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信息化全部交给一家大厂做,真的好吗?

CIO发展中心 2019-11-27 11:33:26

在数字化的浪潮中,老板们在很大程度上都寄希望于CIO领导下的IT业务,能够帮助企业的整体战略实现收入增长,实现乘风起而扶摇直上。在这时,企业的CIO需要扮演信息化“总设计师”的角色,需要找寻到各个细节的最优化方案。

image.png

在找寻IT信息化建设的合作商方面,CIO常遇到这样的困惑: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是否可以找一家大科技公司,直接开发或者承建完成?在CIAPH(医药健康信息化联盟)群内,CIO们就此问题展开热烈的讨论,各抒己见,并给出几点建议。

 有CIO说,“之前XXM应该可以,但现在就不知道了”;但也有CIO持反对意见,“XXM不可信。有很多都是画了好大的饼,最终不了了之”;还有CIO说,“某Z可以,只要有钱”。 一位CIO分享说,“好多年前的一家著名集团,找4大+XXM做IT规划,然后死了”。大家分析原因有:一、找的太多了,而且四大中也有“混子”,而且很多时候四大做规划,都是按着公司给的思路配合出一个报告而已,不是真的规划案;二、只是咨询公司不够的,没有落地能力。很多医药行业的信息化系统只有厂家有能力,咨询公司只能做规划。 这点得到大家的广泛认同,CIO们纷纷对咨询公司展开吐槽:“咨询公司也是徒有虚名、草台班子居多!实际了解行业、分析企业需求能力的不多!”“本身全靠外脑来做规划就有问题,咨询公司团队之间的背景和能力差异很大”。 在这次讨论中,大家还针对这个问题提出了几点建议。

建议1:须以充足的预算为前提 

一位CIO在群里提问:“我们这来了个高大上的顾问,跟我说要跟一家大科技公司合作,说的我有点胆怯,咨询下有用这种方式的吗?”超哥分享了一个案例,“在地产行业有公司做过,效果还可以。但投入巨大,5年花费了差不多3亿。”

 与一家大科技公司合作可以借助其在横向上积累的案例和经验,形成“赋能能力”,能给出全面和领先的咨询方案和整体规划,跳开“前人之坑”,带来一定的效率;整体的规划来自于一家,在架构、流程、数据的统一方面,会有“先天优势”。 

有CIO表示,“如果看重以上优势,可以与大科技公司合作的,前提是老板对IT的想法和充足的预算”。他也分享了一个在其他行业的类似尝试:企业让原厂商直接全部定制系统,最后成立了专门的IT公司,效果虽然可以,但是投入巨大。另一位CIO也说,“如果有大的预算,可以和大科技公司合作,如没有充足预算,这种尝试将会是个烂摊子。”

建议2:须清晰的需求 

一位信息化总监从需求层面提出,“企业可以把需求提全,让一个公司整包下来,不过这样对集团性企业(多个公司)的控制比较难一些。而且一个公司做不全,肯定会分包出去。”有CIO 认为,把需求提全这个太难了,需求都是在不断变化的。对此,信息化总监补充说,“可以先让供应商调研,然后做总体规划和方案,然后再提一些需求”。 

信息化建设的价值,是来满足企业的生产、运营、发展中所产生的需求,用极限理论来讲,最全面科学的信息化建设,可以满足和支撑企业的全面需求。然而,这只是理论和理想层面。市场环境是不断变化的,行业在高速周转和竞争中,企业发展的内因也在持续运动和调优,进而导致企业的需求无时无刻不在“新陈代谢”中。并且,有CIO提出,“大科技公司都不是行业导向的,不然客户群太小。另外不懂行业业务做出来的系统,技术再牛业务也用不起来。” 

大多数CIO认为“可以找大厂咨询,推荐好的实施商和软件,再利用行业内信息化建设方式向老板汇报,这样更有说服力”。

建议3:慎重考虑自主开发 

问题进一步讨论,有CIO提出,“我觉得如果很依赖系统,业务变化需要系统支撑,还是考虑自己组团队,尽量采用开源产品开发比较好。”不过大多数CIO认为有些理想化。有位CIO表示,“医药公司做软件,还是慎重吧”,不过他建议,“选个扩展性好的软件,再招些能做扩展方案设计的,然后再找开发服务商开发落地。” 

不过,也有CIO认可自主开发,并提出自己的思考和建议。“最好能从企业所能接受的IT开发模式考虑,究竟是认同csv型的管理还是敏捷管理?有没有足够的吸引力留住高级程序员?要不然,代码和系统会越用越糟。根据熵理论,系统建设过程中,复杂度不断增加,即便是国内最大的几家软件公司,在软件工程的管理上还认为“很具有艺术性”,药企的IT部门做开发不是不能做,关键要想好哪些能做、怎么做,哪些开发不需要做。” 

综述,信息化建设的场景是不同的,CIO们都在各自的战线上,发挥智慧与灵感;信息化的实效也会结合企业的不同特性而多样,是个不断变化和有待证明的过程。因此,CIO们的探索从不停止,并且将会在不断的讨论和碰撞中结出硕果。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