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汉芯城:IPO 进入注册阶段,产业互联网平台的上市征途

托比网 云汉芯城 2025-03-20 17:45:22

托比网讯,日前,云汉芯城于3月14日提交注册,向创业板上市发起最后一步挑战。

云汉1.png

图片来源:深交所官网

面对全球半导体市场周期性波动,云汉芯城近年来营收经历了一定起伏,但凭借市场布局和供应链整合能力,2024年下半年业务已开始恢复增长。此次IPO,公司计划进一步加大在大数据交易平台、产业协同制造及智能共享仓储方面的投入,强化行业竞争力,拓展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IPO进程加速,云汉芯城迎来资本化新阶段

值得一提的是,云汉芯城的IPO筹备历时超过两年,过程较为曲折。公司早在2021年12月递交招股书,2022年进入问询阶段,2023年11月成功过会,但直到2024年3月才提交注册,期间受到市场环境和行业周期变化的影响。

作为电子元器件B2B分销行业的重要玩家,云汉芯城的业务模式依赖半导体市场的供需情况。2023年全球半导体市场低迷,供应链去库存压力大,多个分销企业业绩承压,云汉芯城同样经历了业务调整。

不过,随着行业逐步回暖,公司2024年下半年营收已恢复增长,预计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同比增长9.58%至13.12%。此次IPO,云汉芯城计划借助资本市场的力量,加快数字化升级和供应链优化,进一步夯实行业地位。

交易平台布局广泛,供应链整合能力持续增强

公开资料显示,作为一家深耕电子元器件B2B交易的企业,云汉芯城凭借自营数字化交易平台,为中小批量电子制造客户提供供应链解决方案。截至目前,公司已接入2000+全球供应商,注册用户超66.32万家,累计服务14.79万家企业,业务覆盖工业、轨道交通、汽车电子、消费电子、电力能源等多个领域。

公司核心业务以半导体器件(模拟芯片、数字芯片、分立器件)为主,收入占比超过50%,其余则来自被动器件、连接器等。但半导体市场存在明显的周期性波动,行业下行时客户需求下降,对公司的业绩增长带来挑战。

从同行业来看,情况也类似,国内不少电子元器件分销企业在2023年的营收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例如中电港(001287)、好上好(001298)、商络电子(300975)、力源信息(300184)、华强电子网等。

云汉3.png

数据来源:云汉芯城招股书

数据显示,云汉芯城2023年营收同比下降39.14%,净利润也从2021年的1.61亿元降至2023年的0.79亿元,盈利能力承压。不过,2024年市场复苏后,公司经营状况已明显改善。

IPO募资重点投入,打造全链路产业互联网布局

面对市场环境的不确定性,云汉芯城在此次IPO中规划了一系列募资投入方向,取消募资补流项目后,云汉芯城本次冲A拟募资金额由原先的9.42亿元大幅缩水至约5.22亿元。

招股书显示,公司本次发行募集资金扣除发行费用后,将投入大数据中心及元器件交易平台升级项目、电子产业协同制造服务平台建设项目、智能共享仓储建设项目,对应拟投资金额分别约为2.91亿元、1.34亿元、9597.66万元。

四轮融资夯实基础,深创投、东方富海等机构加持

云汉芯城创始人曾烨于2008年创办公司,本次IPO前,他仍通过直接及间接方式持有公司35.19%的股份,是公司的实际控制人。

资本层面,公司发展至今共完成四轮融资,累计融资金额可观,获得了多个明星头部投资机构的支持:

云汉2.png

2015年B轮融资:融资金额一千万美元,深创投领投,东方富海、丰利财富跟投。

2018年C轮融资:完成1.8亿元人民币融资,由中国科技产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战略领投,上海临港松江创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东方富海等投资机构跟投,此轮融资后,云汉芯城整体估值 13.5 亿元,并入选“上海市准独角兽企业”。

220年D轮融资:完成 D 轮融资,投资方为火炬电子,企业估值21亿元。

拥有强大资本背景的云汉芯城,在IPO后能否持续优化商业模式、提升盈利能力,将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

上市后的挑战与机遇:如何维持增长势头?

虽然IPO已进入最后冲刺阶段,但云汉芯城仍面临诸多挑战,包括:

半导体市场周期波动:行业虽有回暖迹象,但市场需求尚未完全恢复,供应链库存调整仍在持续。

市场竞争加剧:国内外电子元器件分销市场竞争激烈,华强电子网、立创商城等企业不断加码布局。

盈利能力提升压力:如何提高毛利率,拓展高附加值业务,将是IPO后亟待解决的问题。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