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冻品到家已获得A2轮融资,本轮融资由北京生活性服务业发展基金投资。值得一提的是,在此之前,“冻品到家”曾于2016年12月获得由杭州诚合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投资的天使轮融资,2017年2月获得由真顺基金、华创资本投资的pre-A轮融资,2017年8月获得由愉悦资本、真顺基金领投,君联资本、魔量资本跟投的A1轮融资。
那么,这家专注于餐饮业冷冻食材的B2B企业,是如何做到短时间内获得资本市场的关注和认可,四次吸引投资机构的呢?
其实,早在05年,冻品到家创始人兼CEO许路禾就致力于做厨艺的门户网站,并且筹办了多场有影响力的厨艺比赛,参与出版《中国当代名厨》等书籍。2012年,开始做冻品食材的线上线下销售,创办了海陆汇、冻品互联等公司。十多年的经验积累,让他对冻品行业有了深层次的理解,将优质、便捷的物流服务与信息技术深度结合起来,解决了高成本低效率的行业痛点。目前,平台主营产品包含水产、牛羊肉产品、鸡鸭鹅、猪产品等,主要服务对象为餐厅,据不完全统计,公司目前有固定客户2万多家,客户通过手机APP,指尖下单、付款后,就可以实现无忧配货上门,轻松便捷。
“冻品看似简单,没有基础是做不好的。比如物流基础设施,公司有30多辆配送车辆,一辆车可以配送45家客户,上午送完货,下午还可以跑客户,在物流设施上,公司具有规模优势,在项目上,公司多名员工也有成功经验。加上冻品是一个非常有潜力的品类,赛道宽阔,玩家少且实力弱。用对人、选对赛道是公司成功的关键,就是基于这几点,公司在短时间内,吸引了多家投资机构”,许路禾说道。
不少消费者有这样的思维定式:冻品不如新鲜的有营养。是消费者的误解,还是“另有隐情”?在许路禾看来,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一,国人使用冷柜的历史时间并不长,还没有形成食用冻品的习惯。其二,对冻品相关知识的缺乏。其三,对冻品烹调的不正确,导致其口感、营养打折扣。所以在“冻品到家”APP上,很多冻品都会有推荐食谱,搭配食材、制作方式等内容,为不善烹饪的消费者提供技术指导。
“在国际市场,已有60%以上的冻品用于餐饮业,而在我国,这个比例却很低。目前,公司的业务主要聚焦于华北市场,如河北、河南、北京、天津、内蒙、山西…,随着中餐工艺向现代工业的转化,冻品也将被广泛应用,其品质也将不断升华。”许路禾如是说。
谈到企业核心竞争力,许路禾认为,在消费升级的大环境下,消费者愿意为更健康的食材买单,这也为冻品市场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契机。从05年创业到现在,企业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核心竞争力是不一样的,从供应链到上、下游基础设施,随着科技成分的不断升级,我们把客户企业做的越来越好。在企业不断做大的过程中,与客户也逐渐建立起了很好的信誉体系,这是获得行业认可的基础,也是企业未来发展走得更远的核心竞争力。
关于未来的规划,许路禾表示,要打造单品爆款,例如羊肉,今年7月份单月,羊肉这一单品的销售额就达到了200万,预计,2018年,公司的年销售额将达到5个亿。8月中旬,计划进行新一轮的融资,有理由相信,随着资本市场的青睐,冻品到家必将成为行业内的标杆平台。
北京生活性服务业发展基金团队:很多中国的食材创业者都想做美国的Sysco,但中美的上下游差异很大,美国的上游和下游都是大B,中国的两头高度分散且不标准,菜品、粮油品、冻品、海鲜品等品类所需要的供应链能力有很多不同,餐饮供应链创业由全品类入手难度较大。事实上中国餐饮供应链市场巨大,每个细分赛道都能做到千亿规模,冻品到家从冻品切入的商业模式已得到了验证,团队相信冻品到家很快会成为该专业赛道的领导者,预期可对北京市的餐饮供应链行业健康发展起到示范带动作用,发挥较好的社会效益。
北京生活性服务业发展基金是由北京市商务委主导发起,由北京市财政与社会LP共同出资、世欣荣和管理的政府引导基金,主要方向是对京津冀地区生活服务业进行扶持、促进行业整合、推进生活服务业向规范化、连锁化、便利化、品牌化、特色化方向发展,从而提升北京市生活性服务业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