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勇峰:企业支付的那点事

陈冲 2021-01-15 14:16:08

我记得第一次面临支付的麻烦还是在2014年搞联塑商城的时候,当时我甚至说支付是核心竞争力,当时来讲020B2C平台筹建基本支付模块是不需要思考的,微信和支付宝标准对接接口,几天搞定,涉及到渠道客户,一般网银公对公转账完事,当然了公对公是无法实现三流合一的,只能把支付凭证上传辅助订单。

联塑商城最早定义就是020模式,有1700多个经销商,有大概十万家门店,支付方式多样性就出现了,客单价也是差距太大,少的几十块,大的上百万,而且大部分客户是给了原有渠道信用的20%,以前是先货后款,现在换成先款后货逻辑,还是需要一段时间的习惯的培养。线上平台嘛,肯定要实现线上一体化交易,当时最想还是上微信和支付宝,但是大额一是受限,二是成本实在太高。而采用银企直连,又解决不了订单不够和ICP的问题。很头疼。

当时解决方式有几个:一个即使让所有经销商使用一个银行,统一去谈价格,其实现在有个名词叫本对本。还有一个就是加大授信额度,第三个就是购买一个支付牌照。

第一个方案我们先行搁置,觉得平台支付实现多种可能,不是每一个经销商都有平安账户,增加经销商开户折腾不是好的服务,何况不是所有经销商愿意接受代扣。第二条意味着大量的风险,经销商拿信用买货然后资金期间内使用去向不好管理。第三条路我们最终接触了几家牌照,最大的问题不是贵,而是顺德那个破地方,找不到支付牌照运营能力的队伍,最后作罢。

当时建行的线上支付还是可以的,但平安似乎态度更加积极而且愿意跟进持续发展。接下就和平安银行谈合作了,马上就碰到一个最大的问题,银行的进件项目内要ICP证,港资上市旗下企业为了合规要求ICP,但是Icp证在当时对外资平台基本不派发ICp证,借用内资企业经营方式,内控又过不去,最后平台银行的母实子虚一直搁置没有上线。

正好这个时候受邀了富士康邀请,开始筹建买塑网,就继续把和平安合作的支付产品带到了买塑网上线,等到上线的时候,发现一个麻烦那就是母实子虚存在一个客户必须开立平安新户,平安网点还是不够,导致开户难度较大,业务好不容易搞定了客户交易,还让客户去开一般户,我把这个叫做二次业务推动,导致客户的体验降低。

后来经营中我们还发现一个合规风险,虚户除了回单(当时没有备注买家)是一个很大的毛病,财务做账因为买卖回单对应不上,比较头疼,最重要的整个母账户一旦被查封,其他虚户都要查封,当然这似乎一个系统性风险,发生概率不高。好吧,还是给客户留下一个银行网关支付选择吧,但是不可否认回单存在瑕疵,法实现企业⻆⾊分离。当然基本实现投资人要的所谓线上交易的基本要求,但是代价太大了。

总结一张图:

图片 1.png

到了2020年,发现腾讯支付商企付旗下有款产品叫银企付,是一款有趣的产品。基本解决了平台的担保交易和直接自营交易。

腾讯通过整合行业银行的能力,做出一套类似于银行聚合支付的产品,这套产品首先交易手续费目前是免费,还实现了线下支付线上化。主要逻辑是业务替客下单(客户自己下单),然后卖家确认后自动把订单数据下发到卖家财务的网银,这里面还有一个付款审核流程,出纳就可以轻松付款了,这只是直接支付流程。

这里面呢可以实现月结,只要把周期内付款统一付玩,卖家发票和收款单请款即可。然后财务审核后统一并单付款。

也可以实现保证金交易,买家财务可以分批付款,卖家送货后情况,财务支付剩余费用。

图片 2.png

当然也可以采用担保支付,买家财务付款后卖家看到已经支付,但是资金没有到账,在规定时间卖家送货到账。

当然这些产品在银行上线后,经过调研发现很多买家使用农村商业银行不少,这些银行的技术还是比较落后,所有签约的银行覆盖率达不到100%,不是所有买家都有银企付合作银行的基本户,那么买家就要按照腾讯合作银行开立账户了,这为后面银行逐步嵌入供应链金融提供了机会可能。

所以总结一下,这个产品基本实现了三流合一,可以及时到账,交易切换容易,部分跨行交易手续费零成本,不影响买家的原有交易流程,相对完美的产业支付解决方案。

当然,企业在线即使支付没有了乌云,也会是将来的支付趋势,但是毕竟目前这块占比还是较少的。随着腾讯对电子账户,白条等产品相继推出,支付的变化回越来越简单,随着围绕电子票据的合作,供应链金融产品的相继推出,相信将来的企业支付会有一个更好的明天。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