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互联网,是做失血狂奔的独角兽?还是厚积薄发的斑马?

张帆 思维浓汤 2019-09-05 12:58:54

在经历了前几年的创业大潮之后,2019年,风口不再涌现,资本走向谨慎,即便是大公司,也面临诸多挑战和不确定性。

移动互联网流量失速,普遍出现盈利困难。从去年下半年开始,腾讯阿里提出要全面转型to B之后,产业互联网逐步进入视野。

移动互联网独角兽们纷纷驻足,烧钱获得的流量挣扎于如何变现。当全球经济衰退,资本市场募集困难,产业互联网需要这样的失血独角兽嘛?

独角兽和斑马

Unicorn独角兽是神话传说中的一种虚构生物——那么独角兽公司也是一场“幻觉”吗?

独角兽企业,一般指风险投资界对于10亿美元以上估值科技公司的称谓。

斑马企业是指能盈利并能够改进产业生态的企业,其初衷并非颠覆当前市场。

独角兽企业的目的是爆发式增长,看重的是数量、具有竞争壁垒并且造成垄断。而斑马企业的愿景则是持久经营,着重盈利与协同。

在风投界,颠覆和创新受到了高度追捧。投资人们投入大把资源和风投资金来找寻所谓的“独角兽”企业,带着一夜暴富和一战成名的希冀。

image.png

Edward Chin@Eureeca.com

被高估的独角兽

独角兽的估值一般是基于投资人或风险投资人对它们成长性和发展性的预估,这属于一种长期预测。也就是说,它们的估值与它们的财务表现并无直接关系。甚至不少公司在开始运营时完全不盈利。

当前的科技发展和风险资金的结构已经扭曲。

相对于质量,流量可能更受追捧;相对于可持续增长,“快进快出”的模式可能更受欢迎;相对于持续经营所带来的收益,短期变现可能更加流行。

资本追逐的是颠覆性的“独角兽”公司,而不是支持那些谙于修缮、精耕细作、甘当桥梁、连接产业的“斑马”公司。

image.png

据群喝水的“斑马”

斑马真实,独角兽虚幻。

斑马企业有黑又有白,追求盈利,并且给产业带来实质性的贡献。

斑马企业互惠,个别企业能给产业带来更高的效率。

斑马企业拥有无与伦比的耐力,只要环境允许,就会一直坚持下去。

投资机构也没钱了

2019,很多投资机构都没钱了。

资金是投资机构的最大弹药,很多机构没有钱投资了,募集基金出现了普遍性的难度加大。

大量的已投资项目无法良性退出。

不乏一些大牌的明星级的投资机构,投资了四五百个项目,但是可能只有不到十个项目成功IPO退出;

美每股破发成常态,一级二级市场价格倒挂,平均跌幅22%,首日破发33%。这是5亿美金以上市值公司的数据。

有些已经上市的项目,收益率并没有想象中的高。

有很多明星项目,经过几轮融资,成功上市后发现,股票价格套现退出后,扣除税费、基金管理费等成本之后,投资人的综合年化收益率比想象中的低非常多。

敬畏商业规则

“先做起用户规模,再考虑商业化变现”  这条商业影响了很多创业公司。

当一个互联网服务公司的信息,产品,补贴铺天盖地地向你涌来的时候,你会认为这个公司可能是唯一的选择并接受为默认的市场领导者。

image.png

当通过这种无比强势的“烧钱”方式来逼迫其他竞争者离场之后,就获得了垄断地位。

这是大多数C端互联网公司从负利润做到超额利润的商业本质。

需要注意的是,为了获得垄断地位付出的成本,不能高于完成了垄断后可以赚到的利润。

因此,通常需要高频业务切入,获得局部垄断的C端流量,然后挖掘“多维化”用户价值的路径。

什么叫“多维化”用户的价值?

就是把自己的公司作为一个用户流量的入口。 除了流量广告变现,也许还能给你提供额外服务,或者获取你的数据后提供给有对这些数据变现能力的企业来实现其他商业目的,比如流量公司大火的“现金贷”。

燃鹅,C端用户的“多维价值”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好转化。电商依然是已知的互联网商业模式中最好的变现模式之一,实际变现情况如何?

贫穷的流量金矿

一批被资本和流量最后的美好时光加持的移动互联网明星公司,考虑赚钱的事有点晚了。

小红书面临多事之秋,从激起的“清洗 KOL”舆论风波,到因为YP被应用市场下架,尝试商业化变现带来的压力,使得公司的面对各种意想不到的挑战。

另一家新经济独角兽公司,从事健身应用的Keep,也加快了商业化变现的尝试,从线上线下两路掘金。

和小红书、Keep一样为营收努力的,还有美图、喜马拉雅、即刻、蜻蜓FM甚至滴滴、美团……它们借着移动互联网的爆发浪潮,以及2014— 2015 年资本狂欢催动的最后绽放期,做出了现象级公司。一方面收割了大量用户,另一方面在业务增长和财务数据上,却表现出与流量并不相符的窘迫。

