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电商,进化有理。有了“互联网+”的启迪,钢铁业者终于可以明白电商平台潜力的巨大。
李克强总理在两会提出的“互联网+”概念,不足百字的论述,却让深耕传统行业电商的玩家们热血沸腾,张峻桢便是其中之一。他联合创立的钢为网(原“中国钢铁现货网”),在诞生9年后,终于看到了国家层面的导向支持。
“毕竟垂直行业的B2B与B2C、C2C有巨大的差异。”张峻桢说道,相对于消费层面的电商,B2B发展滞后,行业互联网化缓慢,整体看,至上而下,缺少互联网思维;至下而上,缺乏互联网手段。如今,有了“互联网+”的启迪,至少,钢铁业的行家们终于可以明确,“钢铁电商”的确有不错的前途。
统计显示,2014年我国钢铁总产量8.23亿吨,国内消费及出口总计8.22亿吨,供需基本持平;有机构测算,2014年全国电商平台交易量占总交易量的10%左右,仅相当于8000万吨的粗钢交易。可见,钢铁交易的电商化刚刚起步,潜力巨大。
从最初“触电”,到后来切入交易环节,再到衍生服务布局,张峻桢不断推动钢为网的演进,他提出“让每一个钢贸商都成为钢铁电商”的公司使命。就像马云说的,没有永远成功的企业,只有代表时代的企业。在张峻桢的看来,做一个拥有电商基因的钢铁贸易商,不如建立一个开放的钢铁电商服务平台,让每一个钢贸商都有机会实现自己的电商梦。
与许多电商创业一样,钢为网的诞生,最初也是基于互联网带来的高效率与低成本。
2006年,已经在长沙做大钢贸生意的龚年华,深深体会到传统钢贸模式的封闭和低效,经过一年的思考和准备,下决心成立了“中国钢铁现货网”(现“钢为网),将钢贸产品的询价、报价搬上网,避免每天数百通电话、传真的重复性工作。就这样,随着钢贸资讯的丰富、标准化,搜索引擎的上线,钢为网逐渐被钢贸玩家们接受,声势日隆,成为业内成功“触电”的先锋。
2009年,张峻桢还是浙江物产的投资总监,他代表这家世界500强的贸易巨头,前往湖南做并购。期间,因为浙江物产的钢贸量位列全国前三,张峻桢也通过各种关系,接触、考察钢贸类的项目,由此认识了龚年华。
经过半年调研,张峻桢确定钢为网的平台属性明确,行业基础好,客户集中度高,又符合浙江物产发展电商的“十二五”战略规划,因此建议公司收购钢为网。可惜,浙江物产最终选择自建钢铁交易平台,于是,中止了收购计划。
此时,钢为网的资金流已经非常紧张,人才也开始流失,龚年华找到了张峻桢寻求建议。张峻桢笃定网站的长期价值——假以时日,待环境成熟,它必然可以爆发。所以,他开始利用自己的人脉,为钢为网寻求各路融资,同时,也自投资金,成为其天使投资人和联合创始人。
后来,有VC通过财务顾问找到张峻桢,讨论入股事宜,提出网站必须由创始人管理走向规范的职业合伙人管理,便要求张峻桢离开浙江物产,全心投入其运作。可惜的是,当时,张峻桢还未准备好全职创业,婉言谢绝。结果,该VC与钢为网遗憾擦肩,转投了它的竞争对手。
2013年,钢为网开始思考转型,从单纯的信息服务平台,转变为网上交易的电商平台。因为模式由“轻”转“重”,人员大幅扩充,组织构架再造,少不了再融资。而这次,抛出橄榄枝的贝塔斯曼亚洲基金同样要求张峻桢全职创业,终于,他下定决心,放弃高薪要职,下海创业。
从职业经理人到创业CEO,张峻桢既要完成自己的角色转换,更要带动钢为网的转型。他非常明白软银创始人孙正义所说:“一家公司的价值是由挑战和发展决定的。一家只会固守已有成就的公司不会做大做强,而只会在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世界里沉底。”
垂直电商是在某个行业或细分市场,深度化运营的电子商务,其特征,就注定了它必须专注和专业地提供更符合特定客群的产品或服务,充分满足他们的需求。
2008年左右,为应对全球经济危机,4万亿元刺激实体经济,钢铁业迅速蓬勃,钢贸越发热火。但好景不长,2010年,钢铁类期货上线,钢贸市场“门口的野蛮人”杀了进来,进入的炒家们对期货的把玩,加剧了现货市场的价格波动。钢贸玩家们发现,以往稔熟于心的采销操盘“口诀”都已失效,不得不适应瞬息万变的新市场。
