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红利”、“流量红利”……这些都逐渐成为了行业发展的过去式。
今年的 To B 似乎从寒冬挺过来了,BAT 和今日头条纷纷将视线转入 To B 领域。面对巨头强势入驻,To B 会迎来怎样的发展局面?
对话嘉宾:
云启资本董事总经理 陈昱
东方富海合伙人 陈利伟
红杉宽带基金合伙人 徐全利
明势资本创始合伙人 黄明明
To B VS To C
陈昱:被大家认为是 To C 的企业——腾讯和今日头条,最近开始做起了 To B 的生意,腾讯成立了云计算事业部,今日头条做了 Lark。面对巨头纷纷拥抱 To B,会对创业者带来什么影响?
陈利伟:这个问题更应该问 BAT,站在投资机构的角度,非常欢迎 BAT 级别的巨头将重心放在 To B 领域。从用户视角来看,巨头的介入主要是用户端的数字化程度,所有的企业消费者完全是线上线下相结合。
企业端需要更多的数字化转型工具,站在 BAT 的角度,一定不会放弃大趋势下的机会。当然,能力有边界,底层提供更多的服务,往上则是构建生态。所以很多企业都在积极融入或者是拥抱 BAT 的 To B 生态。
中国企业服务跟美国相比,就是没有一个很强的生态底座。原来大家寄希望于老牌企业能形成生态底座,但是体量和市值太小,导致他们资源外溢的可能性不大,没有给全行业赋能,因而中国的企业也没有发展起来.
BAT 企业的市值、资源,以及C端掌控力,让它们能够提供相应的生态底座。
徐全利:从两个层面来看,一方面,对国家经济是好事。To C 经过多年的发展,中国在很多层面超越了美国,但中国经济的发展是靠 To B企业在效率提升上的促进。
另一方面,推动行业的发展。如果 BAT 加入 To B,用数据改变行业,提升行业的效率,这是不同维度的竞争。
在美国,亚马逊最开始做零售电商,但是现在 AWS 和云服务占利润的50%以上,这源于零售积累的数据和经验提炼出底层工具输出给第三方。
但是另一方面,这也是中国竞争格局的改变,2C 不用讲,2B 有了企业的进入,对创业者有不同的影响。
我们在投资的时候,会看项目是与 BAT 有正面竞争,还是利用 BAT 的生态?总体来讲,对经济和国家的发展是非常正面的影响。
黄明明:站在创业角度来讲,比如明势投的石墨文档,用户数足够多,产品也做得很好。但公司还没有到一定的规模,巨头进入,提出要么收购,要么自己做。而创始团队的态度是不想被收购。
站在投资人的角度看,现在的情况有点尴尬,头条在2017年投资石墨,腾讯自己做了腾讯文档,阿里也在自己做。
巨头加入后,如果能做开放的平台,扶植在B端的企业,把平台的定位摆得比较好,其实对整个生态一定是更加有益的。
因为它毕竟跟C端不一样,垂直的领域不是赢家通吃的市场。对创业公司来说,在选择赛道前应该先考虑自己是否有壁垒。
To B 企业能光速成长吗?
陈昱:以前中国的投资还以 To C为主,一旦一个模式被验证,就可以爆发增长,迅速通过 IPO 退出,给投资人带来回报,例如拼多多、趣头条。
美国有一家做 RPA 的 To B 企业,2016年有几百万美元收入,2018年达到1.5亿美元,今年据说可以超过5亿美元收入,呈现出光速增长之势。但中国似乎没有看到增长如此快的 To B 企业,为什么?
