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春花「中国企业500强论坛」专题报告3:数字化升级从改变认知开始

陈春花 春暖花开 2019-09-11 10:26:01

导读:今天我们和大家分享陈春花老师「2019中国500强企业高峰论坛」专题报告中的最后一部分,改变认知,才能真正理解数字化和产业新时代所带来的商业市场和消费的变化。

在理解技术和数字对产业的影响时,在认知上,企业家至少要有六个根本性调整,不能再用原有的经验。 

01 一切正在转化为数字

我们今天一切都在转化为数据,其实有机会在两个方向做调整。一个方向就是模式创新,另一个方向就是效率改变。

有很多人问我:「陈老师,传统企业有办法像互联网企业那样模式创新吗?」数字化带来最大的好处是什么?我们以前的制造企业,谁用你的产品,其实你是根本不知道的。数字化来了之后,你就会发现谁用你的产品,其实你是知道的。数字化又带来另外一个帮助,就是当你能够完全做数字化的时候,整个供应价值效率是可以做改变的。

举个例子,以前在农业讲得最多的是什么?种子、养殖或者种植的过程,这里就涉及到土地、农民的能力和水平,接着下来是天气、农产品生产,然后到物流、配送,最后到餐桌上。可是当我们农业企业做转型的时候,这些东西说重要也不重要。影响它的还有什么?其实是金融、供应链、农业信息技术。所以我们就决定从田间到餐桌,提高端到端的效率,把损耗减掉,就是效率改变。这个损耗只要调整1%,产业的空间就变得非常巨大。一切转化为数据的时候,你就会发现,能够创新和创造的空间实际上是在变多。

我再给大家举例子,现在拍电影、拍电视和以前都不一样。以前要有好剧本、好编剧、好导演,然后有著名演员,电视电影才会卖座。现在不是这样,现在有个故事就扔到网上问大家,你觉得故事应该怎么发展?一堆人跟着就来编了。编完之后,我们就告诉他,既然你编了这个,你觉得谁来演男主角和女主角?大家又开始推荐。推荐最多的基本上就被选上。然后接着问这样的故事、这样的演员,你觉得谁做导演最合适?大家就又开始选导演。等拍出来,一般都会是头部剧的,为什么?因为参与选的人已经参与创造,所以最后他一定要看的。

当一切转化为数据的时候,到底变了什么东西?

1.数据即洞察
你理解数据,才可以理解消费者、理解市场。在数据出现的时候,把三样东西变了。
第一个变化,从顾客到用户。如果你只有顾客没有用户,今天就没有机会。
第二个变化,我们原来是以产品为中心,现在必须以数据为中心,之前企业和市场之间的关系是用产品去连接的,现在是用数据来连接的。
第三个变化,以前是供应链关系,把供应链做得有竞争力,企业就有竞争力了。现在不是,现在是协同关系,也就是我和我所有的合作伙伴是共生关系。

2.数据即包容
当拥有数据的时候,其实可以融合更多的需求,产生出更多的产品。
举一个例子,以前我们没有办法让聋哑人非常有效地参与到所有的日常生活中,原因就在于学手语非常难,但是当把手语变成数据的时候,就可以转化成文本,就可以非常容易地去做交流。当转为数据的时候,可以有更多的机会、更多的可能性出来。
今天华为一年销售额超过1000亿美元,迈入千亿美元俱乐部,华为怎么迈进去的?这就是其中它做的事情,怎么让企业和未来组合在一起?华为现在正在做 「数字行动计划」,连接应用和技能。在过去十年中,华为帮助108个国家三万多学生提高数字能力。当它做这件事情的时候,其实就等于未来和它组合在一起。一切正在转化为数据,数据即洞察,数据即包容,数据其实是一个行动计划。

image.png

02 连接比拥有更重要

今天是不断动态、不断迭代、不断优化、不断变化的过程。任何一个人其实都应对不了,那么怎么才能够去接受呢?就是和更多人组合起来,得到智慧,所以连接比拥有更重要。
我们看到所有的连接共享,当它们不断地改变人类生活的时候,这些企业就会脱颖而出。无论Uber、滴滴,还是今天更多的这些变化,我们看到的情形就是这个概念做出来的。所以我们就需要企业有能力去做开放式的协同平台,比如海尔的开放式创新协同平台,我觉得做得非常棒,它有一个「解决者创新平台」,上面就有四十万人,在一千多个领域内不断做创新。这并不是海尔的人,可他们可以去满足海尔对创新的需求。这样的一种连接,就让海尔拥有了非常多面向未来的创新可能性。

