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实录】王先庆教授:疫情防控常态下供应链数字化的升级和坚韧性提升

王先庆 托比网 2022-08-03 11:00:26

7月30日,“第五届中国工业品数字化高峰论坛”在广州举行。本次会议由托比网主办,广东省电子商务协会提供支持,由盖盟达工业品集团—固安捷、怡合达、鑫方盛、震坤行、齐心集团、极狐(GitLab)等行业领先企业协办,来自全国各地的政府领导、专家学者、协会负责人以及工业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家、产业数字化平台等等,共约300人参加了会议。

王先庆.jpg

广东财经大学华南商业智库理事长王先庆教授

广东财经大学华南商业智库理事长王先庆教授出席会议并发表主题演讲,演讲实录如下:

尊敬的托比网团队,尊敬的各位企业家,这是一个很专业的会议,也是一个很年轻的会议,不强调形式让人感觉非常舒服。今天我分享的话题是“供应链数字化”,“供应链”和“数字化”这两个话题都很大,都是战略性工具,很新颖,也像知识的大海一样无边无际,所以每个人对这两个问题思考都有局限。今天我分享的也是一点个人思考,供各位参考。

我从三个方面跟大家交流

疫情下供应链的启示;

供应链的弹性和柔性问题;

数字化升级与柔性、坚韧性的提升。

其实这3个方面是一个话题,就是面对各种冲击、震荡、波动,供应链如何持续和增强生命力。

微信图片_20220803110116.jpg

疫情下断供与断联的挑战是3年来各界关注的问题,保供保链是中央决策。刚开始是慌张、紧张,因为没有过。但到今天,从专业角度讲,虽然疫情给人的身体、社会带来损失,但对供应链行业却是一个特别的实验,是一个很好的比实验室更实验室的机遇,也许有生之年不一定再有机遇。

不同专业、不同区域供应链如何应对不同层级的断供断链、封锁封闭,城市封闭、国家封闭,全球性断链,这种“实验”人类历史上是第一次,学习机会难得。

2020疫情开始,有些专家马上得到任务,研究疫情冲击下如何保消费、保供应、如何尽快复苏复产复工复业,发现这些问题的影响非常复杂,有的大、有的深、有的浅,各有不同,对全球不同,对各地也不同。这种明显的冲击当时是淡化的,认为很快就过去,理论上也没有准备,没想到长时段疫情如何影响社会、国家、行业,所以它的冲击影响是全方位的。这种影响逐步进入到供应链问题,所以看上去是“六稳六保”,核心是保供应。

微信图片_20220803110108.jpg

借用华南美国商会的调研我们做一个简单分析:他们调研核心是零部件、物资和材料供应能使一个行业和企业稳定生存多久。首先调研这些企业原材料的准备,发现3个月是普遍状态,所以很多企业挺不过3个月,接下来的供应怎么办?你的供应链、供应能力、稳定能力、抗风险能力怎么办?影响严重程度是52%,中等程度是42%,说明受供应链的影响将近一半,这么多企业处于中断威胁,后期影响更不得了。边界是15%,15%企业处于波动状态基本没问题,这个淘汰率可以接受,超过25%-30%这个行业就是严重危机,会导致企业面临困惑和焦虑。短缺供应中最受影响的是运输和物流,这是没想过的,因为100年来全球性的物流供应链困难和断供断链很少出现,现代物流如此发达,航运业、航空业、铁路公路有大量工具、有各种设施设备,足够多、足够先进,怎么会出现这种困难?

