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销售者认为,管理方应该借助当前的价格指数,在分门别类的基础上,探索更符合批发市场的电商模式。
凌晨4时,广州车水马龙渐歇,此时的黄沙水产交易市场,却是一天中最忙碌的时刻。市场正门的货车进进出出,四面八方的客人穿梭在档口之中。
经过快速的物流运输,早上9时,多个珠三角城市的海鲜档口已经上市了来自黄沙水产市场的活蹦乱跳的海鱼,远在千里之外的全国主要城市,大量从黄沙水产市场空运或海运的海鲜冻品也渐次阵列上市。
黄沙水产交易市场十几年前是一个码头,供给着新风港务公司2000多人的生计。上世纪90年代,随着铁路和公路的飞速建设以及大型码头的兴起,黄沙码头和新风码头航运量都渐渐萎缩,一半的码头空置,几千人的饭碗就快捧不住了。1994年,有人建议搞水产批发市场,考虑到当时广州的确没有集中的水产批发市场,公司决定以此来解决困局。
经过20年发展,黄沙水产交易市场已经成为华南地区最大的水产品交易物流平台,近3年来年交易量保守估计为65亿元。同时,黄沙水产市场又正在升级改造成“广州水产品中心批发市场”,这是经国家农业部选址、国家计委批准立项的国家级市场,也是广州市政府大力推进的市政重点建设工程项目、广州市菜篮子建设重点工程之一。
2011年初,“黄沙水产价格指数”应运而生,市场交易在指数指导下发生了积极变化,交易量更为活跃,尤其是部分主力档口,经营辐射范围扩大。2011年指数运行后,大型商户的月营业额增加5%左右。
近年来,黄沙水产交易市场在批发市场转型升级理念下屡遭“搬迁”传闻,市场方既看到电子商务的趋势,也对模式不够因地制宜的电子商务深怀“忌惮”。目前,市场方正在探索价格指数引领作用,在打造产品标准化、信息化、数字化基础上,推动符合水产品批发市场特点的电子商务。
黄沙水产交易市场及其发布的“黄沙水产价格指数”,在打造华南地区最大的水产品经济方面有何探索?“广州价格”如何在关乎民生的农产品交易领域发挥作用?“广州价格”指数系列观察第六期将走进大宗水产交易之黄沙水产交易市场,关注新常态下广州进出品水产经济的新发展。
试水:价格指数扩大经营辐射范围
凌晨4时,黄沙水产交易市场是一天中最忙碌的时刻。市场正门的货车进进出出,四面八方的客人穿梭在档口之中。
“一天两班倒,上午9时到晚上9时换班。”黄沙水产交易市场海鲜档口的伙计们说。他们穿着防水连体胶衣,熟练地把载重7吨货车上的桂花鱼倾倒进水族箱里,生猛的鱼儿尾巴乱颤,溅了买客一裤管水。
早上9点钟,与广州一江之隔的东莞金沙肉菜市场海鲜档口内便出现了活蹦乱跳的海鱼,档口老板陈先生指挥着伙计把黄骨鱼、桂花鱼、多宝鱼分开装入泡沫箱,合计了一下价格后,当天进货最多的桂花鱼一部分给了酒楼,一部分挂价35元/斤。从2009年进入金沙市场以来,陈先生几乎每天要前住一次黄沙水产市场,根据不同的行情他要提前一天做出进货调整。
黄沙水产交易市场是目前华南地区最大的水产综合市场之一。占地近30000平方米,档口总数250多个,室外可同时停靠300多辆汽车,码头可同时停泊3000吨、300吨、100吨的货船数十艘,倚靠码头珠江河水面,这里成为最佳的水产品交易场所。每天成交量都在500吨以上,成交额逾1000万元,每天进场车辆达3000多辆次。
凌晨4时到9时,各大批发商把大量的水产品发到全国各地,9时到12时,档口外出到收货的车满载归来,此时黄沙水产市场又迎来一波买卖高峰。