华为把战略直接就定在连接人上。为什么它开始要做手机,接着下来做计算机,再往下来做电视机?它要把所有东西连接起来,而这些连接都需要一个屏,所以它用大屏小屏把你连在一起。它的手机未来战略就叫「1+8+N」,到了2025年就会有1000亿的连接。其中55%是在商业领域,45%在个人消费领域。当把这些连起来的时候,空间显得特别巨大。

03 开放、信任和协同是关键

数字带来最重要的是可信度、安全性。如果不能提供可控性、安全性,你很难得到真实的发展。在很多领域中,领先的企业为什么做得好?就是它和非常多生态伙伴建命运共同体,这个命运共同体就可以使得它的发展非常顺畅。
我们所有人都说新零售对零售的冲击太大,虚体经济对实体经济的冲击太大。7-11便利店从来不说自己是互联网公司,可是它今天依然保持着非常强劲的增长。为什么?原因就是它在很早的时候,就采用互联的方式,建立了和生态伙伴之间的可信度、开放协同,取得很好的效率。 

从可信开放的角度,我们看另外一个案例——小米。用八年时间走进世界500强,不是小米自己,而是它所打造的社群——米之家,这个协同和共同成长的平台,让它和这么多个人和机构去做合作,跟1.32亿智能设备去做连接。

image.png

当一切转化为数据,就要建立可靠、信任和连接。腾讯就把自己的战略改变一个词,它要成为连接者。整个组织开始从to B到to C做转换。它认为未来的连接是人与人、人与商业/服务、人与智能硬件,这是一个根本性的连接。它需要自己成为一个连接者,然后才能够找到发展的空间。当它把这个定位在战略中时,它的市值就可以如此高了。
我引用马化腾的一句话:

合作伙伴自主生长、没有疆界、开放分享,才是互联网的新生态。如果你认为他必须遵从你,这个时候你不是一个开放的互联网新生态。

引用这句话是想告诉大家,想成为一个连接者,其实并不容易,因为你必须能够让别人自主成长,你必须要保证别人是一个独立的主体。

04 从竞争逻辑转向共生逻辑

我和廖建文老师(京东的首席战略官)花了两年多的时间研究战略的底层逻辑,现在持续还在做。面对数字化和新产业时代,在战略的底层逻辑上,需要一个彻底改变,就是你能不能够从竞争逻辑转向共生逻辑。

image.png

在工业时代,我们其实就是在满足需求,所以我们常常讨论的是比较优势,讨论如何获得竞争优势,怎么能在竞争中赢。现在到了数字化时代,核心不在于你满足需求,而在于你能不能够为顾客价值创造需求,也就是说很多需求是创造出来的,这也是为什么我希望大家都能够融合到技术里。

当你创造顾客价值的时候,其实就没有对手。在真实的市场当中的确是竞争的,但是取胜的企业一定是要离开竞争的。你一定要记住,今天你没有对手,你要问自己能和谁在一起,才能创造新东西,你应该要有合作者,你才会有新的空间,这就是共生逻辑。今天你能否把输赢的概念放掉,变成真正的合作共生体系才是关键。 

在定战略中,我们最关心三件事情,第一件事情就是「我想做什么」,第二件事情就是「我能做什么」,第三件事情就是「我可以做什么」。
在工业时代用竞争逻辑,「我想做什么」就是你的初心和梦想。「我能做什么」就是你拥有的资源和能力。「我可做什么」就是你在这个产业中的位置和你对它的理解,以及你对产业规律的把握。
当我们来到数字化时代的时候,还是这三个问题,但是你会发现逻辑全变了。「我想做什么」就看你可不可以重新定义它,只要能重新定义它,你就可以去做了。所以你会发现今天非常多创业者,和传统企业不太一样,他好像每件事情都敢做,原因就在于给它赋予新的意义。「我能做什么」也不太问资源能力,好像什么都能做。为什么呢?就是因为它连接。「我可做什么」也不太受限制。为什么?因为它可以跨界。

image.png

战略认知底层逻辑的改变,就是从竞争逻辑转向共生逻辑。今天虽然大的经济环境和整个经济增长在调整中,和之前不太一样,但是对于单一企业来讲,发展机会还是蛮多的。因为完全可以重新定义,不断连接,跨界寻求新空间。

