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谷投资人张璐此前曾向新浪科技分享过硅谷“资本寒冬”的情况。在2016年第一季度,她以数据分析和案例举例,向国内读者介绍了硅谷正在经历的“资本寒冬”。
一年后,我们再次与张璐进行了一次采访,围绕中国创投正在面临的新趋势,让张璐介绍了此时硅谷的情况。
值得一提的是,这一年来,张璐已经通过努力和成绩,有了更多的经验和荣誉。她在2017年1月入选福布斯 30 under 30美国榜单,并当选VC行业主题人物,成为第一位当选美国版VC荣誉主题人物的华人,之后今年4月,她再次入选福布斯30 under30亚洲榜单,是首位同一年入选两个区域福布斯榜单的投资人。
于是这一次,新浪科技专访Fusion Fund(曾用名NewGen Capital)的创始合伙人张璐,谈到了以下内容:
如何复盘去年的硅谷资本寒冬?
什么样的公司在资本寒冬中受到青睐?
硅谷为何没有出现疯狂追逐“人工智能”项目的情况?
什么样的人工智能公司会受到资本追捧?
人工智能人才“贵”是否有在硅谷发生?
中国开始出现风投基金的“细胞分裂”现象,硅谷有无新兴中小基金频出的情况?
新浪科技:去年中美都出现了资本降温的情况,不知道现在硅谷是否已经走出了“资本寒冬”?有哪些表现?有什么新趋势?
“资本寒冬”系市场自然调整,长期于生态圈有利
张璐:硅谷的资本寒冬具体表现在2016年一整年,不过到去年年终市场调整接近尾声时,我们看到的现象是虽然获得投资的公司数量没有15年多,但单笔的交易量却增加了,也就是每个优质公司获得的投资量反而增加了。
在我们看来,这其实是市场的一种正常调整。出现资本寒冬的原因并不是因为VC手里缺少资金,而是由于15年时过量资本进入中早期投资市场,再加上过多独角兽的出现,导致很多公司的价值被高估。在这种情况下,资本会有意识地收缩,在市场上进行优胜劣汰,以保证留在市场上的公司数量是正常的,资本可以更集中地投资给优质的公司。
长期来讲,这种市场修正调整对整个生态圈是有利的。因为如果资本都集中投放给了优质的公司,那些发展不佳的公司即便估值再低也没有资本投资,再过几年市场上就会出现正常数量的独角兽公司。到那个阶段,大量资本将再次推动这些优质公司进入IPO市场,或者选择并购它们,形成资金的一个正向回流。
“资本寒冬”之下:融资门槛提升,单笔融资金额增加
张璐: 就新趋势而言,一是刚才提到的,虽然获得投资的公司数量降低了,但单个公司获得的融资金额反而增加了。二是融资门槛的提升。去年年底,VC对公司A轮融资的门槛已经提升了。几年前,如果你想融A轮,只需有一些市场验证即可。但到去年,创业项目往往需要有几百万的营收额、有经过市场验证的较高的用户量,优质资本才愿意注入。同时,VC在投资时也会更加关注初创企业本身的技术、产品和商业模式,以此来判断一家公司是否拥有自己的造血能力,还是只有依靠资本才能存活。
新浪科技:在去年的资本寒冬中,什么样的公司成为了资本市场的宠儿?
“满足刚需”加“具备不公平竞争优势”成投资界判断标准
张璐:其实,硅谷的VC相对比较理智,无论是在资本寒冬还是在资本比较火热的时候,他们对公司的一些基本的评判标准不会有太大变动。
最主要的标准是看初创公司做的产品是否满足了市场的刚需。如果只是单纯推出了一款市场喜爱的产品,大家虽然会为你叫好,却并不会为你买单。而真正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无论大家是否喜欢你的模式,都愿意为你买单。
尤其是在资本寒冬时,这种能够满足市场刚需的公司更容易受到资本市场的青睐。因为当资本市场很火热时,整个市场是被吹高的,一些公司即便造血能力不强,也可以被顺势捧起来。而当整个市场处在调整阶段,存在很多不确定性时,这些真正满足了市场刚需、有自我造血能力的公司,一般也会拥有更强的风险控制能力,因而资本会更愿意为这些公司进行投资。
除了产品本身满足刚需外,受到资本垂青的公司一般还会具备“不公平的竞争优势”。这个不公平的竞争优势可以是它的技术、资源或者团队本身。
比如,有些连续创业者之前曾经创立过几家公司,再次创业时他自己预先花费了上千万美元把公司做起来,这些都是不公平的竞争优势。如果一个公司没有这些不公平的竞争优势,那么它无论是在资本火热或者不火热的时候,想要成长为一家真正有竞争力的公司都比较困难。
新浪科技:人工智能是中国创投的新宠,无论创业者还是VC都在追逐,在硅谷是否一样?硅谷VC如何看待这波人工智能浪潮?
