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比网消息,日前,在京东工业与《哈佛商业评论》中文版共同策划、以 “韧性智链・采购新纪” 为主题的特别节目上,来自编码技术机构、行业协会、高校及企业的多位专家汇聚,指出构建标准化体系与智能化网络已成为破解工业供应链管理难题的核心路径。
当下,工业品数字化采购领域发展势头强劲,但供应链的复杂性也日益显著。由于涉及多个环节、众多供应商以及不同地区,商品标准化程度低成为了阻碍供应链灵活性和响应速度提升的主要因素。不同供应商产品参数存在差异,物品编码体系缺乏统一规范,“一物多码”“一品多商”“一品多价” 等现象屡见不鲜。企业在采购过程中,需要花费大量精力进行产品比对和筛选,这不仅降低了采购效率,还严重影响了供应链的协同运作。
中国物品编码中心技术研究部主任李素彩指出,商品编码和数据标准化是实现企业数字化采购和构建柔性供应链的基础。标准化的编码和数据,能够让企业在采购、生产、仓储、物流等供应链环节实现高效衔接,提升整体运营效率。
值得注意的是,在央国企采购方面,2024 年 7 月,国家发改委和国务院国资委联合发布《关于规范中央企业采购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53 号文,明确提出要规范采购流程,防范违规行为,同时激发央国企的经营活力,提升采购供应链管理水平。这一文件为央国企采购管理提供了明确的指导方向。
人民大学供应链战略管理研究中心主任宋华教授表示,在数智时代,供应链是共赢链,既包含企业间的共同利益,也关乎产业的稳定与可持续发展。京东工业也指出,降本增效不是某个企业和某个环节的“单兵作战”,只有从需求侧到供给侧的供应链全链路数智化,才能让成效最大化、效果可持续。
谈及中国企业出海历程,宋华教授指出其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是品牌出海,也就是我们熟知的以消费品形式出海,可以归结为初级的产品出海。第二是数智出海,也就是装备制造、机电等智能制造的出海。有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出口的规模突破了25万亿,其中制造业的出口占到了98.9%。第三就是供应链出海。他认为,中国企业如何实现采购当地化,以及合理组织制造生产过程,将成为供应链出海的关键。
据京东集团副总裁、京东工业亚太区总经理陈鄂生介绍,目前京东工业出海服务已覆盖墨西哥、印度尼西亚、匈牙利、泰国等国家,涉及汽车制造、电子电气等多个行业领域。在采购环节,京东工业打造了支持多国家交易的数字化采购平台;在履约交付环节,通过智能决策系统整合供应链资源,对海外备货、跨境直发、本地直发等多种模式进行统一调度,实现高效履约交付。
当前,工业供应链转型已进入关键时期。标准化体系建设与智能化技术应用的深度融合,正在重塑产业协作模式。随着 5G、区块链等新技术的加速应用,工业供应链将朝着可视化、自适应方向不断发展,为全球制造业升级提供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