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ntech 观察家》专家热议开放银行模式与路径(下)

佚名 科技金融在线 2019-07-22 11:04:02

今年以来,“开放银行”的话题热度一直居高不下。多家银行发布的财报中或多或少都能看到“开放平台”、“开放API”的身影,而无论是哪种叫法,都与“开放银行”有所关联。同时,各类金融专业智库也在争相举办各类开放银行业务培训班。开放银行缘何这样热?它对银行究竟有多大的效用?能为银行带来怎样的益处?

5d317eb0de4c0.jpg

近日,《Fintech观察家》获邀出席由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IMI)主办的2019国际货币论坛,并邀请了三位重磅专家——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社科院金融所银行研究室主任曾刚、蚂蚁金服研究院李振华、中诚信征信有限公司总裁闫文涛就数字货币、开放银行、风控科技、区块链等近期热点话题发表了各自的精彩观点和深刻洞见。

三 、开放银行:路径与模式

Q1:开放银行现在这么火,前景如何?

曾刚:其实国际范围内也是刚刚开始,目前国内有些小银行在做探索,尤其一些新型的银行,刚刚成立的互联网银行在做一些探索,确实也取得了一些效果,但是对整个银行业而言,它会不会成为一个普遍的模式或者适应所有的银行或者所有银行有没有这个能力我们还是要观望一下。

因为中国目前银行业的这种开放银行,核心实际上银行开放它的一些数据接口,一些基本的功能,这样的话让其他的开发者可以随时调用这些数据也好,调用我的这些功能也好,能够更好的帮他们搭建生态,这个过程中我把银行的金融服务嵌入到他的服务里,银行要开发这种生态是很难的,银行原来也想做这种互联网电商,原来我们也做过,但是这个不成功。

实际上互联网时代这种思路比较常见的,阿里、淘宝他们都是按照这个路数发展起来的,包括腾讯,这确实是一个模式,但是就好像做互联网电商一样,他们确实也做成了,是不是意味着银行就能做成?同样,我觉得开放能力最强的并不是银行,要说腾讯、阿里的开放能力远远强于银行,有什么理由认为我们在开放银行或者开放金融这个领域就成为银行的一个机会?

第二,你开放数据和一些功能,数据的开放这本身是一件,第一,银行有没有好的数据?当然有,一些关键信息数据。

但是银行能不能开放这是一个问题,国际已经有监管,中国对银行监管恐怕在这点上也会非常严,你能随便调用吗?也很难,银行之间相互交换或许还可以,但是你要对外其他用户的开放那就很难,而且这个风险是不可控的。

第三,如果把它当一种场景搭建的手段或者模式的话,银行和像阿里、腾讯这种机构比。

你是完全处于绝对的劣势,在这点上不要有任何的想法。所以,银行未来的开放是可以的,我们可以开放的心态和其他机构进行合作,包括我们现有业务的改造,包括我们外部形态,未来肯定是开放合作的模式,对银行来讲数字化转型之路。但是他不见得有我们现在特别具体讲的这种开放银行的模式来实现,因为现在开放银行讲得非常清楚,是他自己接口的开放,数据的开放,功能的一些对接,靠这种开放银行恐怕是很难来实现自己的能力的提升的。

最后一点,开放银行里还有一个最大的问题是他们变不了现,我可以做很多技术投入做到开放,就算你像安卓一样的,未来会有无数的在上面进行程序开发。但是问题是你最后怎么获得你的收入呢?你怎么把他的客户变成你的客户?而且还是从客户身上能赚钱道路收入,这是很难的一件事情。

为什么阿里他们可以由商业模式?它有一个商业生态在里面,所有每一步的搭建都是围绕他这个生态更加完整进行的,而你这个模式纯粹的一个对外的赋能,你并没有形成一个闭环,人家没准想挖你银行的客户,拿去挖掘,然后提供服务把你挖走,你还想通过他的商户帮你开发导入客户,这恐怕不见得是件很现实的事情。安卓开发实际上他要从开发商身上赚钱的可能性也是不大的,形成的模式也是个漫长的过程,苹果APP收费那也是经历了很长的一段时间,而且也是非常大的平台搭起来。试想中国今天有哪个银行能做到苹果这样的平台搭建起来,还有安卓这种平台搭建起来我开发商去收费呢?这是很难的一件事情。我是觉得从几个方面来讲,从长远看,至少是当下的这种开放银行的模式对银行作为长远的一个战略发展方向我觉得恐怕不是一个合适的方向。

Q2:科技公司更适合做开放银行?