1996年开始,黄沙水产交易市场成为广州菜篮子工程水产品类别的采购基地,每天市场的交易价格都会对外公布。由于黄沙海鲜水产品交易市场在全国都有着重要地位,久而久之,黄沙价格成为全国水产市场的“风向标”。现在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水产价格,全国看广东,广东看广州,广州看黄沙”。
2011年1月1日,广州市物价局根据国家商务部和国家发改委的要求,与广州高校联合打造了一套“黄沙水产价格指数”。这套指数的运行准则是以该市场作为采价基地,工作人员选取市场内最具有代表性的、交易最活跃的品种,把这些品种每天的价格报给价格指数平台的后台,后台把报价综合起来,根据指数的计算公式,加权计算出黄沙市场的价格指数。
指数的高低基本上是对采价品种交易情况的反映,综合而言反映了整个市场经济行情。它代表的是一个经济指标,从2011年起,通过采价品种的交易量、辐射能力和营业额等指标来支持指数变化。
黄沙水产交易市场经营部副经理林良智介绍,自指数发布以来,市场交易发生了积极变化,交易量更为活跃,尤其是部分主力档口,经营辐射范围扩大。
目前这套指数运行仍处初步起步阶段。它只是一个综合指数,不反映单品价格,指数与每天行情基本吻合,可以清晰看到整个市场全年交易波动趋势。“指数高,表示交易频繁,市场活跃,行情看好;指数低,表示交易减缓,市场不活跃,跟股票的原理差不多。”林良智说。
黄沙市场开业20年了,一直保持着畅旺,在全国知名度最高,在同行内有一定江湖地位。但是黄沙水产市场自身升级改造需求迫切,特别是水产品分类、标准等的厘定还有待提高。目前这套价格指数正在引导着交易方式逐渐向展贸式转变,提升市场档次。
困境:“搬迁”传闻影响经营者信心
据黄沙水产交易市场经营部统计,2011年指数运行后,大型商户的月营业额增加5%左右。价格指数给市场交易量带来积极改变,不过近年来媒体频频传出黄沙水产交易市场“搬迁”消息,却也令市场经营者颇感困扰。
今年5月广州市出炉《关于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抢占经济制高点的调研报告》又使得黄沙水产交易市场“搬迁”再被媒体提及。黄沙水产交易市场的“搬迁”问题,涉及到的是市场如何转型升级。黄沙水产交易市场跟广州其他批发市场一样,今日的发展已经与20年前市场刚刚成立时的情况极不相同,市场的脏与乱,交通堵塞等情况被诟病。
一开始,市场方只是将原来的仓库改建成档口。最初只规划了码头的1/3,结果一开张就反应热烈,吸引了分散在全市的海鲜档,规模很快扩充至1/2,2年内就扩建至整个码头。现在,整个黄沙市场占地面积2.6万平方米,进驻了260个经营商铺,就业人数达10万人。
经过20年发展,现在很多人对黄沙水产市场第一印象依然是这样:湿漉漉的地面,空气里夹杂着腥臭味,水产工人将海鲜和河鲜连汤带水从货车卸下。市场道路被搬运着的货物和车辆塞得满满当当,一身塑料水产服的工人边走边喊“让一让,让一让”。
沿路的档口里,层层叠叠的大玻璃缸,盛满海水或自来水,用水泵维持水体循环,水产动物们在水中游弋,门口堆放着白色泡沫箱。工人们穿黑色雨鞋,踢开满地的水,往泡沫箱里装货,打包。黄色胶带撕得咔嚓作响。
然而,黄沙水产交易市场要在当下转型升级,既涉及到市场方利益和当地政府的财税收入,又势必要综合考虑市场如何科学发展,转型升级绝非可以轻易定夺。
对于市场如何转型升级,在黄沙水产市场做了20年生意的四姐贸易公司经理陈丽娟感受很深。她告诉记者,目前市场在国内知名度极高,在当前全国水产市场竞争力激烈的情况下,政府应该为市场多做扶持,总被传闻“搬迁”颇为打击市场经营者信心。
