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94年全功能接入世界互联网算起,中国的互联网已经经历了二十多年的发展。在这二十多年中,中国的互联网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数据,截止2018年末,我国的互联网使用人数已经达到了8.29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了59.6%。
图1:我国网民数量和互联网普及率的变化
数据来源:CNNIC发布的历年《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互联网的发展,对我国经济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从需求侧看,互联网已经全面重塑了衣食住行各个领域。在互联网的助力之下,很多新的消费内容和消费模式被创造了出来,居民消费场景因此不断多元化、消费品质因此不断提升,这些都支持了全社会需求规模的持续扩大。
从供给侧看,互联网作为一种通用目的技术,可以有效地提升各个行业的生产率。在“互联网+”模式之下,互联网通对企业进行连接、赋能,为企业注入了发展动力,从而对经济增长起到了间接的推动作用。
结合供需两方面的因素,现阶段互联网已经成为了推动经济发展的一股重要力量。在未来一段时间内,要推进经济的持续、有效发展,就必须用好互联网经济的力量,利用政策积极引导、支持互联网经济的发展。
对于互联网行业而言,2018年可谓是一个大变革、大整合之年。尽管从总体上看,整个互联网行业的营收还在增长,但在经过多年发展之后,互联网的流量红利正在逐渐见顶,互联网企业的获客成本正在大幅攀升。为了弥补流量红利的下降,各互联网企业一方面开始深耕存量,另一方面则开始积极开拓新的市场。在这种背景下,出现了行业竞争加剧、互联网企业市场“下沉”、线上线下融合加速、跨界竞争不断增加,以及互联网企业业务重心由C端转向B端等新现象。在激烈的竞争之下,整个行业洗牌严重,一些企业从竞争中胜出,而另一些企业则被淘汰出局。此外,在2018年,互联网行业遭遇的监管也空前严格。在严监管之下,整个互联网行业在走向规范化的同时,也经历了一定的业务动荡。
2018年互联网经济发展呈现如下趋势性特征:
1、从总体上看,互联网经济的增长依然比较迅速,但增速已经出现了明显的放缓。
2、互联网的流量红利逐步消耗殆尽,互联网企业的获客成本大幅攀升。
3、互联网企业对存量的竞争开始日趋激烈,其集中体现是对用户使用时间的争夺。
4、互联网行业开始将其业务大举“下沉”。
5、互联网企业开始布局线下,线上线下市场逐渐走向融合。
6、 互联网企业的跨界竞争愈演愈烈,来自不同行业的企业发生碰撞。
7、互联网行业面临“洗牌”,企业优胜劣汰明显。
8、互联网行业面临的监管趋于严格。
除了上述的八个趋势外,2018年互联网行业发生的最大变革,是大批企业开始将自己的业务重心从消费互联网转向了产业互联网。在2018腾讯全球合作伙伴大会前夕,腾讯董事会主席马化腾宣布公开信称:移动互联网的上半场已经接近尾声,下半场的序幕正在拉开,而其主战场正在从消费互联网向产业互联网转移。马化腾的判断一出,立即受到了业界的广泛响应,包括阿里巴巴、百度在内的大型互联网企业都先后表述了同样的观点,并提出了相应的产业互联网发展方案。
■ 1、何为“产业互联网”?
