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ToB领域热度还会持续,头部项目的估值会更高。在某种程度上,争抢也会更为激烈,市场马太效应加剧。”高瓴合伙人、高瓴创投软件与硬科技负责人黄立明告诉融中财经。
过去的2020是不平凡的一年。新冠疫情袭来、中美冲突升级、各国经济加速下行、5G加速落地、新基建、双循环等概念迭起……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以企业级服务、半导体、新能源汽车等为代表的前沿科技领域成为创投热门赛道。
赛道“热”直接体现在资本的判断。数据显示,2019-2020年,市场头部机构包括高瓴创投、红杉中国、IDG、达晨、深创投、经纬中国等都活跃在中国企业服务以及前沿科技的投资布局上,投资占比达50%-70%,单笔投资额高至1.6亿元。
为何会如此?有人认为,这是因为To C市场红利消失,也有人认为这是后疫情时代企业发展顺势而为的改革创新潮流。而无论哪一种,不可否认的是,疫情加快了各国实力的此消彼长,带来世界格局的调整与重塑。进入2021年,世界依然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那么,企业服务、科技服务等生态投资布局又会有何新变化?
01、过去一年,泡沫下企服投资的“冰与火”
“企业服务项目的整体质量还是比较高的,人(创业团队)、方向、产品都进化得越来越快。虽然一些项目可能透支了些估值,但我们很愿意花时间和用资源资本去支持这些好的企业家。”黄立明说到2020年的企服投资市场。
中经合资本高级副总裁于晓峰表达了同样的观感。“2020年,整个投资市场赛道很火、融资速度很快,集中度也更高。有的一年内多轮融资,上一轮还没有关闭,新的融资又要进来。这其中必然会存在一定的泡沫。”
“一年内企业进行多轮融资的原因主要在于:一方面,受到国内外经济环境以及国际关系等影响,企业开始‘储备粮草’,以应对对资金的应急需求。以前,一年融资两三千万足够了,现在企业会把时间线拉长,比如会在足够的基础上再多储备四五千万,以备不时之需;另一方面,头部公司为了拉开跟第二名、第三名的差距,也需要准备更多资金布局。”于晓峰对记者分析。
从企业层面来讲,市场还呈现出另一种热度。
“比如我们2018年投的滴普科技,2020年又领投、加注了两轮。他们这一年成长非常快,做了非常厉害的‘升级’。从为有数字化转型需求的企业提供咨询服务、帮助企业实施数字化场景落地,到核心基础层的产品研发。”黄立明说到,“除此之外,中国技术创业者也在不断变化和飞速成长。一方面,他们不再只是模仿国外先进技术和产品,而是站到相关技术国际创新的前沿,展现出越来越强的技术原创性;另一方面,他们抛开了急功近利的浮躁,能够更沉心于深刻理解客户需求和技术趋势脉络。”
2020年10月份,专注于互联网下一代交互技术的软硬件科技公司“外号科技”完成数千万元pre-A轮融资,由中科创星领投。说起此轮融资,外号科技常务副总裁谢志存的直接感受是“上半年特别冷、下半年非常热”。
“上半年,我们接触过一些投资机构,当时很多投资人都放假了,都找不到人。1月份,我们去美国参加CES大会,和海外一些投资机构进行接触,回来后不久疫情爆发,中美经贸往来冻结,再加上之前中美关系中存在的很多不确定因素,海外投资者对中国项目特别谨慎;下半年,陆续有特别多机构主动来找我们,他们对创新性的事物特别关注,我们感觉到赛道热起来了。”
02、科技赋能各行各业,“常青”概念迎来投资春天
2020年,疫情意外成了助推器,加速了企业级应用的线上化发展。与此同时,人口红利消失,人力成本的持续提升,中国企业也从粗放式发展走到了精细化管理的临界点。加之企业对精益管理的重视加深,这些都让中国企业工具化、智能化、数字化“三浪合一”的必然趋势加速,由此也拉动了ToB服务的巨大需求。
“企业服务其实是一个‘常青’概念。”在中经合于晓峰看来,“很多传统行业公司对线上数字化、云化、AI化的需求越来越深,数字化将成为企业服务的重要发展方向。此外,机器人等自动化和智能化以及‘国产替代’都有着明显的发展趋势。”
近年来,中经合一直专注于投资全球范围内科技前沿的创新性项目,积极推动科技进步以及科技成果的社会化应用。
于晓峰表示,当下,前沿科技在各行各业的跨界融合速度正在加快,新技术走向商业化的周期正在缩短,原因有二:一方面是受宏观经济环境、劳动力成本等驱动,使得降本增效的压力不断增加,另一方面是因为传统行业对于技术转型的拥抱正在不断被扩大。“在数字革命的浪潮下,科技赋能各行各业转型升级,金融、零售、教育、医疗以及物流都将迎来技术与产业跨界融合的机会。”
这几年,从软科技到硬科技,其实很多技术公司经过历练后已经到达一定规模。
据工信部数据,2020年,我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复工复产成效明显,软件业务收入和利润增速双双持续回升。上半年,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收入为35609亿元,同比增长6.7%,增速较一季度提高12.9个百分点。利润增速由负转正,全行业实现利润总额4241亿元,同比增长1.3%,扭转前5月负增长局面。
相对于2020年上半年全国3.2%的GDP增速,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无疑是我国经济运行中最明亮的星。此外,我国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的增长动力已从消费互联网转向产业互联网,企业服务领域的数字化、智能化,也即企业数智服务成为未来发展的核心驱动力。
“我们也看到了科技在早期项目的巨大投资机会,尤其硬科技、基础软件等领域中。”高瓴黄立明告诉融中财经。
2020年初时,高瓴对外宣布成立高瓴创投,后者定位是专注于早期创新型公司的风险投资基金。据统计,不到一年时间,高瓴创投投资的项目就超过了200个,其中软件与硬科技领域的项目超过70个,成了创投市场中极其活跃的一支力量。
从投资组合来看,高瓴创投2020年下半年在硬科技领域出手尤为密集。
在芯片半导体领域,高瓴创投接连布局了地平线、芯华章、星思半导体、敏芯半导体、天科合达、ASR、芯迈、壁仞科技、芯歌等项目,还高额投资了量子技术领域头部玩家国仪量子。在软件领域,高瓴创投则着重出手在数字安全、图数据库、非结构化数据处理等方向,代表项目如源堡科技、创邻科技、Zilliz,以及应用软件里的教育Saas服务商ClassIn、提高农业管理效率和做种植智慧服务的爱科农等。
“硬科技会是我们持续发力、加大布局的重点领域。”黄立明表示。
03、机构大考,投ToB要做内功养成
谢志存曾与国内某一线美元基金聊过,他们认为,人民币基金跟美元基金的定位差异较大,人民币基金每天怕的是“项目投入了以后怎么办?”美元基金想的却是“万一赛道没站上,将来怎么跟老板交代?”