去年广州荔湾区发生疫情,市商务局保供应方面和我们交流讨论,即广州是千年商都,物流业全国领先,企业齐全,但是荔湾区短期的疫情下物资供应竟然也出现一些小状况,是什么原因导致?是我们的适应能力、环境能力有问题,还是我们的设施网点不足,还是机制体制问题?显然不是,核心问题还在于供应链的柔性组织能力问题。今年上海给我们上了更深的一课,全国主要的物流和供应链公司都在上海有设点,居然出现如此大的动荡和混乱,原因何在?所以物流运输问题不只是路网、设备设施、技术问题,而是更深层次的问题,这需要我们探讨。

好在中国是全球供应链零部件、工业品的主要供应基地,在全球供应链中地位太独特太特殊。一方面中国在世界产业链体系中的地位,另一方面是我们自身的地位和格局变化,所以疫情期间中央提出构建新发展格局,打通国内大循环,这个战略太及时也太伟大,正好适应封闭状态下适时做一个伟大的实验。在外部中断的情况下如何打通国内大循环?这个问题在调研。

微信图片_20220803110113.jpg

疫情期间我觉得冲击主要是4个方面:

一是市场冲击,市场原来是联动的,现在互相分割,技术应对不了新需求。比如广交会要开线上交易会,广东委托腾讯从事技术保障,腾讯技术一下跟不上了,后来经过不少调试改进,才基本上满足了线上展会市场的需求。

二是资本冲击。疫情下不少投资项目的前景充满不确定,对投资预期难以把握,于是从证券市场到实体投资,逻辑和操作都有点手足无错,导致剧烈动荡。

三是成本冲击。疫情下管控,导致供应链各环节都增加了相应成本,甚至这种成本增加还无法转化为生产或销售的增加。成本增加不仅体现为人工、材料,更主要在时间成本和周转仓储成本。

四是价格冲击。这种冲击显而易见。

疫情无疑给供应链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也让我们深入思考一些问题,比如新一代供应链要增强什么要素?我觉得必须把供应链放在时空下重新审视它的价值与未来。从刚性与柔韧性、坚韧性角度探讨供应链的进化的逻辑,或者观察供应链过去是什么,未来该如何去?

微信图片_20220803110121.jpg

接触供应链前前后后将近20年。2011年我们与香港利丰集团合作在广州开了一次全国性会议,之后联合出版了《内外贸一体化与流通渠道建设》,后来又出版了《渠道控制权》。这二本书网上都可以看到。期间我思考过一个问题,利丰供应链发展非常好,但新形势下缺少点什么呢?是否更多是服务而缺少对渠道的控制权?

早期供应链如何在市场上活下来?核心竞争力在哪里?我认为是关系,即企业的关系网络。你的客户关系、政府关系、跟各种技术公司的关系。所以,关系在早期的供应链中是主要的,谁有了货源、客户关系,就能在供应链起到作用。也主是说,关系网络是供应链发展第一阶段的核心竞争力。

随着互联网等新技术在供应链企业的广泛应用,大量平台性供应链公司出现了。近10年来供应链进步最大的推动力量就是各种新技术的应用,平台技术、设备技术、管理技术等。所以技术水平是供应链发展第二阶段的核心竞争力。

会议现场.jpg

那么,未来供应链发展最主要的竞争力应体现在哪里?当技术普及以后,你的能力有了以后,关系已经透明,所有关系都可以共享,不是稀缺,这个时候供应链核心的竞争力到底是什么?疫情下我们发现技术和关系是有限的,核心在于供应链的组织能力,包括采购能力,你能采购什么货源,这个公司的供应不能保障就马上能找到替代,欧洲不行北美或东南亚、印度马上替代,你怎么展现出各种组织能力,你的快速反应能力如何,这是未来供应链的主要竞争和核心。你凭什么在供应链行业独领风骚,一定是你特殊的组织能力,在全球供应链中,在行业组织中,在一个区域中,你的组织地位。开这个会议也要组织,怎么把供应链组织起来,特别是在战争、威胁冲击下马上快速重建,这个强大的组织能力就是本事,所以供应链的柔性韧性就体现在这里,一枪打不死马上站起来,这就是靠强大的组织。在我看,这就是新一代供应链的核心竞争力。