更雪上加霜的是,2011年开始,与钢铁密切相关的多个行业遭遇各项调控,形势徒转直下,钢贸由卖方市场迅速转为买房市场。
时至2012年,电商B2C市场如火如荼,网上交易越发便利,全民备受教育以至于B2B市场也逐渐热络。张峻桢觉得,钢贸市场不景气,而电商环境逐渐成熟,恰是钢为网转型交易平台的良机。
仅做钢贸领域的信息中介,钢为网的商业模式太“轻”——虽可利用广告费、会员费、搜索竞价排名等手段轻松赚钱,但并不能更多地掌控商业交易的价值链,其竞争门槛在信息透明的互联网时代不断被降低,所以,钢为网必须摆脱过去的身份,更深地切入电商交易环节。
基于此,张峻桢将公司总部迁至他熟悉的杭州,成立了“浙江钢为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正式将“中国钢铁现货网”更名为“钢为网”。“总部的迁移是钢为网未来发展的基础。在杭州这座孕育出阿里巴巴的中国电子商务之都,不仅有税收、补贴等各种政策优惠,更重要的是,这里集聚着我们亟需的人才和浓厚的互联网基因。”他解释道:“钢为网新品牌的发布是龚总和我心中多年理想的曝光,钢为网的含义就是希望能在钢铁行业有所作为”。
最终,仅用数月时间,钢为网便与第三方支付、银行合作,打造出一个类似“支付宝”的担保交易系统,取名“款道”支付,很好的解决了跨区域或陌生交易的诚信问题。2014年他们以竞争对手1/4的人力实现了相同的在线交易规模,日交易量突破10万吨,年交易总量达到1500万吨的惊人成长。在交易系统上线一年后,钢为网多年积累的26万注册用户中,已有2万余家使用该系统。可见,迎合企业的需求,所谓“顽固”的支付习惯,也非难以改变,即便每笔交易涉及数十、上百万元。
当然,切入交易环节只是开始,张峻桢期望的是,在此基础上构建一个能服务全产业链的体系,逐渐形成新的钢铁电商生态系统——重剑无锋、大巧不工,才是钢为网应有的格局。
钢贸行业的价格、交易信息、资源、供求等各方面不断开放、透明,传统“赚差价”的模式越发式微,玩家们都在向融资、物流、加工等服务环节拓展新的获利空间。行业大势如此,钢为网正可顺势而为。
好在,钢为网已经掌握了交易环节,且交易量巨大,越来越丰沛的数据使它相对其他玩家更有服务优势。
比如,线上交易的流程透明,资金的流量流向清晰,相对于线下贷款的道德风险(某些钢贸商拿银行贷款却去炒房、炒股),银行更愿意将贷款放到线上,既易控风险,又能随贷随还,方便计息。由此,钢为网便可以充当服务中介,将交易数据交予银行做审贷要件,为商家获取钢贸融资提供便利——线下几天才能放贷,线上按订单走流程,就可以几分钟拿到贷款。
再比如,钢贸线上支付,形成了很多电子票据,难以伪造,钢为网正可以将其集中,形成“票据池”,为钢贸商家提供票据置换、贴现的平台,方便其随时调整资金头寸。同时,借助交易数据的归类整理,还能寻找到钢贸采购的“节奏”,以此反向指导钢厂生产和钢贸仓储,减少库位控制,对接物流配送,避免空载,由此提升整个钢铁产业链的效率。
类似种种的服务布局点,都可以成为钢为网的盈利点。此外,也可如乐高积木一样,将它们搭配组合,构建盈利空间。无论如何,对钢为网而言,“羊毛出在狗身上”的互联网盈利真言绝不难实现。
虽然,现在钢铁电商依然百舸争流,但留给玩家们的时间着实不多。未来3~5年,在资本和行业的助推下,钢铁电商洗牌、归并、整合将是必然,最后只有少数大平台能够存活。
此时,对于钢为网这样的领先者而言,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理解电商的生存结构与互联网思维,寻找适合自己的生存方式,才是正途。因为比特经济(电商)重新认识自我,回身与原子经济(实体)做新的创新探索,这种改造后的新“比特”将无比犀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