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春节期间,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迅速向全国蔓延,新增确诊病例持续增长。
在疫情爆发期间,人们外出消费大幅减少,“假日消费”带动效应大幅下降。
为了研究疫情对商贸批发行业的具体影响,订货宝依托自身 400 多万上下游用户大数据,对重点的十二个行业近两个月的交易情况进行了大数据分析。
▼
需求强劲型:
食品饮料酒水行业,生鲜食材农贸行业
强劲复苏型:
包装办公文具行业、医疗保健行业、母婴童装玩具行业
逐步复苏型:
3C手机家电行业、女装男装内衣行业、工艺品百货宠物行业、美妆日化行业
遭遇重创型:
餐饮连锁行业、家具建材行业、汽车用品配件行业
1.食品饮料酒水行业:生活必须,困境中不断创新
作为居民生活的必选消费品,行业整体受疫情影响较小。反而由于来自于恐慌心理带来的必选消费品集中采购、餐饮业的转移消费和农贸市场的分流客户,反而带动了行业呈现出了繁荣的现象。
但同时由于疫情期间人手不足导致人力成本上升、供应链不稳定造成采购价格上涨、调配物资的物流运输成本加价、消毒防护用品消耗等原因,成本端和费用端也承担巨大压力,利润空间压缩。
但是从整体看,与非典时期相比,得益于线上模式的逐步常规化与配送形式的多样化,预期负面影响小于非典时期。
大量的企业在疫情期间利用互联网工具转型,化危机为机遇,成功实现了弯道超车逆袭,例如订货宝的客户蓉城易购,利用互联网平台,在疫情期间几乎实现业绩的同比翻倍。
2.生鲜食材农贸行业:在线转型避免重大损失
生鲜食材也是居民生活的必需品之一,因此需求不会因为疫情而减弱,但是由于传统线下交易模式被阻断,导致线下模式遭遇重创,反而线上模式红红火火。
在线生鲜前几年火过一段时间,但是迅速冷却,主要原因一是后端供应链难度较大,二是用户行为习惯难以培养。
但这些疫情,激发了这个行业,很多人在手机上在叮咚、盒马生鲜上买菜、买生鲜。
对于大的生鲜企业来说,疫情对于企业供应链有着较大考验,具备较强生鲜供应能力的龙头公司对上游有深入的把控,供货保障占优,主要困难在于人力资源的调配,不可能做到全面覆盖。
而对于一些供应链能力较弱、缺少规模优势的小型企业或生鲜电商平台来说,本次疫情也在小范围区域配送方面带来了机遇,大量有着基础线上平台的生鲜企业依靠近水楼台的优势,反而在疫情期间获得了意想不到的机会。
1.医药保健行业:健康需求加码,行业春天到来
由于行业特殊,订货宝平台上大部分为保健品行业产品,因“权健事件”保健食品行业已遭遇重创,新冠疫情又让行业短期内“雪上加霜”,但同时也为行业带来了发展机遇。
2019年,由于政策收紧,监督增强,营养保健食品行业遭遇重创,一些企业面临倒闭,行业生存举步维艰,国产产品市场占有率日益下滑。
由于疫情,大健康产业或迎来新发展政策,人们对自身健康方面的问题会更加的重视和关注,健康意识也会逐渐增强,由此带来的是大健康产业或将迎来新的发展政策。
而从数据趋势来看,随着疫情结束,医药保健行业数据明显强劲反弹。
2.母婴童装玩具:再苦不能苦孩子
整体而言,疫情对整个行业影响较大。第一物流的配送停滞,断货时情况会凸现;第二,传统线下交易困难;第三,销量下滑对经营压力加大,库存风险加大。
但是由于母婴产品是刚需,例如奶粉、尿不湿等不会随着疫情而导致需求下降,但是客观来说会改变交易方式,更多的依赖线上平台进行流通。
疫情之下如何实现不出门不见面,线上教育客户;如何通过线上引流、裂变、赋能;如何实现客户不到店,实现产品线上销售、物流配送等。
这几个问题,谁先解决,谁获得先发优势,在全国“战疫”时刻,母婴行业将会有很多品牌发生重大变化,转型创新够快够坚决,才能化危为机!