这种刚性和韧性主要有哪些要素?刚性供应链是硬指标,你的设备多少台,什么样的设备,你的仓储面积多大、物流设施齐全、类型技术设备,整个物流体系、供应链体系的覆盖率,这是硬指标,这就是它的刚性。而韧性或柔性体现在你的策划能力、组织能力及风险预计能力等,这是韧性所在。前面是基础,后面是品质,刚性并不代表你能在任何条件下供应链就能生存和发展,所以刚性与韧性相辅相成,前者是硬实力,后者是软实力,只有软硬结合,才能应对考验,所以未来的供应链实力应该就在这儿。怎么实现强大的组织和策划,能把各种要素组织起来,这就是新一代供应链的核心。

资本何在?供应链背景下,强大的互联网背景下,我们要认识到一点,未来的生产和几千年的生产在体制上不一致,我们小看了索菲亚、尚品宅配的模式,过去小看了他们的价值,其实这是颠覆人类生产模式、竞争意识的关键。因为所有基于互联网背景下C2B或B2B的生产流程都是对几千年来生产、销售、上游到下游的颠覆,而颠覆的基础一定是柔性的,过去搞计划经济为什么失败?因为你根本没有能力计划,你凭什么计划?你数据都没有,你都不知道别人的需求是什么。在互联网背景下,这个时候的工厂全流程都被改革,所以托比网在华南做这件事情很对,工业化从华南开始,别看很多行业不出名,但其深度、广度绝对其他区域无法覆盖,很多新兴的模式、新兴的路径是悄悄地进行。比如几十年工业化之后,工业再工业化是什么?以华南为核心,家居、服装和汽车的定制模式在悄悄铺开,这种定制模式是全流程的,是新兴的,是颠覆生产性的,这种柔性化、定制化的生产需要是整个供应链管理最需要的。过去的供应链从上游到下游推进,我们要往下走。

提升供应链的坚韧性、耐心和柔性的5个方向:

策划能力、信息收集能力、自主可控能力、危机处理能力、组织运筹能力。你要有这些能力,策划、组织是一个方向。

我们从几个角度探讨如何通过升级数字化提升?凭什么提升,拐点在哪里?数字化。因为数字化才能把设备、需求、客户群统筹起来,能找到精准对接点,不然你都不知道你未来需求何在,客户需求到底多大,数量规模多大,你的组织能力如何体现,所以数字化生产是提升供应链流程的关键,只有具备足够多的数字才不会盲目。过去为什么盲目呢?一轮一轮大规模市场过剩,就是因为没有数字基础。

如何获得足够多的基础数据?我觉得现在太局限了,曾经看到过一个材料,日本丰田在全球有将近10万个情报网收集各行各业情报,中国供应链最缺少这种情报意识和情报共享合作意识,太缺了。我们如何及时掌握全球每一天准备收购、准备开拓市场、准备开发什么新产品?美国就一清二楚,所以每次制裁都能精准卡到点上。我们知道吗?所以情报来源,数字来源、数字处理、信息技术很重要。

总体来看

供应链的数字化重点还是要强调新模式、新路径、新业态,你的新技术很多,花花绿绿的,每天各种演讲会也很多,但数字化的升级最终产生了多少价值,要有一个总体蓝图。来源要清楚,嫁接好新技术、新基建,刚才提到元宇宙,中国国家战略很清楚,无论工业4.0、工业互联网还是新基建,这一系列新技术一定有附加价值,就是工业链的情报来源和供应链的升级、数字化转型。前面讲了工业的柔性要体现生产的需求,供应链的柔性、韧性基于工业链生产的柔性和消费的柔性,即消费的个性化,这三个柔性是一致的。消费者的柔性是随意的,个性化需求,生产的柔性来自于柔性定制的需求,而供应链怎么适应才考验未来的能力,这是我们未来的升级。

正因为这些障碍,我们怎么面对,如何获得供应链的权力,怎么获得其中的价值?中国的手机、汽车已经开始柔性定制化,供应链要把重心放在这,体现生产的柔性、消费者柔性,适应整个虚拟新时代。

谢谢各位!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