陈丽娟告诉记者,今年她与全国水产同行一同参加北京水产市场研究会,会议间与会者一同参观了北京数家水产品市场,陈丽娟提及自己来自于黄沙水产市场,对方马上投之以羡慕的眼光。这样的惊讶多次发生在陈丽娟的身上,两个月前她坐在东方宾馆一个饭桌前,起初饭局上没有人注意到她的存在。随后,饭桌上的客人得知她在黄沙水产市场经营着上百个品种,饭局上的攀谈焦点很快集中到了她的身上。
屡次受到“礼遇”,陈丽娟明白黄沙水产市场的能量巨大。当下黄沙水产市场品种丰富多样。以鲜活水产品为龙头、包括允许上市的野生、飞禽等动物不下200多个品种,其中以独具岭南特色的鲜活水产品为其经营特色。以“活鲜”为代表的黄沙市场,比日本、东南亚等地的海鲜水产市场毫不逊色,连美国、加拿大等国家的大型高档鱼市场也惊叹不止。
探索:水产市场亟需B2B批发型电商
作为老牌的水产品批发市场,黄沙市场在批发市场转型升级的大潮中也不能独善其身,跟其他批发市场一样,一些商家也在试探电子商务可否促进当前批发生意。
事实上,不少专业批发市场或商品行业协会都有意发展电子商务,但它们往往只是建立简单的网站,把产品挂在网上卖,就以为是电子商务。在黄沙水产交易市场里,由于海鲜类产品存在着一定的特殊性,走电子商务的商家并不多,而且海鲜涉及到现货交易,而商家做的是批发生意,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得电子商务的发展受到限制。
四姐贸易公司目前正在微信和淘宝上尝试做电商服务,陈丽娟打开微信微店,记者看到上面放着几十种海鲜商品,澳洲龙虾、大闸蟹、三文鱼和北极贝等可以干鲜保存、运输的商品。记者发现,上四姐贸易微店买货的基本都是散客,几乎没有一笔生意具有批发的规模,这意味着四姐贸易的微店充其量是一个零售店,而并非批发商的网上转型。
陈丽娟告诉记者,在广州有一家专门做北极贝外卖的小电商,目前生意做得越来越大,每月的销量额超过10万元,由于懂推广,这家小电商的客户群日益增长。
陈丽娟说,这家专做北极贝的电商的货源正是来自四姐贸易公司,她希望有更多的电商成长起来,并成为她的客户,“如果这样的电商发展到十家,每天向我订购数百吨到上千吨的货物,那四姐贸易公司便可以真正发展批发电商”。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黄沙水产交易市场中的大型商家一谈及电子商务,更多考虑的是这种新型的销售模式能否在不损害线下档位批发的前提下,实现网上批发,而不是像淘宝或京东那样,变成网上零售。
陈丽娟说,黄沙水产交易市场的大老板们大多是50后、60后,虽然对“触电”不反感,但却对当前的B2C模式并不感冒,“如果现在不积极让思考适合批发市场的电子商务,而是不明所以的见到电子商务便一头扎进去,总有一天我们会赔了夫人又折兵”。
黄沙水产交易市场对电子商务的“忌惮”不无道理,记者发现不少批发市场的电子商务模式类似于淘宝和京东模式,这种B2C模式对于刚刚创业的小电商或许正合造,而批发市场长期以来形成“整单走量”的经营方式,他们更加欢迎有针对性的B2B电商模式。而在当下,要让水产批发商与小电商进行竞争,这不但是与批发市场经营理念背道而驰,也透露出当前针对批发市场的电子商务模式未能触及“痛点”。
陈丽娟告诉记者,黄沙水产交易市场内普遍有这样的声音,市场未来必须顺应电子商务,改变的过程必将带来当前利益模式损失的阵痛。市场方应该借助当前的价格指数,在分门别类的基础上,探索更符合批发市场的电商模式。
林良智也告诉记者,未来黄沙水产交易市场将开通电子商务网站,实现B2B模式,在价格指数的大数据平台引导下,细化指数,以迎接新挑战。
【对话】
黄沙水产交易市场经营部副经理林良智:
产品标准化信息化数字化价格指数才有话语权
南方日报:黄沙价格指数对其他地区水产市场有怎样的指导作用?
