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关统计显示,10月份,我国进出口2.05万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0.6%。其中,出口下降3.2%;进口增长3.2%,连续3个月实现正增长。1~10月累计,进出口19.56万亿元,同比下降1.9%,降幅与前三季度持平,较去年同期大幅收窄。其中,出口11.22万亿元,下降2.0%,降幅较前三季度扩大0.4个百分点,与去年同期持平;进口8.34万亿元,下降1.8%,降幅较前三季度缩小0.5个百分点,较去年同期收窄13.4个百分点,贸易顺差2.88万亿元,缩小2.6%。
外贸新动能不断积聚
整体来看,1~10月,中国进出口延续了回稳向好的态势,外贸新动能不断积聚。1~10月,一般贸易进出口占比达55.5%,较去年同期提升1.1个百分点,跨境电商、市场采购贸易、外贸综合服务企业等新业态继续保持较快增长,成为带动中国外贸增长的重要力量。民营企业出口5.2万亿元,增长1.7%,占出口总值的46.4%,成为出口的主力军。中国对部分“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出口表现较好,新兴出口市场加快培育,其中对印度、俄罗斯出口分别增长7.2%和12.4%,对东盟国家出口下降1.8%,低于整体出口降幅。据海关总署初步测算,今年前三季度,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超过4.52万亿元,约占同期我国外贸总值的1/4强。
进口方面,高新技术产品进口增长1.4%,其中集成电路进口增长5.3%、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及部件增长2.8%,“优进优出”格局加快形成。
全球贸易迎最严峻考验
然而,由于全球经济复苏乏力,进出口形势依然严峻。一方面,从国际环境来看,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两大引擎失速,IMF预计2016年全年世界经济增长3.1%,较2015年低0.1个百分点;WTO同样下调了2016年全球货物贸易量增速至1.7%,全球贸易处于30年来最严峻的时期,逆全球化和贸易保护主义思潮有所升温。
商务部数据显示,2016年前8个月,中国共遭受来自20个国家(地区)发起的85起贸易救济调查案件,涉案金额103亿美元,案件数量上升49%,涉案金额上升94%。美国大选刚刚落幕,特朗普上台进一步增加了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风险。此外,全球价值链进入深度调整期,伴随发达经济体积极推动“再工业化”以及加快构建“竞争性区域集团”,全球价值链缩短和“断链”的风险加剧,表现为中间品贸易下降拖累全球整体贸易增长。
另一方面,从国内情况来看,中国外贸由传统竞争优势向新竞争优势的转换尚未完成。数据显示,10月份,中国外贸出口先导指数为35.6,结束了连续3个月的回升势头,较前月小幅回落0.2;新出口订单指数和进口指数分别为49.2%和49.9%,重回临界点之下;中、小型企业PMI分别为49.9%和48.3%,虽有所回升,但仍低于荣枯线,中小企业所面临的资金紧张、市场需求不足等问题仍然突出。第120届广交会的数据显示,中短订单占比居高不下,6个月以内的中短订单占比达81.6%,显示客商对未来外贸走势的预期仍不明朗。同时,考虑到去年第四季度进出口基数较高,外贸下行压力依然较大。
面对严峻复杂的外贸发展形势,国家对外贸发展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接二连三打出稳外贸“组合拳”,特别是近期宣布自11月1日起提高机电、成品油等400余种产品的增值税出口退税率至17%,涵盖照相机、摄影机、内燃发动机、汽油、航空煤油、柴油、玩具电动火车等共计418种产品,将为外贸企业带来实实在在的优惠,对于进一步促进外贸回稳向好具有积极作用。
同时我们也应看到,政府营造宽松的营商环境和实施积极的刺激措施固然重要,但企业才是外贸稳增长的根基所在,也是外贸竞争新优势的重要来源。可喜的是,尽管外贸发展形势不容乐观,仍有一部分企业主动顺应形势的发展变化,积极推动转型升级,在国际竞争中取得了不菲的成绩。例如义乌市生产吸管的双童日用品公司通过不断加强自主创新,将传统产品做成了高新产品,成为产值上亿的隐形冠军,在过去10年里产值始终保持着两位数的年均增长。因此,越是在困难时期,外贸企业越要保持信心,抓住当前改革转型的契机,搭乘“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快车,加快培育竞争新优势,实现由“跟跑者”向“领跑者”转变。外贸稳增长任重道远,唯有各方并举才能攻坚克难,共同促进中国外贸回稳向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