“工业企业级”人工智能技术更获硅谷投资者青眼
张璐:人工智能现在在硅谷也很火热,但事实上硅谷的VC在投资人工智能时会更加谨慎。人工智能成为buzzword(热词)后,似乎无论什么公司加上人工智能都会很好。但在03、04年的硅谷,人工智能其实是一个curse(诅咒),当时做人工智能的公司是很难融资的。原因主要在于很多人工智能技术缺乏真实的市场应用前景,或者造价成本太高,存在很多问题。
所以从Fusion Fund的角度来说,我们在投资中早期人工智能项目时会非常谨慎。首先,并不是人工智能的所有领域和方向现在都有市场商用前景,也不是每个技术分支都能做到更好、更快、更便宜。很多技术做到了更好更快,但无法做到更便宜,依然无法取代现有的选项。
其次,有些分支虽然达到了商用阶段,但具体是哪个维度的商用阶段仍需考量。比如,很多人工智能的公司都是做2C(针对消费者的),但我们其实会更关注2B(针对企业的),也就是工业企业级的应用,因为我们认为,人工智能技术在这一市场上的推广速度会更快。2C的根本问题一则是不够便宜,二则是不确定用户对它的接受度究竟如何。
美国很有意思的一个特点,也是和中国的一个主要区别是美国的工业界、企业界对新技术的接受速度比中国更快,也更愿意为新的技术和模式去付费。但美国的普罗大众,尤其是硅谷之外的大部分美国消费者对新技术产品的接受速度却很慢。
与之相对,中国消费者的接受速度反而更快。所以我们在硅谷投资人工智能的项目时会更看重它在工业、企业级市场上的应用。同时,我们也不会投资人工智能的所有细分方向,而会聚焦在几个商用前景已经比较明朗的点,比如机器学习、自然语言处理、计算机视觉、工业医疗用的机器人等。
新浪科技:从VC的角度来讲,更喜欢更看重具有什么样特质的人工智能初创公司?
人工智能初创企业需具备市场商用前景,并大幅提升生产效率
张璐:我们目前更看重人工智能技术与市场应用场景的结合,以及它是否会带来工业级效率的提升。
有些技术采用之后会让人觉得很炫酷,但炫酷造就不了好产品。只有那些大幅度地提高了工业、企业或个人生产效率的公司才是真正优质的技术类初创公司。
对于人工智能而言,它的核心其实是平台性技术和数据。因此,如果一个人工智能的初创公司能够更优化地获取数据,使用数据,并用这个数据进行反馈,为它的使用者创造出一个更高效的工作结果,它的流程在我们看就非常完整,也很值得投资。
新浪科技:在中国,人工智能备受追捧,但由于技术门槛的原因,现在出现了“人才荒”,不少VC正在鼓励更多科研人才进入工业、商业领域,在硅谷有无人工智能“人才荒”的现象?
“旧瓶装新酒”,人工智能无需培养新人
张璐:硅谷不太有人才荒的现象,人才是硅谷天然的优势。可能大家总觉得人工智能是新概念,我们要培养一批新的人才。但事实上人工智能并不是一个新概念,这方面的科研、创新已经做了十几年,只是现在人工智能到了一个商业化的节点,大家都在探索它究竟该如何与市场相结合、在商业上如何应用,所以人才储备一直都有。
而且,对于硅谷的人才来说,一个新概念出来,很多人可以做到及时转型。类似工业智能、物联网的应用、硬件软件结合这样的新概念,并不需要重新培养人才。比如,一些人之前做数据相关的工作,现在可能转型去做机器学习。这些人才储备也不仅限于高校、科研机构,很多还来自于高科技公司。后者更容易成为这方面的顶尖人才,因为在工业界的经历和培训让他们更懂得如何做产品。
“科研人员”转型工商业,听凭自愿
张璐:从Fusion Fund来说,我们不太会鼓励科研人才进入商业、工业领域。创业这件事情与创新不同,创新教育当然要鼓励,因为它会在一个人身上播撒下这颗种子,无论他/她将来是创业、就业还是做科研,都会一生受用,斯坦福的很多创新中心做的也是这方面的教育。但创业是一种人生选择,不应该靠别人去推动,而应该是创业者的主动选择。所以如果你是一个科研人才,有一项技术/产品需要商业化,我们非常欢迎你来同我们聊,但并不会专门说服你去商业化,去创立一家公司。我个人觉得对于一个创业者而言,主观能动性非常重要,因为创业是一件非常辛苦的工作。如果创业者自己没有想清楚,没有全力以赴地投入其中,就很难坚持下来,遇到问题时非常容易半途而废。
当然硅谷的先天好处是拥有这种创业的大氛围,无需我们鼓励,大家已经看到了这些机会,愿意的时候,机会就在身边。从另一个角度理解,是否因为国内这种机会、理念还没有普遍播撒开来,很多人并没有意识到自己有这样的一种选择。
新浪科技:硅谷VC有无发生一些新的变化?比如在中国,人民币基金开始成为标配,合伙人少基金规模也不大的创业型基金冒出,而且投得不错。
硅谷传统中小型基金正成全美风潮
张璐:这其实正是是硅谷VC和中国VC的区别。硅谷VC一直以来都少有团队规模很大的基金,它的传统就是小团队,如果一个基金拥有8个合伙人,就已经是非常大的基金了。直到像A16Z(Andreessen Horowitz)这种新派基金出现,才有了这种拥有一个庞大的专职做投后管理团队的大基金。但硅谷基金总体上仍然以非常精干、凝聚力很强的小基金为主。
人民币基金成为标配这个趋势我倒不是很清楚,不过确实有听说现在是国内人民币基金的一个崛起风潮。在硅谷还有一个新趋势,就是micro VC的崛起。刚好我在今年年初参加了美国最权威的一个私募股权风险投资峰会,叫Super Return Conference. 我也有幸作为大会唯一的华人VC代表分享了中小型基金在美国市场的崛起。这是过去几年出现的一个新现象,这个现象的出现跟现在整个投资生态圈的演变有关。
以前一个初创公司可能刚开始的时候,会去参加一个孵化器。当它需要一些资本时,就开始找天使投资人融天使轮、找小机构融种子轮。到那个阶段,正常来说下面就要融A轮。但现在A轮的门槛提高了很多,一个公司需要有更多的milestone(里程碑式的成果)才可以达到融A轮的程度,相应地也就需要更多资本的支持。这个市场需求反向催生出的就是我刚才讲到的美国VC在过去5年的一个新情况——大量中小型基金的崛起。