05 顾客主义

给顾客创造价值,还真的要和数字化在一起,因为数字化是能够帮助我们打开整个战略选择谜题的唯一钥匙。当数字化来的时候,可以让你更加贴近顾客。以前企业把产品卖掉,并不知道谁买,数字化时代,你知道是谁买产品,你回到顾客端的逻辑就更可靠。
我和廖老师不断研究,我们发现,今天实际上机会是更多的。从顾客一端看,能发现顾客新需求,我们称之为洞见。如果能给顾客创造新的需求,我们称之为远见。今天的技术我们不断迭代和更新,我们称之为渐进技术。我们把不同的技术、研究新技术放到领域里,叫做激进技术。
当我们把顾客的需求和技术组合应用的时候,会发现有四个全新的战略可以得出来,甚至可以推进行业的变化。今天传统电视机销量急剧下滑,可是2018年电视机卖得非常好的是小米电视。因为它推的是互联网电视。技术和需求去做组合的时候,完全可以推进产业新的需求。当技术和未来的需求变化,企业就成为革新者;现有需求加上激进技术时,企业就会成为颠覆者;未来的需求和全新的技术结合,企业就开始成为引领者。
四个空间都变得更大,核心就在于能不能够真正回到顾客这一端。1998年《财富》杂志访问乔布斯,乔布斯说,「上午有人问我,说我公司很小,我没有钱,我怎么去做数字化和AI技术?我就和他说,这没有关系,最重要的是你知不知道回到顾客的那个价值是什么?」核心还是在于回归顾客价值,并不是研发到底花多少钱。

image.png

06 长期主义

前两天,美国顶尖公司的CEO们联名签署了一份宣言,宣言写道,企业的目的不再是为寻求股东利益最大化,而必须是推动社会进步。其实从认知上,就一定是长期主义的。
中国高铁之所以有今天,是因为它在2004年之前还很弱小的时候,就确定了一个长期主义的战略,叫核战略。怎么样从学习、引进到跟随,最后到关键部件、关键产品,最后到核心超越。如果它没有一个长期主义的战略安排,而只是一个短期的拿来主义,我相信不会有今天中国高铁在全球的影响和对于中国经济进步的推动。 

长期主义为什么能够帮助我们?因为长期主义的核心就是回到人的本性,回到你对爱的需求,回到承诺,回到信任。当你能够从人的本性出发的时候,其实不会被淘汰。华为能够走到今天,是因为它非常早就有长期主义概念,很明确地在战略中回到因应技术对于人在领域里必须提供的帮助和价值。它非常早就开始做布局,我们才看到华为今天如此强大和持续的增长。美国以这么大的力量去阻止它发展,它今年的增长反而比原来更快。如果不是长期主义的战略布局,我相信今天就很难有这样一个结果。

在整个认知中,外部环境是不确定的,最重要的是你本人要确定。那你确定什么?就是要去找长期主义的价值观。你一定要基于最重要的价值、最基本的价值、人的本性最需求的东西,推动人类的社会,帮助社会进步,增强人类的福祉。只有我们从这个地方去做,我们才可以超越自己。

无论是技术还是环境,一定是变的。走到今天,我们如何走向未来?实际上我们没有办法预测未来的无限可能性。当我们真的要让人生变得很精彩的时候,恰恰是因为接受了在未知当中去感受美好的这种努力。
我自己不断地想,中国企业在过去的40年当中,绝对不会想到在2019年,中国企业在世界500强的上榜企业数超过美国。可是当我们2019年看到129家中国企业进入世界500强这个数据的时候,所有人都非常惊讶。这大概就是我们今天要懂的一件事情,当你融合进步,接受未知挑战,愿意理解这个外部的世界,并拥有内在力量的时候,我相信结果一定是非常美好的。 (本文完)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