林良智:黄沙市场是国内第一个经营进口水产品的大型批发市场,在早期,上世纪90年代末到2008年左右,由于当时国内大型的专业化水产品集散地市场少,做得好的更少,黄沙市场的价格变动能够引起其他市场较大的影响,于是被称为“水产价格风向标”。
后来,在黄沙市场升级改造的同时,传统水产市场向现代化转型,各地水产消费需求增加,涌现出大批新兴水产市场,几乎各个沿海城市都在建,总量不下100家,北上广水产市场三足鼎立的局面形成。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资讯交流公开透明。加之同类市场越来越多,运输技术提高,运输周期、生产经营交易周期缩短,地域化、空间化的限制变得越来越小。现在,某一家水产市场的典型性影响越来越低,但黄沙价格还是一个重要参考值。
当然也有例外,黄沙价格对于地域性水产品品种影响不大,比如通用货类水产,包括主流海水鱼类、虾蟹类、淡水养殖鱼类虾类等。
南方日报:黄沙水产交易市场的价格优势体现在哪里?这些优势产生了什么影响?
林良智:黄沙市场这么多年来仍保持兴旺,它最大特点是货源来自全国各地,形成了拥有200多个品种的规模,货源充足,品种齐全。
这一是因为它起步早,二是因为地处交通枢纽位置。过去这里离机场近,在珠江水岸边,南站铁路也从旁边经过。这样独特的地域环境,吸引了第一批水产养殖户供货,使得这里品种齐全,交易活跃,进而推动供应量增长,供应量的增长又反向推动价格优势的体现。如此一环扣一环,其优势于同等级市场而言也无可比拟。
这样的优势主要对产地市场产生了影响。各个产地市场都有自产的品种,但为了丰富市场品种和活跃交易,还是需要去一级批发市场补货。绝大多数这类买家的需求并不局限于某一品种,举个例子,我可能要一点湖南的黄骨鱼、一点南番顺的淡水鱼、珠海的虾和广西贝类。如果我是湖南的买家,我不可能在湖南买了鱼,又特地跑到黄沙入别的货,否则我在湖南买鱼的交通运输成本会变得多余。我会为了方便,尽可能在同一个地方一次性买齐所有货物,实现成本最低化。
但这种优势对于后来崛起的北京、上海市场并未产生较大影响。因为北京、上海与广州的地域跨度大,狭义上、空间上的竞争并未体现出来,毕竟各自面对的客户不一样,不会说同类市场多了导致黄沙市场客户数量减少。我们所说的竞争,真正体现在各个市场的升级改造、影响力、号召力、新的交易模式、建设模式上,包括无形市场的建设。
南方日报:在扩大广州价格话语权这方面,黄沙市场从自身经验出发,对市场和政府有什么建议?
林良智:水产业是传统的第三产业,行业形态较低,涉及的产品在生产经营运作过程中时效性和产品周期特别短,影响了它现代化升级改造的步伐。
目前,国内还未形成一套标准化体系,包括信息库、产品规格的标准化、食品安全可追溯体系(从源头到流动环节)等。
黄沙市场和相关职能部门先要做好相关方面的基础性建设,起草、完善本身市场的规划建设,完善整一套经营体系,最重要的是做到产品的标准化、信息化、数字化。把这些硬件做好,打造一个有代表性的市场,一个所有步骤、环节都有属于黄沙市场特色的体系,而且确保这个体系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那么这就是属于你的话语权了。争取别人对这些成果的承认,就是争取话语权的切入点。
接下来,要通过这个体系反向指导传统市场的升级改造、价格指数平台的运作和无形市场、电子商务的建设。贯彻整个过程,各种规则、经营形态的建立都是不可或缺的硬件条件,有着很强的指导性和超前性。
南方日报:黄沙市场在未来有计划涉及电子商务领域吗?
林良智:目前仍处探索阶段。计划第一阶段在2015年实现打造黄沙市场自身的门户网站,希望能够实现黄沙市场交易情况、价格动态的发布,能够跟物价局、价格指数平台实现对接和信息交互。
另外还可能实现适合批发市场的B2B电子商务模式,即把市场内实体店铺搬到网上做商城,提供信息公布、产品展示、广告营销等服务。把平台打造好后,希望随着运输和保鲜条件的逐步成熟,能实现从干货、冰鲜到生鲜的攻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