事实上,投资To B是一件既要慢又要快的事儿。
于晓峰解释道,To B的逻辑就是“人-事-物”的逻辑。“什么样的人做什么样的事。产品出来,能够满足客户需求,才有持续转化和规模化复制的可能性。怎么做这个事?谁来做?要看创始团队背景,这是很重要的一点。我们希望团队中不仅有技术人员,还要有能够打开产品市场的人,这很关键。”
于晓峰还强调,“在做技术类投资的时候,团队的技术一定要具备领先性。中经合主要聚焦前沿技术,做早期布局。同时也会考虑垂直行业里技术的应用是否能够带来阶段性价值,以及根据行业发展、企业技术水平,综合评定这一技术在行业不同发展阶段的布局,两方面结合起来,而不是一味只追求前沿技术的规模化。”
在高瓴创投黄立明看来,在To B行业,投资人的内功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要能够分辨真正的机会所在,具备在过热的市场中“去伪存真”的分辨力。“在当前环境下,非常考验To B投资人能不能在市场普遍躁动中沉得住气,有没有自己的研究和图谱。机会有很多,企业需求也非常多,能够理解哪些是真需求、真问题、真机遇才是机构的能力所在。”
其次,投资人应该和创始人一样保有初心。一个伟大To B产品的出发点,始终是给客户提供价值。“但价值分为长短期,不能为了短期价值而丧失长期价值。To B投资人一定不能急功近利。”
最后,投资机构自身的质地也很重要。“投资人懂不懂(业务)?可以给创业者带来什么帮助?这也很重要。”以高瓴为例,过往投资的800多家企业,对于高瓴创投在企业服务领域的被投公司而言,能够带来大量的业务场景协助对接和落地。另外,长期资本和跨越周期的投资方式,也让高瓴创投更有耐心陪伴企业发展,挖掘和激发出企业家潜能。
04、“技术创新投资热是水到渠成的,但赌的是不确定里的那一点确定”
回首过去,在政策的大力扶持、移动互联网蓬勃发展、风险投资热钱涌动等大环境下,我国新经济创业风生水起、硕果累累——260 多家独角兽和数千家IPO企业,互联网应用与发展实现了弯道超车,新经济创业经历了快速发展的“黄金十年”。
数据显示,在近十年的热门行业中,企业服务、电子商务、教育、文娱、本地生活、医疗健康领域始终排在前列,而在近几年,工具软件等轻型创业项目开始跻身热门的前十位。
不过,2021年还将是存在诸多不确定性。
“如今,企业数字化智能化的需求在激增,但旧的供给在骤减。另外,海外人才的回流、大企业中高级人才的出走、出来创业,这些都让更多的企业和人才开始浮现。”黄立明表示,“大环境的变化或许正在导致基础软件供需关系的变化或者说失衡。”
为了帮助企业更好应对全球疫情蔓延、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等“危中有机”的复杂形势,推动国内国际双循环经济体系的建设,国家也在全面鼓励企业数字化转型。自2020年以来,国家部委层面已经在推动企业服务、企业智能化与数字化发展等方面出台了多个政策,也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要继续出台政策全面推进‘互联网+’,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
在技术创新项目的投资中,收益与风险同行。“风险投资不只是简单的赚钱生意,还有很多推动科技行业往前走的积极因素。”谢志存称,“风投就是用社会化市场化的方式,让优秀的团队拿到更多社会资源,把一些看不太清又可能会变成现实的“想象力”真的变成现实,其中最有乐趣和成就感的就是投中‘不确定事件里的那一点点确定’。”
毫无疑问,在下一个10年,科技仍将会成为我国投资市场的主流。毕竟当社会财富积累到一定程度,伴随着产业升级、各种金融体系和法制体系的健全、以及市场化资源推动机制改革,技术创新投资热便会成为水到渠成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