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洪才:构建“双循环”格局,淘特M2C直供模式样本值得更大推广

佚名 托比网 2021-12-29 14:07:57

随着大宗商品价格急剧上涨和全球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扩大内需、保供稳价成为经济领域的热点话题,加快数字经济发展更是引起广泛关注。2021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次强调,要加快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特别是通过数字化等技术应用,畅通国民经济循环,打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补齐产业链短板、增强产业链韧性、突破供给约束堵点,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对此,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经济政策委员会副主任徐洪才近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以阿里淘特M2C“工厂直供”为代表的产业模式的诞生并非偶然,也是整个产业互联网化发展方向,值得在更大范围内推广应用,进而畅通国民经济循环。

数字化是打通国际国内双循环的现实有效途径

在徐洪才看来,提到数字经济,人们总是首先想到互联网巨头,一个APP往往覆盖几亿用户,这些APP背后的大企业似乎与中小企业和商品流通距离很远。但事实上,数字经济本身具有规模经济的属性,必然会孕育出一批规模化的互联网巨头;与此同时,也不要忽视数字技术能够推动各类资源要素快捷流动、市场主体加速融合,同样有利中小企业发展,甚至可以帮助中小企业打破时空限制,延伸产业链条,实现与大企业平等竞争。

1.jpg

他举例电子商务产业,“类似阿里这些大企业,它不仅有最有影响的业务是购物APP淘宝。更重要的是,从生产端观察,阿里更是汇聚商家、工厂,乃至产业带的数字化产业主体,尤其是阿里的产业电商板块。”在他看来,阿里起家的第一个业务1688就是为帮助外贸工厂获取市场信息、开拓海外业务而设立的。通过1688电子商务平台,制造业工厂(特别是实力较弱的中小工厂)打破了信息围墙,获得平等参与国际竞争机会。2020年阿里的推出淘特,更是直接打通1688工厂和消费者,突出“工厂直供”,帮助工厂直营直供,开始直连消费者面向终端做零售,打造超短链生产供应体系。

徐洪才指出,在传统意义上,中小企业由于远离市场,和产业带工厂面对层层流通环节完全没有议价能力。因此,中国制造企业只能为海外品牌代工,处于产业链底层。但淘特一边对接海量消费者,另一端直通制造企业,去掉库存、物流、总销、分销等中间环节成本,其实就是通过数字技术重新实现了市场要素的创新配置。数据显示,2020年9月淘特与1688打通仅100天,平台新增“批零兼售”工厂商家超7万家,平均每天有超过500家产业带工厂借助阿里转型零售工厂直供。与此同时,质优价廉的商品同样获得消费者认可,上线18个月淘特年活跃消费者数突破2.4亿。

值得一提的是,淘特工厂中有很多外贸工厂,通过数字平台不仅推动产业升级,同时还为完成从外贸到内需的双循环打通,从微观层面,这是帮助产业工厂掌握了新能力:内外贸两条腿走路,宏观上来讲,其实是呼应了"十四五"规划对需求与供给关系、“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和培育内需体系的政策论述。

2.jpg

坚持消费互联网与产业互联网结合的发展方向

徐洪才表示,数字化平台不仅帮助工厂对接消费者需求,还有助于判断销售趋势,反向指导工厂开发新品和定价策略。传统上,由于数字化成本太高,只有大型制造企业才能投入数字化,现在通过互联网平台中小企业也可以洞察消费者行为变化,让小企业跟大企业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工厂找到全新赛道,小企业也开始换道超车。值得关注的是,促进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不仅符合国家经济发展战略,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助力结构性供给侧改革,同样也成为很多互联网公司的主动业务策略。

在最新2021财年年报中,阿里巴巴董事会主席张勇就提出了希望阿里成为一家消费互联网和产业互联网结合得更好的公司,这是阿里巴巴的未来战略定位和方向。

在徐洪才看来,所谓消费互联网和产业互联网的结合,其实就是把消费和产业用互联网场景连接起来,线下消费场景可以搬到线上,同时数字化、人工智能、云计算、物联网等线上技术也走到线下,助力传统产业升级。由此可见,淘特“工厂直供”模式的诞生并非偶然,而是整个产业互联网化发展方向。核心原因在于,该模式是从根本上解决供应链成本和效率问题,这不同于从消费终端去优化消费成本和效率。

徐洪才认为,谈论数字经济,离不开实体经济。而当前能打通供需约束堵点的有效路径之一就是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发展。

3.jpg

近年来,中央多次提出把握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方向,推动制造业、服务业、农业等产业数字化,利用互联网新技术对传统产业进行全方位、全链条的改造,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发挥数字技术对经济发展的放大、叠加、倍增作用。

这背后就是对于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间关系的精准把握。“十四五”规划纲要首次将数字经济单独列为一篇,不仅提出充分发挥海量数据和丰富应用场景优势,促进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还以量化方式提出目标,要在2025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提升至10%,并圈定了未来数字经济重点发展的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工业互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七大产业。

徐洪才告诉记者,当前,全球面临供应链危机,推升了全球通胀水平,阻碍了疫情后全球经济复苏。我国正处在经济转型关键时期,国际国内经济循环中面临很多堵点。在此背景下,引导数字经济和与实体经济更好融合的重要性进一步凸显出来。各级政府部门应把握数字经济发展的新趋势,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为相关企业创造良好营商环境,让淘特M2C模式在更大范围内推广应用,畅通国民经济循环,进而推动中国经济尽快摆脱疫情影响、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高质量发展。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