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疫情中,智能化水平越高的工厂,复工的进度和复工效率越高。同时,也暴露出很多中国企业数字化能力支撑的不足。
文:王兴山(浪潮集团执行总裁、科技部先进制造技术领域专家、财政部管理会计咨询专家)责任编辑:李靖
疫情爆发以来,每个企业绷得最紧的弦都是疫情防控、员工安全。随着春节假期的结束,令许多企业揪心的是业务处于停顿状态,而费用支出却照常发生,现金流安全成了致命问题。于是,返岗复工,尽快恢复正常经营,就成了中国企业的集体行动。防疫情、抓生产,是当前企业面临的艰巨任务。
普遍采取的措施,第一是抗击疫情、保护自己、保护员工,以员工为中心,启动远程协同办公模式;第二是返岗复工、连接客户、以客户为中心,开展数字化营销,努力把疫情的影响降至最低;第三是既然开源受阻,那就节流,把该降的成本降到最低,抓成本管理。
如此的“两中心一成本”,就成为中国企业抗击疫情、恢复生产的关注焦点和主要活动。
王兴山:浪潮集团执行总裁
“两中心一成本”一直是企业数字化运营的焦点,但面对疫情这一突发、不确定性事件时,其重要性被进一步放大,问题更加凸显。
虽然不少企业密集开启云办公、云招聘、云采购等临时应变做法,提升复工复产效率,但实施起来并不十分顺利,遇到了各种各样的阻力——
有员工在家办公时,出现了视频软件并发量不足、带宽不够、文档无法在线协同等问题;
有的企业开展市场推广时,不能像互联网企业那样实现精准定位和触达目标客户,线上线下无法打通,销售过程跟踪和预测出现困难;
降低成本时,由于缺少大数据分析的支撑,企业无法精准定位,只能采取简单粗暴的砍业务、砍费用等手段;
而疫情之下的制造业企业同样遭受巨大冲击,尤其对于智能化水平较低的工厂,因工人无法返岗,复工之路挑战重重。这归根到底,还是企业数字化能力支撑不足。
企业数字化能力的构建,涉及到企业的组织架构、经营模式等多方面的调整,不是领导一句话,下面照办就可以的。
打造企业数字化核心能力,主要包括企业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数智化应用、大数据分析等。
相对于计算、存储、网络等传统基础设施,数字化基础设施涵盖了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IT技术能力,通过平台化将这些能力进行“泛在”供给;
数智化应用运行于数字化基础设施之上,通过以智能云ERP为核心的数智化应用,形成流程化管理手段,保障战略的有序执行;进而实现规模化洞察与智能决策,以及移动协同。
疫情后,加快向感知型、敏捷型组织转型,夯实数字化基础支撑,提升企业数字化核心能力,将是企业应对不确定、动态环境的必然选择。
围绕“两中心一成本”,疫情中众多企业纷纷加入“非接触经济”。为了更好地赋能员工、提升客户体验、降低成本,数字化能力正在发挥着重要作用,尤其各类云端数字化工具的需求瞬间爆发。
一是围绕员工的,如:远程协同办公、在线考勤、在线招聘等,以员工为中心,实时精准地掌握员工的身体健康状况和工作状况。数字化手段既要实现员工招聘、入职、培训、办公等业务流程的在线重构,也能够满足疫情影响下员工班车出行、工作餐预定等临时业务流程的创建,通过以人为本的数字化应用实现员工无忧工作。
以浪潮为例,借助“云+”协同工作平台,通过员工每日信息报备实现疫情防控,利用视频会议等功能实现日常工作线上推进,减少聚集和面对面交流;同时,借助HCM Cloud智慧招聘云,面向全国60多所院校启动春季校园在线招聘,吸引7万多名大学生在线参加,接受简历超4.5万份。
二是围绕客户的,如:数字化营销、在线服务、电子商务等,通过线上线下结合,多接触点洞察获取新客户,留住老客户。提高客户体验,以客户为中心,进行业务模式转型,开辟新的业务流,增加收入是硬道理。
例如:作为中国家用纺织品行业领导者的亚光家纺,通过互联网数据,洞察到医疗防护服市场需求会快速增长,并将其作为公司新的业务方向进行了布局,成为其新的业绩增长点。
再如:作为国内最大的进口地板代理商,得高家居通过搭建营销协同管理平台,实现总部、代理商、门店三级营销统一管理,业务处理时长缩短近70%,同时疫情期间将平台与线上直播结合,聚集百家店面开展营销,2月上旬销售超过600单,通过创新营销方式,实现了疫情期间的平稳过渡。
三是围绕企业运营的,如:财务共享、电子采购、物流和供应链、智能制造等,通过数字化工具把疫情带来的损失降到最低。在不确定的环境下,国内保持较高速度增长的企业毕竟有限,而“毛巾挤出水来”的企业有很多,成本管理是生存和发展的硬功夫。
上海国家会计学院研究数据表明:受疫情影响,近67%的企业半年内将出现资金困难,同时近45%的企业会选择降低成本进行自救。当然,极限降本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特别是制造企业,更应重视基础管理,以价值为导向,充分利用管理会计工具,加强数据、计算能力、模型、算法各方面的能力,实现生产和管理的智能化。
疫情加速了企业上云、用云和数字化转型的步伐,数字化技术正重构组织和流程,简化作业环节,提高效率。企业的商业模式、管理模式、运营模式、工作模式都将转变,企业将加快从线下到线上的布局,普及无接触/低接触工作模式,推动业务的连续性管理,并更加重视网络化协同和智能制造。
在家办公、“共享员工”,从过去的“现场可见”到“非现场、非接触,以任务和项目为对象”,从多年的KPI转到OKR的使用,这对人力资源管理提出了新要求;数字化营销、电子商务、消费和服务的线上化,则要求企业必须加快构建以用户为中心的数字化营销和运营体系,培养或者寻找有数字化思维的人才队伍,多触点获客、提升客户体验,通过在线服务留住并取悦老客户。
不管是传统企业,还是数字化企业,终究都要回归商业本质——开源节流、控制风险、创造价值,这就要求企业加速RPA(机器人流程自动化)、机器人等数字化技术与管理会计的融合,推动IoT改进传统的作业成本等管理创新,实现管理精细化,进而推动考核激励的精准化、个性化,释放员工创造力,最大限度的实现降本增效的目标。
尤其对于制造业,劳动力的不足及劳动力成本上升,是近年来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原动力之一。此次疫情中,智能化水平越高的工厂,复工的进度和复工效率越高。以在2月2日提前复工的浪潮智能工厂为例,在疫情最紧张的春节假期,仅用1晚准备,就实现了浪潮服务器生产的紧急复工,保质保量完成了疫情所需设备的紧急生产,如果是传统工厂,不可能第二天开工;而且复工之初产能利用率已达到80%,并且与传统工厂相比,智能工厂用工人数至少下降一半,生产效率却能提高2.5到3倍。
疫情的冲击终将结束,但是对社会经济的影响还会持续一段时间。疫情期间,中国企业对数字化工具产生的爆发式需求和由此形成的使用习惯、工作模式、数字化觉醒,在疫情之后还将继续和深化;疫情导致的一些企业收入骤减和现金流危机,则可以运用数字化手段转“危”为“机”。正如浪潮集团董事长孙丕恕所言,疫情促进了企业数字化转型需求增长,云数智服务迎来历史性的发展机遇,要疫情之中看商情,危机之中抓商机,浪潮将继续加强云、数、智等数字化技术能力,帮助企业加快数字化转型、提升战略应变和数字化实战能力,成就智慧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