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微物联“钢铁大脑”:发挥“夹层”作用,助力智能炼钢

佚名 积微物联 2021-01-14 11:21:31

在全球受疫情影响的2020年,新技术推动社会加速数字化智能化进程的趋势,以及各种新方式在工作、生活中的呈现,成为现象级的焦点,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

吴晓波“激荡2020——疫情特别演讲”现场,他讲到在这次疫情中,“我们这个被互联网改变得最为彻底的国家,它所形成的智能化信息能力,在拯救这个国家。”同时,他再次提到马云的“未来最大的能源不是石油,而是大数据”的观点。

对于当前社会逐步科技化的现状,吴晓波提炼出了“云上的中国”的概念。2020年10月,吴晓波携团队前往全国知名钢铁企业攀钢集团位于四川省西昌市的炼钢厂,进行了为期几天的走访工作,深入了解了在当前数字化智能化的背景下传统钢铁行业发生了哪些巨变。

过程中,于西南领域有着多年新技术创新经验的新经济企业积微物联接受了采访,就其在传统钢铁生产中扮演的角色,如何参与“大数据”探索、助推传统行业转型升级等问题进行了阐释。

运动着的“大数据”

攀钢西昌钢钒炼钢厂内火星四射,钢铁生产日夜不间断地进行,加料、造渣、出渣等工艺流程循环往复。在这极度复杂的生产过程中,与一系列物理、化学变化同步进行的是大量数据的产生和沉淀。在保持传统模式的过去,这些数据由人工收集,输入电脑,一年高达几个TB之多的数据被储存起来,却未被有效利用。

而今,通过对“大数据”的开发,数据“活”了。生产中产生的各类数据经采集后,即刻便可传输到阿里云端、现场电脑端、积微物联生态大屏,以及手机APP上。前期的数据经过分析再反馈到后期的生产中,不断地精确数据、修正参数,优化生产、降本增效,最终实现智能化炼钢。这个将大数据激活实现智能炼钢的创新变革项目被称作“钢铁大脑”,也是知名财经作家吴晓波团队创作的首部创新纪录片中组成“云上的中国”的一部分。

图注:炼钢现场.png

炼钢现场

图注:钢铁大脑APP端.png

钢铁大脑APP端展示

“钢铁大脑”究竟如何改变传统生产?具体如何运行的?根据专业人士介绍,生产现场以钢铁料消耗项目(“AI炼钢”)和智慧表检项目作为试点。传统的钢铁料消耗工序,加入铁水的废钢、合金等原料的性质和组分需要有专人盯着软件显示的数据,再根据数据推算加入量,对人的经验和注意力要求极高,且稍有差池就会影响产品的质量。对此,通过大数据平台对高质量数据进行分析,可实现对人工作业的替代,由数据来“决定”原料加入量。       另一个智慧表检项目,按照传统模式是由人工对轧制出来的钢板成品进行表面检测,判定其是否符合客户要求的交付标准,耗时耗力。采用大数据手段后,将人工判断的标准进行数字化,建立数据库,机器进行系统学习后,就可以接入生产流程进行检测,然后自动输出检测报告,原来的人工仅需进行简单的复核工作即可。

“‘钢铁大脑’上线后,生产过程对人的依赖明显降低,许多工序放心交给‘机器’,员工不再像过去那样辛苦了,并且工作也得到了优化……”熟悉一线工作的某员工为记者解释“大数据”的效果。 

集三方之力,扮演“夹层”的角色

这场创新性极高,又兼具复杂性的项目,涉及多方,是经三方决策层、专业人士以不惧改变、勇于碰撞的精神,经过了一段时间的“磨合”才得以实现落地的。

2018年,积微物联与攀钢集团、阿里云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由阿里云将AI、大数据、算法、云计算等新技术落地应用到攀钢集团西昌钢钒生产车间,以实现在线智能炼钢,积微物联则扮演“夹层”角色,黏合两方力量,共同完成整个“钢铁大脑”项目。

积微物联如何扮演着“夹层”角色呢?谢海谈到合作过程时提到了这个项目的初期“障碍”,“刚开始准备合作的时候,我们发现阿里云的数据工程师与攀钢的技术员很难实现有效沟通,阿里云阐述他们的数据、模型、算法等概念,而攀钢生产现场的人几乎听不懂,还常常质疑技术落地的可行性。而作为攀钢和阿里云中间的‘夹层’平台,我们就是要把项目运行中的专业内容‘解释’给两方的人,最后证明我们也做到了!”脱胎于传统钢铁企业,又通过学习新技术,发展成为集智能仓储、智慧物流、智能加工、在线交易、供应链服务等为一体的创新型产业互联网平台企业,积微物联既能理解大数据的原理,又熟悉炼钢工艺的关键要点,于是理所应当地成为了攀钢和阿里云这两个企业之间最合适的“粘合剂”,充分发挥“夹层”作用。

积微物联大数据中心工业大数据总监李早立以形象的语言为记者介绍了默默工作的“大数据”,“我们把生产中沉淀下来的数据通过大数据平台进行分析之后,再‘喂’给机器,机器用它的深度学习能力学习新的数据,再将数据运用到实际的生产中。”这是一个挖掘“大数据”价值的过程,为生产过程中庞大的钢铁躯体装上智能“大脑”,代替人脑指挥生产的旧有模式,通过数据采集、建模和算法,以减少生产过程中的浪费和低效率。

图注:实时跟踪产品表面质量检测情况.jpg

实时跟踪产品表面质量检测情况

相关数据显示,利用“钢铁大脑”每生产一吨钢,可节约一公斤以上的钢铁料,加上合金投料成本节省,每年可为企业降低炼钢成本1700万元。凭借项目的创新性和实际的降本增效成果,钢铁大脑项目曾获评“2019年工业互联网APP优秀解决方案”,并成功入选“2020年四川省新型智慧城市典型应用案例”。

以新技术探索新经济未来

如今,在积微物联办公区的五连大屏上,炼钢的画面和不同工序的数据实时变动着,显示了西昌钢钒炼钢厂的实时生产情况。而项目工作人员,即便出差在外,点开手机“钢铁大脑”APP也可查看当天西昌钢钒的炼钢实时状况,浏览炼钢关键生产经济指标。“采集数据,不是简单拷贝,而是把生产端的数据,经过清洗、重建,与现场的实践经验有机汇集,才能为上层算法提供依据。”李早立表示,在各方通力合作之下,积微物联才得以完成数据采集、大屏可视化、零散报表集成等工作。

积微物联产业互联网五连展示屏2.jpg

积微物联工业互联网平台展示五连屏

“钢铁大脑”,作为一场试验,展现了积微物联对“大数据”价值的探索——除了“钢铁大脑”,还有对“积微大数据应用分析平台”等的打造和投入,依托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为客户提供了基于仓储、加工、运输、安全、循环、供应链等业务的数据指标体系,帮助企业解决数据难题,展现积微物联在新技术领域的布局和对其的有力把握。

一直以来,积微物联都致力于以新技术为驱动,打造大宗领域独具特色的产业互联网生态圈,为产业链上下游客户提供一体化一站式极致服务,助力传统行业转型升级进程。在近两年历经疫情考验、看似艰难的发展环境下,“新经济”爆发出的惊人发展劲头,或许正是积微物联这样的新经济企业的历史性“机遇”。作为以创新的商业模式立足大宗领域的积微物联,还将持续发力,在助推产业变革、赋能实体经济发展的布局上,作出更深远的谋划。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