续做一些品牌代理,像今麦郎、南方,以及江小白这样优秀的品牌。以及做一些厂家新品推广,新品这块我们会加大投入,同时我们现在还在做OEM产品。店达旗下的小猪哒哒纸巾及青哒啤酒,在江苏市场的反馈非常不错。
快消品牌在今天其实已经进入了一个共赢的时代,我们提出一个观点:专业的企业做专业的事,厂家作为商品输入方专注在品牌端、产品端,作为B2B公司,我们专注在渠道端去下沉,去做一些精准的营销。这样的双方结合,必然将产生新供应链生态。
最后想送给在场所有朋友一句话,其实说一千道一万,很多理念并不是最新的,但是很少有人会真正把它落地。那就是:执行力是B2B运营的第一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