所谓“产业互联网”,是与“消费互联网”相对应的概念,它指的是应用互联网技术进行连接、重构传统行业。消费互联网面向的是个人消费者,其目标是满足个人消费体验,帮助既有产品、服务更好地销售和流通,而产业互联网主要面向企业提供生产型服务。
从理论渊源上看,“产业互联网”有两个渊源:一个渊源是源自西方的“Industrial Internet”。这一概念最早源自于硅谷的沙利文(Frost & Sullivan)咨询公司于2000年发布的一个咨询报告。在这份报告中,“Industrial Internet” 被定义为用复杂物理机器和网络化传感器及软件实现的制造业企业互联。限于当时的技术条件,这一概念在当时并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直到2012年,通用公司在报告《产业互联网:打破智慧与机器的边界》中重提了这一概念,它才逐渐被人们所接受。尽管在通用公司的报告中,“Industrial Internet”设计工业、交通、能源、医疗等各个领域,但其主要应用是在工业,所以在这个概念被引入国内时,它被翻译为了“工业互联网”。另一个渊源则来自于国内一些企业的具体实践。早在中国互联网发展的初期,就有一批企业专注于从事为企业服务的“B端业务”。其中的一些企业将自己的业务命名为“产业互联网”。
图2:产业互联网的实践发展
需要指出的是,无论是“Industrial Internet”,还是早期国内企业提出的“产业互联网”,关注的都只是一定技术条件下,互联网技术在某一产业链环节上的应用。“Industrial Internet”关注的主要是物联网技术对制造环节的应用,而早期企业强调的“产业互联网”强调的则更多是互联网在销售环节的应用。显然,现代意义上的产业互联网概念要比这两个概念远为宽泛:它强调的是传统企业将互联网将技术全面应用到产业价值链,从生产、交易、融资、流通等环节切入,以网络平台模式来进行信息、资源、资金三方面的整合,从而提升整个产业的运行效率,它已经远远超出了对某个具体技术,或者价值链某一环节的关注。
这里,我们需要强调一下“互联网+”与“产业互联网”这两个概念之间的区别。“互联网+”可以理解为“互联网+各行各业”,它强调的是连接,是发挥互联网在社会资源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无论是“互联网+金融”、“互联网+零售”,还是“互联网+教育”,关注的都主要是基于互联网连接所带来的信息提供和匹配的技术力量。而“产业互联网”则不同,它除了强调互联网技术的链接作用之外,还强调互联网技术与具体产业的融合,强调互联网技术在提升产业效率方面的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讲,“产业互联网”其实可以被视为是“互联网+”概念的迭代和升级。
图3:“互联网+”与产业互联网的异同
■ 2、产业互联网对商业生态的影响
产业互联网的发展,将会对整个商业生态产生重大的影响。总体来说,由产业互联网带来的影响将会表现在五个方面:
第一是市场的融合。在习惯上,人们习惯于将整个经济分解成若干个市场,例如产品市场、金融市场、劳动力市场等来看待。在这几个市场之间,决策主体的行为是相对独立的,信息在各市场之间的传导比较缓慢。而随着产业互联网的发展,在智能化供需配置器的支持之下,不同市场之间的隔阂将会被打通,供求信息在市场之间的传导将会变得更为迅速。企业可以更快地感知到消费者需求的变化,并有针对地调整生产和销售策略。在这种条件下,产业互联网的发展将会大幅提升整个社会的资源配置效率,从而让经济的全要素生产率获得比较显著的提高。
图4:产业互联网带来的市场融合
第二是产品的升级。在传统的经济条件下,制造业和服务业之间、硬件和服务之间都是相对隔绝的。随着产业互联网的发展,这些隔绝将会逐渐被打破。通过利用信息技术,传统制造业产出的物理产品中将嵌入越来越多的数字功能。这促使硬件产品逐步地向软件化、服务化的方向发展,使得用户和企业都可以持续保持连接合交互,按照使用状况购买服务的方式将会逐渐普及。
第三是运营商的人机协同。在数据和算法的支持下,人工和机器之间的分工合作将能达到更高层面的协同水平,人与机器之间将有望实现无缝衔接。大量的流程性工作将可以由机器来承担,而人则可以更多地参与到对机器进行维护管理,以及那些更需要创造性的决策工作当中去。