从这个层面来说,这些明星级应用,称得上是贫穷的“流量金矿”。

增长背后,是中国互联网用户规模的跃升。根据CNNIC数据,过去 10 年里,中国互联网用户规模增长近乎 3 倍,达到8. 02 亿 ,这批独角兽和创业公司水涨船高。

在资本充裕时期,“烧钱”是常态。Keep最新一轮融资停在 2018 年7 月的1.27 亿美元。小红书的上次融资是在 2018 年 6 月阿里巴巴领投的 3 亿美元。

但“世道艰难”的时候,大多数公司都开始小心行事。

围绕着用户,用户需要什么,就为之提供什么服务,先做起用户规模,再考虑商业化变现——这看起来近乎完美。

但资本涌入催熟,行业早早被透支,风险被暂时隐藏了。

手握海量用户,变现已成当务之急。再怎么强调“用户增长才是对投资人最好的回报”,也得在商言商,用商业化支撑估值。

烧钱or赚钱?

互联网创业有两类。

第一类公司是先积累用户和流量,积累一定的阶段,形成了局部垄断效应或者规模效应,才能爬过盈亏平衡点。

在第一步不挣钱的时候埋好了第二步或者第三步挣钱的线索,如果能做到这一点,VC愿意把钱给这样的创业者去烧。

但想发展成阿里这样平台型巨型独角兽,一招翻盘,属于极小概率事件,却通常很难碰到。

第二类创立第一天就赚钱的公司,不仅一项产品服务赚钱,每样产品服务都赚钱,能越扩张越赚钱。

To B客户有信任升级过程,产业互联网商业模式正应从多角度挖掘客户价值,这即是提高用户粘性的需求,也是行业大数据实现的路径,生意本质高效盈利的需求。

回归商业本质

产业互联网,通过新技术手段和商业模式改造,打破原有产业链中企业边界,实现多种生产要素跨区域、跨企业主体的统一和高效调配,以此来提高整个产业的生产以及流通效率。

从大的经济周期来看,产业互联网出现有其必然因素。在过去十年,移动互联网浪潮来临之后,中国经济形态的变革更多是发生在终端消费领域。而未来十年,中国经济形态更深刻的企业服务变革将出现在各个行业上游供应链。

产业互联网更多机会来自于传统行业升级,是利用新的技术手段或者商业模式,对这些旧的业态进行一种改升级造、综合服务,而非一上来就喊颠覆。

一方面,行业升级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一厢情愿的改造行业只会四处碰壁;另一方面,很多好的想法可能未必适合现在实现,也有可能未必是你来实现。

产业太大了,难以形成产业垄断从而获得超额利润;

产业太大了,需要保持很长时间段内持续赚钱发展;

产业太大了,产业巨头抱团升级屌丝探索细分领域。

巨头的产业互联网

7月31日,国务院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郝鹏会见了腾讯公司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

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郝鹏会见腾讯董事会主席兼CEO马化腾。图/国资委网站

郝鹏在会见中强调,国资委鼓励支持中央企业与腾讯公司等互联网企业加强务实合作,将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经济发展新动能。

就在一个多月前,郝鹏还会见了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身兼国资委党政一把手的郝鹏接连会见马云马化腾两位互联网企业家,或预示着“央企+互联网”的混改模式将进一步加速。

央企是我国经济发展的“稳定器”和“火车头”,央企混改可有效“推动国内国有资本与社会资本的管理协作、产业协同和资源共享”“实现资本结构优化”等作用。

“央企+互联网”是央企混改一个明显的趋势,这对央企和互联网企业互利共赢。借助互联网企业的技术优势和创新能力,央企能够加快实现从“工业革命”到“信息化革命”的产业升级。而互联网公司则可以撬动庞大的央企资本,进入新的产业领域,更好地发挥其技术和创新能力。

政府支持创业

上海发布创投新政,助推长三角创业投资行业联动发展。

7月30日,为进一步促进创业投资服务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科技创新提供持续推动力,上海市人民政府发布《关于促进上海创业投资持续健康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下称《意见》)。

从统筹协调、财政投入、服务模式、市场化运作机制、多层次金融体系联动、人才引进与培养等方面,全方位支持创业投资基金发展。

《意见》指出,要充分发挥各类政府投资基金的引导带动作用。

具体而言,逐步增加对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天使投资引导基金的财政投入。

进一步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放大作用,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带动各类社会资金开展创业投资。积极探索形成财政资金、国资收益和社会资金多渠道并举的滚动投入机制。

“政府在发挥逆周期调节能力,有助于缓解创投募资难压力。”

究竟如何做?

产业互联网,巨头有巨头的玩法,屌丝有屌丝的路。

穿越大周期,度过寒冬的创业公司才有机会持续创造更大价值。

活着,活得更好。

赚钱,更高效的赚钱。

产业互联网是马拉松,像斑马一直跑下去。

有一天,或能肋生双翼,蜕变成真正的独角兽。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