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洞庭湖周边的湖南、湖北地区,淡水鱼养殖是很多农民赖以为生的产业。平均每个县不同种类的淡水鱼年产量有20000多吨,这些鱼大多会运至当地的批发市场,在那里卖给本地或外地的批发商,经由中间商到达消费者或者餐厅,最后被端上餐桌。
在淡水鱼的交易过程中,通常是批发商有相对充足的选择,农民则面临信息不对称和商品保鲜性的问题。“渔讯”希望在农民开始养鱼之初,就帮他们进行信息化的管理,卖出时则绕过批发市场的环节,更方便、多元地对接批发商,保证销路。
具体来说,养殖户需要先填好自家鱼的种类、养殖方式、饲料和预计上市时间,这些都关乎最终鱼的品质和价格。在买方这边,批发商可以选择想要的品种、规格、产地、数量和招标价,系统会为其匹配合适的养殖户。双方都不用再去批发市场,而是经由这个平台直接进入交易和物流环节。而跳过批发市场后,买卖双方不仅节省了时间和人力成本,而且将原先投入在中间环节的手续费等成本压缩至10%左右,从而受益。
渔讯的移动App如下图所示,包含鱼交易和鱼物流两大块,覆盖整个交易环节涉及的步骤,不过支付的闭环尚未打通。基于团队成员对水产行业的了解,成交规则上,渔讯有更加细化的方案。针对不同品质、不同时期的鱼,养殖户和批发商也可以有不同的选择。比如针对普通品种,计算成本后,养殖户可以选择最低价成交保证出货;高端品类则可以选择人工交易,议价空间更大,掌握较多主动权。
目前,对于渔讯团队来说,最大的困难还是在线下,尤其是养殖户方面的教育和推广。根据创始人李华春的观察,目前养鱼业主大多是40-50岁的中年人,智能手机在他们中间的普及率不到40%。因此,渔讯目前通过呼叫中心结合手机应用的方式提供服务,同时销售人员会与村支书、大型渔场场主等人先进行商谈,慢慢收集用户。
国内类似的农产品交易平台还有“一亩田”,品类相对丰富,包括蔬菜、水果、食用菌、苗木、水产等,在全国范围内已经铺开,每月完成大宗农产品贸易对接超6亿元。渔讯与它的差别在于,不是从B2B农产品电商平台切入,而是想从水产这个品类把供应链服务做到完善。
渔讯所属的绿科公司在今年1月份拿到50万元的天使融资,未来,针对这个不够标准化的农产品品类,他们还想提供一些其他服务。如果早期用户可以积累起来的话,这些线下积累的资源对未来帮助养殖户进行品牌化产品升级,以及建立独立的评级系统等都非常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