第四是推进企业组织形式的变革。按照罗纳德·科斯的观点,企业与市场是彼此对立的两种资源配置方式,企业是由层级化形式组织起来的,通过命令来调配资源,而市场则是通过资源交换来实现资源的配置。企业与市场之间的边界是由企业管理成本与市场交易成本之间的权衡决定的。科斯的这种观点很好地刻画了传统经济下的现实,然而随着产业互联网的发展,这种现实将会发生很大的改变。首先,由于产业互联网能够大幅降低不同企业之间的交互成本,企业的边界将会因此而扩展,企业内外之间的边界将会变得更加模糊。一些原本属于企业内部的部门,可能逐步分离出去成为独立的企业,并以一种网络的形式与原有的决策核心继续合作、互动。其次,在企业内部,层级之间的交流成本也将出现大幅度的下降,这会促使企业逐渐从层级化转向扁平化,形成“前-后-中”台的组织模式——前台小团队灵活机动对接市场,中台建立综合技术和资源支持平台降本增效,后台则重点打造数据能力提升管理决策水平。再次,在产业互联网的支持之下,组织也将告别固化特征,转而变得更为弹性化,从而可以更好地适应市场形势的变化。总而言之,产业互联网的发展将会带来企业组织形式的一次大变革,网络化、扁平化、弹性化、自适应将成为新一代企业的重要特征。
第五是新商业生态的形成。在传统时代,商业的竞争是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而随着产业互联网的发展,商业的竞争则会是生态与生态之间的竞争。互联网企业将利用连接器、工具箱和生态来构建产业互联网平台,利用信息技术与各行各业深度融合,推动各行各业的转型升级,创造新产品、新业务与新模式。
目前,不少互联网企业已经开始在商业生态的构建上积极布局。以腾讯为例:首先,腾讯用其自身的资源,为合作企业提供了入口服务,从而充当了基础连接器的作用。其次,腾讯为合作企业提供了多样化、系统化和智能化的数字工具箱,从而改善了企业的数字化生存力。再次,腾讯通过合作、服务和投资,进行生态共建,为合作企业提供了技术、市场,以及资金方面的全方位支持。这些措施都对优化商业生态、改善生态活力起到了重要作用。
图5:腾讯的产业互联网生态
需要强调的是,在生态构建的过程中,云将成为实现新型数字生态的基础要素。借助云,可以实现IT普惠化、信息的互联化和应用弹性化,用户、企业和政府可以以更低的成本高效率地实现互联、沟通与合作。
■ 3、产业互联网的机遇和发展阻碍
由于人口红利殆尽、同行竞争激烈、监管政策趋严等原因,消费互联网正在日益红海化。而与此同时,产业互联网则存在着巨大的市场空间,其潜力还有待开发。我们可以从两者的连接数和app需求量来窥得一些端倪。消费互联网的连接对象主要是人与PC、手机等终端,其连接数量大约为35亿个,而产业互联网连接的对象则包括人、设备、软件、工厂、产品,以及各类要素,其潜在的连接数量可能达到数百亿。从app的数量上看,整个消费互联网现有的app只有几百万个,而据估计,仅在工业领域,产业互联网需要的app数就约有6000万。
巨大的市场潜力意味着巨大的商业机会。目前,美国的企业级服务公司Oracle、SAP、Salesforce合计拥有4,206亿美元的市值,而我国传统企业级服务公司如用友、东软、金蝶的合计体量则只有142亿美元,由此可见其中发展的空间依然十分巨大。在今后20年中,随着互联网对所有产业的重塑,这部分市场潜力将被逐渐释放出来。普华永道曾经做过估计,到2025年,中国科技企业整体市值规模将达40-50万亿元人民币,其中T2B2C模式的代表性企业将占据一半以上规模。
需要强调的是,从对国民经济发展的影响来看,产业互联网的意义要比消费互联网更为重大。2015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供给侧改革,指出我国产业升级已经滞后于消费升级,低端去产能、去库存及中高端降成本、补短板是目前产业发展的重点方向。随着数字化资源通过各种形式源源不断渗透进产业链的每一个环节,新兴技术在产业互联网领域的应用逐渐从下游延伸至上游,从需求侧贯通至供给侧,价值贡献从依赖需求侧升级至需求提升与供给效率改进并重,终极目标是整个链条实现数据驱动、智能驱动,这是产业互联网未来演进的方向。
■ 4、产业互联网发展中的难点
尽管产业互联网的潜力十分巨大,但相对于消费互联网,其发展却比较滞后。除了技术因素外,这和产业互联网本身的特征有很大的关系。