李振华:我觉得开放银行之所以在最近的一两年时间内会这么受到大家关注,一个方面跟全球对这个问题的讨论有关系,在美国过去它就是让金融科技公司和银行之间形成一种竞争,在过去有一些做中间件的公司来推动,为商业银行之间的账户体系和数据的打通做很多工作,欧洲是为了鼓励金融科技的发展。所以,它颁布了一些法令,要强制这种商业银行向外共享数据,核心就是欧洲欧盟颁布的PSD2的法令的,它要求大的银行向金融科技公司核心是开放数据,做API的接口。它是为了避免欧洲大型银行的垄断和成体系,希望他们引入更多的竞争者。

第二个层面,因为科技公司现在竞争的基本模式表现就是平台经济的模式,表现出来很强的竞争力。在全球的一些大银行业会在想我是不是也可以去构造出来这个平台和模式,但实际上在全球的一些开放银行做的过程中又产生了分道扬镳两种路径,第一种路径是我的未来把我的银行服务嵌入到场景中,让他们流程服务得更短,我的服务更便捷。另外还有一个类别,我像互联网公司一样,我建立这个平台,我把其他很多服务集成到我这上面,然后我成为一个流量本身的平台。

但是究竟哪种路径对,哪种路径错?我觉得这可能是需要观察,也会跟银行本身的能力不太一样。这些在目前来讲很难讲在目前的开放银行中全球谁已经成功了,这是非常难讲的,因为时间还太短。但它反映出来的银行体系是迫切需要改变。第二,也反映出来一些地区和国家的监管迫切需要银行体系改变的。

四、移动支付:还有多少发展空间?

Q1:移动支付未来还有多少发展空间?

何俊妮:您觉得移动支付在未来它的发展趋势是什么样的呢?还会有哪些可能作为一个大的增长空间,国外是否还会有一些更大的竞争对手会出现?

李振华:我觉得国内的移动支付发展渗透率已经非常高的了。但我觉得饱和还没有,一个是消费互联网这个领域。目前大概70%的渗透率。未来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因为在很多的四五线城市乡村等等很多地方的移动支付还没有完全的普及。第二个是在移动支付本身的深度上,我们现在更多的是面向消费者小微企业多一些,未来是不是面向大的企业,整个产业,都可以把移动支付的服务都嵌入进去,来提高他们的整个支付流程,这还有非常的空间。另外一个,移动支付本身是一个服务的起点,它在未来还叠加更多的服务,这些探索可能刚刚开始吧。

第二个是移动支付在中国普及度很高,但是在全球的很多地方都还有非常大的空间,特别是像很多发展中国家,他们的金融服务本身没有那么好,完全可以通过发展移动支付来实现跨越式的发展。中国就是从现金支付到卡的支付,卡还没完全完成,然后就跳跃到移动支付的时代。在东南亚的很多国家他们就是这样直接从现金可以跨越到移动支付的时代。我想很多国家,东南亚,南亚地区,非洲,拉丁美洲等等,市场极其广阔。中国走过的路子他们都可以去做这个复制。

何俊妮:在西方国家,像美国、欧洲,因为信用卡的完备他们对手机端支付移动支付的普及率是很低的。

李振华:对,我觉得不一定,现在至少可以去观察,关键是要看用户的需求。另外,他关键看对这个行业效率产生的改变,其实在美国的银行卡支付的时候成本是蛮高的,因为你可以看到银行卡在国内的支付,在美国收大概2%的手续费,特别信用卡的支付,跨境的要收3%-5%,有的时候甚至七八,非常之高。中国移动支付的效率比它更高,但是这种改变是需要慢慢产生,也有可能不仅仅是移动支付,也有可能下一步跳跃到其他什么支付都是有可能的。

五、风控科技大有可为

Q1、 大数据、人工智能识别企业财报真假?

闫文涛:我们把风控分为大概三个流程。一个就是风险的识别,第二个程度就是风险的披露,第三个就是风险的缓释。大家可以看到从2013、2014年大数据金融科技起来之后,在金融风险的识别角度来说是有很大提升的,以前看企业的风控可能更多的从他的报表来看,报表没法保证他的真假。现在更多的大数据起来之后,比如税务发票或者你的工商类似的大数据,加深了这种风险挖掘的程度,使他的风险能够比以前挖掘识别得更深一点,尤其是2014年起来之后,针对消费金融,针对个人的,使我们看到个人的这种风险的维度更多元化了,不像以前,可能我们只能靠借款人自己填的一些信息来判断,但是我们这里面可能面临很大的欺诈的风险或者它的真实的还款能力的一些问题。

第二个环节就是风险的识别之后怎么样高效率的,没有道德风险的一个披露和传递出来。像区块链就是一个很好的风险披露的一个很好的手段,因为他解决了去中心化。

第三块就是风险在整个识别、传递基础上怎么样把它缓释掉,风险是客观存在的。

只是金融科技的价值出现之后,能把风险识别的程度加深了,传递得更高效了,但是风险识别传递之后怎么把它缓释掉,以前最简单想到的风险缓释的手段以银行为例,银行说你有没有房子来抵押,有没有找担保公司或者集团征信,现在的情况有很多风险缓释的手段,这里面和传统的金融工程可以相结合。比如一些资产证券化,一些结构金融的手段来对他的风险能够进行缓释。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