陈利伟:很多事情都要认命,与基因相关,有时候欲速则不达。当然也有做得好的 To B 企业,比如 Zoom,其产品本身有用户裂变的 To C 属性。
Zoom 的市值和资本效率很高,一度盖过同期上市的几家 To C 企业的风头。
大部分 To B 企业涉及交付实施,与落地场景相结合,快不了,销售大量依靠面销,难以建立用户自传播裂变的能力,所以这有它自己的客观规律。
美国很多投资机构选择 To B,因为投 To B 虽然时间周期长,但是时间在产生价值。
徐全利:我们经常与红杉美国交流,中美差别很大,红杉中国投得最好的是 To C 企业,红杉美国投得最好的都是 To B 企业。
后来我们也在找原因,特别复杂,但是我们长期认为中国会跑出一些比较大的 To B 企业,可能是时间没到,也可能是劳动力成本现在在逐渐上升。
现在我们觉得时间越来越接近了,Zoom 类似于 To C 的增长,积累的时间比较长。
个人的观察,中美有一个比较大的差异,美国比较优秀的企业都是产品化的公司,它们不做定制化项目和服务。
但是国内企业有一些客户定制化要求,现实情况是不能不做定制化的服务,这就造成很多企业陷进去,没有真正打造出一个标准化的产品。
也就是“病毒式传播”的产品非常少,这里有很多可以借鉴的,我认为中国早晚会出来这样的公司。
黄明明:消费互联网的人口红利和中国移动互联网的红利,正在逐渐消失,大家被迫开始转向 To B 领域,对 BAT 也是一样,最不缺流量的腾讯阿里现在流量上涨遭遇瓶颈,这是大前提。
中国有没有高速增长?有。是那些满足用户刚需的 To B 企业,比如明势投的神策、易快报,过去两年基本每年都会增长300%~400%,到一定的规模后,现在是100%~200%。所以更核心的问题是天花板。
中美贸易战里的机遇与挑战
陈昱:最近一个热点——中美贸易战。从去年的贸易谈判升级到今年的意识形态,矛头直指中国的高科技企业,例如华为、大疆、海康卫视。
其实美国想通过遏制中国高科技的发展避免被超越。对中国科技型创业公司来讲,这里既有挑战,又有机遇。
陈利伟:这对于为传统企业赋能的科技公司影响较小,用户的需求更会因此被激发出来。中美贸易战是增加关税,产业链转移会削弱中国的竞争力。
但是产业链不会快速转移,因为中国企业本就会将产业链转移到越南。所有出口的企业都以中小企业为主,中小企业在贸易战的背景下,一直存在对效率型工具的需求。
徐全利:美国政府的看法和高科技公司的看法不一样,我们跟美国独角兽或者高科技公司从公司层面没有受影响,成立中国的 GGV,本土化程度特别快。
美国管理团队特别支持,我们进行了各种层面的技术合作,顺利完成产品本地化,但是大的宏观环境一旦进入出口限制领域,就会有影响。
去硅谷投资的一大批的美元基金,大部分已经撤回来了。一部分资金被投到欧洲、以色列,另一部分投给国内的 To B 企业,所以从这个层面上基金更多地集中在国内的企业,可能是一个附带的影响。
外企在中国做的不好,有很多可以改进的地方,我们叫 Low handing flows,从投资的角度带来了新的结构性的机会。
另一方面,本土创业公司替代进口。以前原本有一些放开政策,现在完全取决于中美贸易战,甚至上升到科技战,这样的衍变,有可能最后会有更多的国产软件替代外资的机会。
黄明明:短期来看,对我们投的好多国内企业来说其实是一个利好消息,包括我们投的大数据的公司,类似于 UI PaaS 这样的公司。
现在国企、央企,包括大的银行层面,都开始找 UI PaaS、AAA 等产品的国内替代品。
几个快速上市的 To C 企业,不能代表中国高科技或者中国科技的演进。但是另外一点确实也不能太狭隘,我们要看这里能不能长出世界级的东西。
明势和被投公司聊的时候,会问一句话,你这个产品是不是做到中国最好?有没有想法到全球市场上跟全球公司一争高低?
所以短期内有好处,但是不希望长期是这样一个封闭状态,这对中国企业发展包括全球化交流,一定不是一个好的事情。当然,这个事情很多时候不是我们能左右的。
科创板会如新三板的结局吗?
陈昱:今年科创板的退出有几个大的特点,一个是注册制,不像以前的行政审批,上市时间具有高度不可控性。二是鼓励高科技企业上市,很多To B的企业属于这个范畴。大家对科创板怎么看,有什么期待?
陈利伟:科创板对于退出有好处,特别是 To B。100多家首批软件类公司占比大概为20%,有19家左右是软件类公司。所以科创板的定位非常符合我们原来一直投的 To B 方向。
科创板能不能成,最重要的是供需双方形成平衡。原来中国的发行市场侧重二级市场或者一级市场,根本没有侧重供需双方的平衡。
徐全利:科创板对企业来说是利好,不仅对中国的投资人,包括我们投的国外几个科技公司外方股东,他们都觉得特别有吸引力。
一是上市会更容易,二是预期市盈率(或者估值)比美国高。科技是资本层面的认可,如果我们投的资金能够在资本市场得到认可,我们会投更多的钱在这个行业。
同时,真正有科技含量的大部分在 To B。政策影响有时候是双面的,奔着科创板或者国内上市准备,结果政策变化,这使得投资交易需要两手准备。
香港上市相对简单,周期短,但是估值太低,A股估值高,没有科创板,周期太长。To B 企业一直是纠结的退出过程。科创板出来以后,预期估值盈利符合要求的情况下,是一个非常好的退出途径。
黄明明:科创板是好事。但是如果说是对科创板的期望,包括政策的制定层面,大家应该降低期望值,否则会出现政府干预的情况。真正健康的资本市场是市场决定,政府只需制定交易规则即可。
企业应该关注业务、关注销售、关注产品,自己做得足够扎实,早晚会在或美股、或A股、或科创板市场上体现出价值。
但是如果自己的事情没做好,整天追风口,最后可能一地鸡毛,什么都没追到。万变不离其宗,自身强则万事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