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来谈一点可控且力所能及的事

jacindustry JAC外贸实战 2016-10-09 15:41:43

不止一次的说过,我的小农意识不可救药,我会憧憬怎么改善土壤,种子来提高产量,提高收入,但是我更加关注的是我能控制且力所能及的事。

做过机械厂的外贸经理兼代总经理一年半,合伙创办了化工厂,经营了五年,我很清楚我们的产品和工艺跟国际大牌甚至国内大牌的差距,心急如焚,每天都会想着如何去更改,可是技术受限,于是想尽办法去挖一些技术大牛,哪怕是一次交流的机会也会,终于找到了,人家一张口就是设备要如何改造——换掉,工艺要如何改善——重金挖人,掐指一算,我去,连老婆孩子全部家当都卖了都不够钱啊!

上来就写这么一段,是想阐述一个现实,告诉那些看着报纸喝着茶水或者从来没有接触过生产的人士:你们说的改造产品,没有一个工厂,一个老板不想去做,可是不懂技术,资金不充足,往往会吓退大部分的人!

这是大部分外贸业务员所面临的状况,大路货,无差异!

我还是幸运的,我们机械厂后来聘用了韩国的技工,产品工艺立马有了大规模提升,可是两个月之后,稍微大点规模的企业全都有了韩国技工……

说白了,革命性革新太难,大部分工厂能做的都是细枝末节的改造,这种改造太容易被copy了,当然,有就比没有好。

如果你所在的公司属于比较进取的,你算是赚了,产品跟同行有明显的差异化,而你要做的就是把这些差异化总结出来,使用JAC议论文谈判法跟客户谈判(把差异化的确切证据找出来,然后跟客户的实际利益相结合。关键词获取文章:JAC议论文谈判法),实际上我的卖点提炼的文章都讲到了,寻找所有方面的差异化(关键词获取文章:卖点提炼。)

但是,就如同我以前一直说的,大部分公司的产品跟同行并没有明显的差异化,怎么办?

这里面就有一个产品跟营销之辩,解决这个问题最根本的方法是产品革新,理论家们都会举一个例子,德国美国日本如何如何,可是这些喝茶水看报纸的高等人没看到一个现实,就是德国的垄断程度有多高,美国呢?日本呢?

市场的有序性,中国的产业跟这些国家也根本不是一个档次。

在中国这个无序的乱战状态下,大部分企业忙于生存,忙于销售,革新?等有钱了腾出手来再说吧!

而且,外贸一线的小伙伴都很清楚,绝大部分的客户只是在追求够用,而不是高档,借用很多老外都会说的一句话:我来中国买东西就是图便宜,要好的,我们国家有很多。

听得让你直冒火,中国制造质量在提升,但是短时间内,这帮老外的印象还是难以被改变,不知道我们这代人能不能实现这个伟大目标。

所以,在产品同质化的情况下,营销就成为比拼的决定性因素。

拼价格,拼付款方式,拼包装,这些都是营销手段,也是大部分企业都在采用的竞争手段,可是我不想永远都靠让渡自己的大部分血汗钱来拿订单,所以,我会拼命的研究一些其他的营销手段。

例如,通过提高产品描述的专业性吸引一些高质量客户;

例如,在英语的基础上多增加一些小语种宣传和投入,尽量找一些竞争不是那么白热化的客户;

例如,通过自身的操作数据来查看哪个途径来的客户成交率更高,复购率更高,加大投入;

OK,如果上面都是公司行为的话,下面的就是业务员自己就可以做的了:

让自己变得专业,再专业,要不断地学习产品,系统化知识,把价值体系化;

按照我写的卖点提炼法来提炼卖点,写文案,拍视频;

不断地向客户表达传递你的卖点,吸引客户,让双方的沟通可以持续下去,可以更加了解客户的需求;

按照JAC里论文谈判法去准备素材,去谈判,让你在同质化的竞争中显得更加可信,突出;

让自己的沟通更加深入,高效;

不断地模拟训练,让自己学习到的经验,变成扎实的技能。

其实又是老生常谈了。

只有你自己能救自己,如果你真的确信你可以在盲目的搜寻中找到一家很进取的企业,你就慢慢找,慢慢跳槽,当然,人家凭什么要雇用你,也是你要想的;要么,就进入一家踏踏实实做事的企业,虽然产品是大路货,但是给予外贸业务足够的支持,你好好的寻找营销的差异性,做点成绩出来!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