1.女装男装内衣行业:需求回来了,但是荷包更紧了
从零售端来看,实体店受客流影响、网络店铺因物流影响均损失惨重。
这一问题必然向上游传导,而因为服装库存的贬值率很高,受疫情冲击,去年冬装和春装都面临大量的库存积压,疫情过后,也就过季了,只能低价甩卖,亏损巨大。
由于服装是非必须品,对于今年可以预期受疫情影响,大部分人均面临收入降低的问题,服装消费的动力减弱,消费者会更加理性,导致整个复苏周期会较为漫长。
这次疫情对于服装行业的影响短期来看是需求减弱,中期来看是库存积压导致大量亏损,而从长期来看,会导致整个行业上游招募工人、安排生产、新一年服装的研发带来持续性影响。
好消息是,从数据来看,2月底开始,服装行业整体迎来了逐步的复苏,相信熬过最艰难的时刻以后,整个行业仍然会迸发出生机与活力。
2:3C手机家电行业:形势不明,高消费被抑制
从整个行业来说,面临最大的问题,就是需求断崖式下跌,由于受疫情影响收入降低,消费者对于数码产品这类高价值非生存必需品的支出必然降低。这种影响从生产制造到产品发布,再到销售是全方位的。
由于目前线下的3C数码产品卖场、门店大多都处于歇业状态,线上的电商渠道成为了主要的购买途径。
以苹果为例,目前其已关闭了线下的零售店,重新开店的日期暂时无法确定,因此只能通过官网购买、快递配送,但购买产品的预计发货日期多在2~3周。
不过由于数码电器已经逐步成为生活必需品,因此在疫情缓和之后会逐步得到恢复,只是这个过程预期会较为缓慢。
相较于消费端,上游生产与流通环节才是整个行业面临的困境更为巨大,生产复工、库存积压是整个行业不得不面对的,而由于目前数码产品更新率快,大量的库存积压不仅带来库存成本,更大的风险来自于货物价值的大幅贬值。
1.餐饮连锁行业:在最好的时候遇到最重的打击
春节是餐饮行业最火爆的时期之一,在这个长假喜庆的时期,聚会、宴会、年夜饭等支撑起了餐饮行业全年很大一部分的利润,陡然而来的疫情导致餐饮行业几乎面临灭顶之灾。
大量餐厅停业,餐饮业损失难以估计。餐饮业虽然毛利率较高,负债偏低,但极度依赖于流水,现金储备有限,甚至基本不储备现金,日常运营依托于单店的流水滚动。
所以,餐饮遭遇的打击会很大,短时间内会有一批企业倒闭,一批服务工人失业,不过餐饮具有刚需性质,疫情过后,这个行业又会逐渐恢复,但是这需要一个较为长期的过程。
2.家具建材行业:依赖线下与大宗消费结合,难以承受之痛
由于大部分消费者习惯过年赚到钱回来会给家里增添新家具,如果没有疫情,2月、3月是家居行业抢订单、做业绩的销售旺季,陡然遇到疫情,也是被打了个措手不及。
由于消费者买家具建材,绝大部分通过线下,特别是大型的批发市场等人员聚集区。
而这些地区是本次疫情受到影响最严重的地方。同时,由于高度依赖线下门店,人员、门店、库存成本将严重考验企业的现金储备。
同时与数码家电消费类似,家具建材也属于大宗消费,受疫情期间收入降低的影响,客户消费意愿会受到较大影响。
在双重不利因素的影响下,整个行业几乎面临灭顶之灾。
不过,不幸中的万幸在于,家居建材行业还有一个优势是,装修毕竟是刚需,买了房子不可能不装,所以大部分需求仍然存在,只是会被延迟,疫情过后必定会迎来一波的爆发。
▼
从数据可以看出,短期且刚需的产品在本次疫情中受到的影响较小,特别是随着互联网科技的提升,在食品饮料、生鲜食材等领域所产生的影响远远低于非典时期。
而类似母婴用品、医药保健等长期刚需型产品,由于短时间内需求被压制或受疫情激发,虽然经历低潮,但是随着疫情的逐步平复,反而会短时间内迎来强劲爆发。
有需求但非必需品受影响较大,不仅在疫情期间受到影响,从长期来看由于消费者消费能力降低会导致需求的降低,恢复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而对于餐饮、家具建材等行业,在传统旺季遭遇疫情冲击,且固定成本巨大,是本次疫情受冲击的重灾区,如果企业本身没有实力沉淀或有外力可以借助,大量企业倒闭几乎已成必然。
而本次疫情,让线上渠道的建立从以往的可有可无变成了必须去做的事情,无论是哪个行业,以中国的经济韧性,虽然短期内会受到影响,但是长期的反弹与快速发展几乎是必然。
但是随着大量企业在本次疫情期间逐步建立起线上能力,疫情过后的企业竞争也将逐步从邻居之间的线下竞争转变为范围更大、形式更多的线上线下全渠道竞争,这必然会导致行业的大洗牌,生存还是死亡的问题,疫情结束后恐怕还只是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