第一,各产业都具有自身的特征,使得发展产业互联网的规模优势很难实现。虽然产业互联网作为一个整体潜力巨大,但由于产业的性状各异,因此具体到每一个产业,其市场却很小。在这种情况下,企业进行建设的规模经济就很难实现,投资很难得到回报。事实上,在各个产业中,一些代表性企业都在从本产业的实际出发,进行着产业互联网的实践。其中的一些企业非常优秀,但却受限于市场规模,难以发展壮大。
一个典型的例子是通用电气的Predix平台。这一平台拥有完整的“边缘+平台+应用”构架,为很多工业企业提供相关服务。在Predix的发展达到鼎盛时,整个工业互联网的圈子都言必称Predix,而做工业平台的企业则更是纷纷以Predix作为榜样。不过,Predix在业务上表现突出的同时,却没有给通用带来相应的利润回报。最终,通用不得不选择对其进行剥离。Predix所遭受的挫折当然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但应用过于专业化,市场规模相对狭小无意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
第二,产业互联网对企业组织结构的变革有很大要求。如果没有组织的系统变革,单靠信息系统和技术来推动,产业互联网发展难度很大。然而,组织变革并非易事,难以在一朝一夕实现。
第三,产业互联网的发展需要多个环节环环相扣,很难像消费互联网那样实现单点突破。在消费互联网中,企业的盈利模式相对简单,只要开发一个软件,开通一个app,就可以让用户下载,通过增值来获得收费。这种模式很简单,很容易复制,可以迅速扩大规模。但是,产业互联网的发展却很困难,一个模式的成功往往需要其他产业和企业的配合,因此很难迅速发展。
第四,产业互联网对基础设施和技术的要求较高,对于资本的需求也更大。单单依靠一个或几个企业,都难以支撑起产业互联网的快速发展。
综合以上因素,尽管产业互联网的市场潜力巨大,但是其发展面临的阻碍也不小。为了促进产业互联网的发展,需要互联网企业、具体产业的企业,以及政府积极配合,从而形成合力。
■ 5、产业互联网发展的模块化思路
在现有的实践当中,产业互联网的建设主要有两种流行路径。一种路径是传统企业的互联网化,将在某一个具体企业中应用良好的技术和经验推广到行业范围。例如,通用电气就采用了这种产业互联网的路径。另一种路径是互联网企业的产业化,将互联网领域发展出的技术、流程应用到具体的行业。例如,谷歌就是采用这一路径的代表。
无论是传统企业的互联网化,还是互联网企业的产业化,都存在优势与不足。传统企业互联网化的优势在于,企业更了解本行业特征,因此开发的平台和网络更能适应本行业企业的需求。不过,由于各行业的差异性巨大,在一个行业成功的模式很难被复制到另一个行业,因此建设的规模效应很难发挥出来,投资者的营利性也就难以保证。互联网企业产业化的优势则在于,可以在短时间内整合多个行业,实现跨行业协调。但是,由于互联网企业本身并不熟悉传统产业,因此这种整合很难深入到产业内部,从根本上提升产业效率。
针对以上情况,我们认为,相比于以上两种路径,另一条中间道路——“模块化”的建设思路可能会更适合于产业互联网的发展。
“模块化”一词最早来自于工程设计领域。1997年,哈佛大学商学院的两位教授鲍德温(Carliss Baldwin)和克拉克(Kim Clark)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了一篇题为《模块化时代的管理》的论文,从而将“模块化”的概念引入了管理学界。
根据鲍德温和克拉克的定义,所谓“模块化”,就是一个将复杂系统分解成相对简单、具有独立功能、能够独立运行的子系统的过程。这里所指的复杂系统被称为“模块化系统”,它可以是一件产品,也可以是一个过程。通过“模块化”,它可以被分解成若干个部分,这些部分就是“模块”。这些模块都是被独立设计的,但它们可以通过某些规则联系起来,共同发挥系统的整体功能。
与整体化的设计和制作相比,“模块化”具有很多优势:它可以让各个模块独立设计,从而最大程度节约所需要的信息;可以为创新提供足够的空间和激励,从而大幅度促进创新的进行;可以大幅增强系统的应变能力,从而更能够适应市场变化的需要。因此,在产业互联网的推进过程中,采用模块化的思路或许会是比较好的一种选择。
根据这种思路,由于具体产业中的企业具有更多的“局部知识”(local knowledge),因此更适合于扮演“模块设计者”的角色。它们更适合于从自身的实践经验出发,积极探索属于本行业规则和商业模式。而相比之下,互联网企业在“局部知识”的拥有上则是较弱的,因此不太适合介入具体的行业,它们更适合于从事如下三种角色:
一是连接器。它为各行各业进入数字世界提供最丰富的数字接口。消费互联网以人为中心,连接人与人、人与物,人与服务。产业互联网以企业为重点,将连接拓展到机器设备、物资材料等,具有连接数量多、行业应用广泛、流程再造的特征。
二是工具箱。它为各行各业数字化转型提供最完备的数字工具。例如,腾讯公司就可提供“云大智”(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安全能力、移动支付、社交广告、企业微信以及公众号、小程序等七大数字工具。这些工具与传统企业的能力素质相结合、相配套,塑造出全新的数字竞争力,不断提高数字化生存能力。
三是生态共建者。它与各行各业共建数字生态共同体。产业互联网不是一棵粗壮的大树,而是一片茂盛的森林。它是一个互相依存、开放合作的世界,不再羁于行业、地域等因素带来的条块分割,而是开始发生越来越多的关联融通。产业互联网让跨界地带产生丰富的创新空间,形成数字生态共同体。
此外,由于产业互联网的建设需要大量的投入,并且投入具有很强的正外部性,因此仅仅依靠企业来进行建设是缺乏效率的。考虑到这点,政府应当对产业互联网的建设进行扶持。
2018年,整个互联网经济经历了重大的变化。尽管从整体来看,互联网经济仍然保持了强劲的增长势头,但随着流量红利的殆尽、监管的日趋加强,整个互联网行业的竞争日趋激烈,行业洗牌也日益明显。与此同时,整个行业也出现了很多新的势头,互联网企业业务“下沉”、线上线下融合等新趋势纷纷出现。其中,众多互联网企业开始将业务关注点从C端转向B段,从消费互联网转向产业互联网是最为值得关注的趋势。可以预见,在未来几年内,整个互联网经济的发展将会呈现出一个完全不同的局面。
互联网经济是整个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引导、规范互联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如下几点工作是需要重视的:
第一,应当对互联网经济的作用予以肯定,要清醒认识到其对国民经济的作用。长期以来,人们对于互联网经济的作用一直有一种疑问。一些观点认为,互联网经济是“虚拟经济”,对于国民经济的作用并不大。这种认识显然是错误的。一方面,互联网经济本身就具有一定的体量,2018年整个互联网经济的营收总额已经占到了我国GDP的5.2%,这一点不容忽视。另一方面,互联网还会对其他产业起到很大的支持和促进作用,从而间接对国民经济产生贡献。如果考虑到这种效果,那么互联网经济的作用将是不可小视的。尤其需要指出的是,随着互联网企业纷纷将业务重心从消费互联网转向产业互联网,不仅互联网行业本身的营业总量将会显著上升,其对其他产业的支持和带动作用也将会变得更大。从这个角度看,互联网经济在我国经济中所扮演的角色将会越来越重要。
第二,对于互联网行业,应当积极采取审慎包容的态度,在监管上不宜过于严格。互联网当然不是法外之地,必要的监管是必须的。但是,互联网行业又是最富有活力,最有创造精神的领域,其创新是十分频繁的。因此,对于互联网行业中出现的一些新事物、新现象,应当秉承一种包容的态度来对待,不应该简单套用传统经济条件下的一些经验。这里尤其需要指出的一点是,现在互联网行业的竞争中出现了很多新现象,包括“一家独大”、“屏蔽”等,在传统经济条件下都是比较少见的。对于这些现象,应当结合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而不应该套用传统的竞争政策来规制。
第三,应当对产业互联网的发展给予必要的支持。由消费互联网转向产业互联网,是近期互联网行业最为重要的转变。这个转变不仅会重塑整个互联网行业,也会对整个国民经济带来很大的促进作用。不过,产业互联网的建设投入是巨大的、并且还具有很强的正外部性。因此,如果把产业互联网的建设仅仅交给企业,将是没有效率的。从这个意义上讲,政府应当积极利用产业政策对产业互联网的建设予以大力支持,尤其是应当承担一定的基础设施建设。唯有如此,我国的产业互联网才能发展得更快、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